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孩子在青春期“迷茫”——为什么一听到打群架,“你”的孩子就会乐此不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青春期打人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青春期打人怎么办(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会打群架)

孩子青春期打人怎么办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青春期“迷茫”——为什么一听到打群架,“你”的孩子就会乐此不疲?

大家好,我是豌豆老师,今天与大家聊新的话题。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一群有理性且活泼可爱的孩子,但他们的所做的经常都是带着理性的非理性想法的行为。2015年3月1日,正是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这一天海南三亚却发生令二十几位家长终生难忘的事情。当天的凌晨,三亚的街头聚集了两群男女,双方爆发冲突,疯狂厮打在一起。一青年命丧街头。警察当场抓获一名参与斗殴男子。深入调查发现,命丧男子年仅14岁,事件起因是两女子产生矛盾,更诧异的是警察抓获的24嫌疑人中,竟有18人未成年。案中的行凶者竟是未满16周岁还在上学的少年。

随着案情的逐步清晰,酿成悲剧是本案中女主1和女主2(女主1为死者方,女主2为行凶者方)几个月前的互看不顺眼,偶遇之后开始纠集叫人,本案的双男主也是出于朋友间的帮忙。行凶男主与女主2也仅有过一面之缘,采访行凶者他说:”带着刀打架会更有安全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很有面儿,很威风。他帮助女主2的理由是:1.行凶者几年前有过被欺负的,不想再被欺负,需要被帮忙,被帮忙就得先帮朋友的忙,因此朋友需要帮忙就一定要帮;2.女主2请过行凶者喝过酒,女主2的爽快、大方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反过来看,死者对女主1根本就不认识,帮助女主1是出于帮朋友的忙。两个都是家里的乖乖男,在离开父母之后的行为失控,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孩子接触的人群不能在父母的监督下得到有效的净化。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这类的学生我见得很多。1.他们做事情是随机的、没有预谋的,不会事先预料事件会发生什么情况?时间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没有预先的考量。完全由着自己冲动的荷尔蒙支配,在短时间内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和影响。2.他们做事情不计后果,如案例中的行凶者,青春期的意气行事让他没有考虑到自己带刀的行为会深深影响到他的一生,让两个家庭受到创伤。3.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犯罪喜欢结伴同行,自己一个做事总是怕的慌,畏手畏脚,若有同伴的帮助或者一起干,他们的自信息要比自己一个人强大得多,声名远播和被人“仰慕”是他们乐此不疲的,拉帮结伙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青春期这个接近成年的阶段,孩子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追本溯源,父母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怎样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1)在亲子交往中,不能用口头式的说教方法,孩子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思维,说教只会增加他的反感和叛逆增强,父母上课要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例,如:孩子过生日可以让孩子邀请他的要好同学到家参加他的生日聚会,透过孩子的同学和朋友了解他的状态。看见他不好的一面,这个时候也不需要我们语言刺激他们,而是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2)学校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要跟的上,透过学校的大环境引导孩子的积极向上。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有一个公益组织活动,带领孩子们参加抗震救灾活动、参加部分法庭的公开审理的案件等。在孩子们的意识中树立观念,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违法会有什么的结果。透过这些公益活动的影响,让孩子在一些事情上进行自我控制。

欢迎阅读豌豆老师的文章,《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聊?》还在继续更新,关注最新动态,让你学会与孩子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