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根本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我们每一个人视为幸福所必须的东西——霍尔巴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群体与个体论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群体与个体论文(个体与群体第二节论利益)

群体与个体论文

个体与群体第二节论利益

利益根本不是别的东西,只是我们每一个人视为幸福所必须的东西。——霍尔巴赫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相关。——马克思

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行动——利益和恐惧。——拿破仑

对于个体和群体,经常能看到听到感受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如何看待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关系,只是在冠名时,有些地方会写成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本文不做咬文嚼字的分析个人与个体、群体或者集体之间的差异,以下所属凡有写到个体利益也可以视为个人利益,凡是写的群体利益也可以理解为集体利益。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既然讨论利益,我们需要对利益进行一个定义。在汉语词典中,利益是指好处。《牛津法律大辞典》中将利益解释为:个人或个人的集团寻求得到满足和保护的权利请求要求愿望或需求,利益是由个人、集团或整个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其他方面的观点而创造的。

本文这样定义利益:利益是使获得者生活及心理变得更好的各种因素,包括且不限于权力、财富、名誉等。

按照本书的定义,利益是人人皆可追逐也人人应该追逐的概念。理解了利益的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思考如何看待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正常情况下,个体利益应该与群体利益是趋同的,也就是有一致性,如果有社会中存在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存在政治和规则的不完善之处。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错误的理解的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也会造成二者之间的冲突。如果用逻辑思维推演,只有个体利益是真实且可以具象的,群体利益或者说集体利益是一个虚构的名词,正如社会学中群体是一个无名氏,不具有具象性。如果任何人用群体利益的名义来号召个体放弃个体利益,这个人一定是个大大的坏人或者说邪恶之人。

当然,正如个体自由有范围和边界一样,个体利益也有范围和边界,也就是社会中的个体追逐个体利益的时候需要做到不损害其他个体的利益,可能理解上有一些难度,因为大多数读者在理解利益的时候总是容易认为如果利益归我所有,你就不能再享有我的利益,如果利益归你所有了,那么我也不能再去享受属于你的利益,也就是说利益有独占性,不损害他人利益就很难获得利益。其实这是犯了狭义二元对立的观点错误。在现实社会中,无时无刻的存在着能够互利共赢的利益。比如你擅长耕田,我擅长打猎,那么如果你用更多时间耕田,而我用更多时间打猎,然后我用所获得的猎物与你交换粮食,这就能有效的提高你和我的劳动生产力,对你对我都有利。再比如你家里有一本你看过多次的《战争与和平》,而我家里有一本也看过好久的《红楼梦》,我用《红楼梦》与你交换《战争与和平》,同样也可以实现互利共赢,而且让我们双方都获利。可以这样说,利益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利益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不存在如果我获利就必须会损害你的利益。

在思考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关系时,我们需要理解群体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包括国家、组织、家庭,这虚构的概念是有个体组合而成的,对于群体而言,唯一存在的意义就是改善群体中个体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让群体中的个体获得更美好的生活,是群体存在的唯一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群体存在的两个核心价值,其一是安全,其二是发展。安全需要通过军事实力提升、执政能力提升做到,而发展需要发挥群体中大多数个体的生产和消费积极性。群体安全最为常见的是国家安全,群体发展较为常见的是经济和科技发展。

所以准确定义的群体利益只有两点,其一让这个群体更安全,其二让这个群体发展更快。由于群体是一个无名氏,所以需要特别强调当群体获得财富、权力时,必须要合理分配给群体中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平等和公正。如何分配如何分工这可以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当中,在本书仅仅讨论群体利益的具体含义和内容。

综述: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正常情况下,个体利益应该与群体利益是趋同的,也就是有一致性,如果有社会中存在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那么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存在政治和规则的不完善之处。个体利益是具象的,可实施的,能准确界定的。群体利益是虚构的,是非具象的,是难以认定的,是需要分配的。

现实社会中,特别需要留意号召“为了群体利益号召个体放弃个体利益”的口号或者说主义,如果任何社会中充斥着这种不合理不人道不科学的口号,一定是这个社会生了重病,需要对症下药实施治疗了。

以上是对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进行了总体阐述,谢谢阅读!

2021年1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