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古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绝圣弃智全文(学习道德经第十九章)(1)

在上一章的论述中,讲了大道崩废,国家就会混乱,如果不以大道治理天下,就会招致天下大乱,那么天下无道了,应该怎样挽回呢?这就是本章要阐明的道理。

在本章的论述中,老子继续进行反证,老子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并不是说反对仁义、反对孝慈,他只是提出当时社会不对劲的地方,希望当时的人慎重处理,将之归导于正途。

从春秋到战国这一阶段,是人才辈出的时期,而当时却是一个文化变乱、社会变乱的时期,西方社会有一个历史观点:社会历史到了末期,在变乱不安时,才会产生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依我们的历史哲学来看,与其如此,不如不要这些哲学家、思想家。高度的哲学思想是从痛苦变乱的刺激中锻炼而成,代价未免太高。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老子反对标榜圣人,反对卖弄世智辩聪,所以就有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说法。

“绝圣弃智”,老子的意思是说把那些推行大伪巧诈之说的人和他们的学说禁绝掉,这样百姓就不会受到他们的蛊惑,百姓才能重新恢复纯净之心,才能恢复纯朴的生活方式,此谓“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老子在这里是说要摒弃那些刻意的假“仁义”,摒弃那些人为的行为准则。一个纯朴的老百姓自然知道如何做人,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等等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用教他们“如何如何”,此谓“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技巧出则生难得之货,重之私利则人以偷盗为事。奇巧之技一出,难得之货一现,人心必被牵引追逐,且这个追逐没有尽头,追到最后,人心必不再纯朴,盗贼之心必起,所以老子说,禁绝那些奇巧之物,让百姓放弃追逐,让百姓重新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此“盗贼无有”矣。

老子提出了上述的道理后,接着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文”代表思想、理论,具体就是指以上三种说法。抛弃所谓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就是天下复归于道的大道理。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这些复归于道的观念有了,那么怎样做才是合乎道的行为呢?那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见素 见,指见地,观念、思想谓之见;素 指纯洁干净,也就是说人的思想、观念要随时保持纯洁无杂,也就是佛家禅宗所说的两句话:“不思善,不思恶”。善、恶两边都不沾,清明透彻。

抱朴 朴,是未经雕刻、质地优良的原始木头,表面上看来粗糙不显眼,实际是佳质深藏,华光内敛,一切本自天成,没有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我们的胸襟心地就应该随时怀抱这种原始天然的朴素,以此态度来待人接物,处理事务,如此,思想上就会纯洁无暇、不落主观的偏见。

少私寡欲 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儒道两家并没有叫人做到绝对的“无欲”,彻底无欲,简直不可能,只有佛家的修行才先要求无欲。儒道两家认为,做到“少私寡欲”已经是了不起之事了,“少私寡欲”可以说是近乎道,但尚未完全合于道。

绝学无忧 摒弃那些伪诈之言,不为伪诈所蒙惑,不为伪诈所煽动,就可以一直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