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曹操在观沧海中的野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操在观沧海中的野心(读三国)

曹操在观沧海中的野心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派许褚、张辽请在后园种菜的刘备到相府一坐,表面上是二人煮酒尝青梅,实则是曹操试探刘备,是否怀惴异志和野心。酒至半酣,天气突变,乌云弥漫,曹操遂由乌云的形态喻作龙的变化,进一步引伸“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并让刘备说出“谁可为当世英雄”。在曹操一再追问下,刘备先说袁术,曹操竟将其比作“冢中枯骨”。再说袁绍,曹操评价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呢?是“虚名无实”。孙策呢?“藉父之名”而已。刘璋呢?是“守户之犬耳”。其余如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是“碌碌小人,何足挂齿”,都入不了曹操的法眼。那么在曹操的眼中什么样的人物才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请看曹操的回答:“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翻译过来就是,凡是成为英雄的人,都有伟大的志向,胸中蕴藏着精良计谋,他们都是具有能够容下宇宙的胸怀,吞吐天地的志气的人。后面的情节大家都知晓,不作赘说。写到曹操的“英雄论”,自然联想到曹操后来征乌桓归来,登上碣石山而写的一首乐府诗《观沧海》中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是先看整首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什么会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这两句诗,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其实这是诗人以大海自喻,抒发了作者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从中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作为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确实可称得上是英雄,这与官渡之战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英雄论”一脉相承,也可以说是其后续。英雄者,“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与“大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不是一个所指吗?曹孟德在演义中称谓“奸雄”,可在史书中确实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