菊老师

本篇来自一线教师菊老师(她的公众号是:xunzhangju66,强烈推荐小学家长关注),因为我觉得表达能力是重要素质之一,不仅仅是为了读书时代写作文,而是为了将来成人时候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见解,表达情感与思考。

菊老师这篇,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说是切中肯綮,对于还没有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家长,也可以看看,在平日有意识地指导。比如让孩子描述一张图一个场景(这是私立幼升小考题之一),比如让孩子留意观察周围的景色变化(比如我家门口的一棵无患子树,我和松每天都观察,从满树金黄,到半树萧瑟,到最后光秃秃……也不过是三天时间。)

写作一定是个积累的过程,积累阅读,积累词汇,积累观察,积累思考……所以可以早点着手,在生活中渗透,不一定要等到小学遇到问题才开始。

——————————————————

接到不少妈妈发给我的私信,问题集中在写话或作文上。总结归纳了一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对此有很强的畏难情绪。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不知从何入手,大人不知如何指导。进一步追问,每个孩子体现在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又各有不同。

在上图中,开头部分,孩子写:“有一个小女孩儿,在晚上妈妈要给她整理书包。”这一句就属于语序不正确。如果改成“晚上,妈妈要给小女孩儿整理书包。”会更好一些。如果给她起个名字替换“小女孩儿”就更好了。

中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啥读了那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一线教师观察到的症结及破解大法)(1)

而这幅图里,完全就是第一人称的自说自话。第一句话是以小姑娘为本位描述图意,第二句话就直接是对妈妈说的话了,两者之间没有自然的过渡。因此这样的写话看着就有些没头没脑。往往这样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也是不规范不条理的。课堂上这孩子的发言就是如此。我问一句话,他会回答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而不是一句话。所以,平时我们和孩子交谈时,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中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啥读了那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一线教师观察到的症结及破解大法)(2)

最后这幅,是比较标准的描述和推测,写话比较完整,用词也很准确。

第二种,不知道该写什么

这类孩子属于观察力需要进一步培养的。在他眼里,身边的事每天就那些,没什么可说的。不稀奇也不惊险刺激,要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得正经八百地出趟门,旅个游,吃顿大餐,或者聚个会,才能算件事,有记录的必要。

至于天气有哪些细微的变化,自己的点滴进步,同学有了哪些成长,父母最近的状态,读过的书,想过的事儿,这些都不算是值得记录的。

而其实真正的好文章,真的不是一定得是全家聚会、旅行见闻或者对美味佳肴的描述。好文章是发自心底的倾诉欲望驱使着你拿起笔来写,很小的一件事,因为触动你而促使你动笔,那就能感动别人。它很可能是你一直以来的一个观察,或者是一个阅读后的顿悟,或者是你和父母一次深度的交谈,或者是自己努力之后的小小收获等等等等。之前我写过关于观察力培养的文章,链接在此,可以带孩子读一读:学会观察||你的身边,到处都有可以观察的东西。

第三种,不知该怎么写。

找到了素材,有了大致的写作方向,下面要面对的就是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把它们写成一篇文章。在这方面比较苦恼的孩子,往往条理性不强,平时做事随心所欲的时候偏多,不太懂得合理安排,全面思考。这一类的孩子,想要根本改变,生活习惯也要跟着调整。

就像军事家用兵讲究谋略一样,我们在安排素材时也要讲究谋篇布局。凤头猪肚豹尾,开头要有自己的风格,中间要细致充实,结尾要有力度,令人印象深刻。中间部分的素材排列也要有计划好的腹稿,然后再考虑语言的问题。

第四种,不知该怎么写好。

这里就说到语言的问题了。孩子会苦恼:我的确是打算写这件事,可是究竟应该怎么讲才能吸引人呢?或者是:我知道这朵花很漂亮,可是我该怎么描述才能让读的人感觉到花儿确实很漂亮呢?

一般来说,比较朴实自然的文风,是小学生应该做到的基本原则。华丽浮夸的风格,在作文选中常见。切忌为了让孩子作文语言变得优美,就让孩子背诵作文选。那简直就是让孩子彻底丧失自己思考和积累的能力的杀手。真正好的语言是从大量的阅读中来的。那些优美的词语,那些灵动的比喻,那些气势磅礴的排比,那些惟妙惟肖的拟人,都是在足够多的阅读量变积累中慢慢产生的质变。这样的变化急不来的。越是急功近利,越是事倍功半。

在低年级,能够老老实实地把心里的话记录下来,做到真诚为文,就算不错。而阅读,应该是从学前就开始的。如果上学后才正视这个问题,那么,只要开始,那就不晚。

在写话初期,孩子会有因为怕讲不对而不敢下笔的现象。做为家长,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进行足够长时间的聊天,把每一句话敲定下来,注意人称不要前后重复,语序不要混乱,讲完一个意思再讲下一个意思。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关键的句子有没有更合适、更贴切的表达方法。当孩子已经能够把整篇文章都熟练说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动笔了。

中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啥读了那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一线教师观察到的症结及破解大法)(3)

中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啥读了那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一线教师观察到的症结及破解大法)(4)

一开始,尤其是话多的孩子,是不容易有条理地讲清楚一件事的。比如大家看这个例子。这是一个非常活泼好动,思维也很活跃的孩子的配画文,他平时就比较爱说话,经常需要我在课堂上提醒他安静下来,他这篇配画文题材其实特别好,但是对两只狗的描述并没有理清顺序就贸然下笔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说“阿财的颜色是黑白和棕色,阿狸的颜色是黄和白。”是对狗毛色的描写,又写“我在老家的时候会摸摸它。”应该是根据毛色想到的手感。可是后面又说“阿狸长得像狐狸,阿财长得像狼。”这一句是对两只狗的外形的描写,应该和毛色一起,作为对两只狗的描写放在前面,然后再说自己摸摸狗。最后,他列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说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它们想吃东西就跑过来装可爱的样子。这句话完全应该倒过来写,作为这段话的结尾。

像这样的内容,如果孩子在下笔之前先聊一聊,想一想自己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想一想最后的结尾怎么讲才有意思,才完整,想成熟了再动笔,读起来效果应该比这样抬手就写好得多。

需要补充的是,千万不要认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都要如此完成。那样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会身心俱疲。我们在孩子写话或者写作文一开始应当这样半扶半放,慢慢地,一点点儿放手,从交谈后的逐句落实,到家长旁观自己打腹稿自己写完,再到孩子自己完成家长检查,到完全由孩子自己完成。到孩子能够随心所欲搜集整理素材迅速安排好直接下笔成文。半个学期之后试试看,孩子能否独立完成?

第五种,写字速度太慢。

这是很多孩子最终被扣掉很多分的直接原因。孩子已经找好了素材,想好了如何开头结尾的安排。就是不知道中间怎么写,往往灵感乍现,却在付诸笔端时,因为一个比较容易混淆或者容易写错的字,需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回忆,选择。这个过程往往会让他完全打乱写下本已经背熟的稿子的节奏。

还有一种是因为要写的句子里有他不会拼的音节,或者有一句话中的词语选不准确,自己就不敢下笔。写字慢的孩子,往往最后因为没有写完而扣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写字慢的问题,目前我观察到的情况,很多归因到这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会边思考边写,也就是说思考和写字不能同步进行。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写字或写拼音不够熟练,也就是说,拼音或汉字的工具性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孩子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应对正确书写,难免思路会受干扰。这种情况,可以限定时间,让孩子快速默写自己背过的古诗,一边背一边写。或者听写句子,你来说句子,让孩子快速记下来。慢慢地可以让孩子真正做到随手记录。

还有一种是纯粹写字速度慢,又容易分心,周围一干扰,再回来看,就跟不上了。

这一种情况,往往跟专注力不够有关。关于专注力的问题,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大家可以去搜搜看相关的解决方案,这里就不赘述了。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孩子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其中肯定会存在各种问题。面对问题,不对孩子提出泛泛的要求,而是认真观察问题的成因,见招拆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引领孩子一起向前,是为他的成长提供的最有效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