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需要预防接种审核报告吗(把好预防接种关)(1)

石家庄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莉雅

又是一年入托、入学季,不少家里有娃要上学的爸妈都早早准备起来。办理入学、入托手续时,有一样东西家长可千万别忘了,那就是预防接种证。别小看这个"小本本",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孩子要顺利入学,它可是必备的。

入托、入学时为啥要带预防接种证?查验预防接种证流程复杂吗?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丢失了怎么办?针对家长们的各种问题,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来答疑解惑。

接种证是入托入学必备

市民刘丹的儿子今年三周岁了,她打算送孩子上幼儿园。前期到幼儿园咨询后才知道,入托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要上幼儿园必须查验接种证吗?为什么呢?"刘丹很是疑惑。

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学校、幼儿园属于人群密集区域,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在儿童入托、入学前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漏种的疫苗后及时进行补种,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是预防疫苗针对传染病在学校、幼儿园暴发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还是小学,无论招收人数的多与少,也无论是新入托、入学或转学、插班儿童,在石家庄市辖区范围内的都要开展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这是法律赋予托幼机构和学校的责任。"专家说,《疫苗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按照规定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应当向儿童居住地或者托幼机构、学校所在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按照规定补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为托幼机构、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等提供技术指导。

查验的流程家长要明了

"我家孩子今年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不知道流程是什么?复杂不复杂?"市民张青霞说。和她一样,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很多家长担心查验流程复杂不好操作。对此,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查验预防接种证流程并不复杂。

专家告诉记者,对于新入托、入学的儿童和学生,可以由托幼机构和学校进行查验,也可以由接种单位查验,这要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如果由托幼机构和学校进行查验,老师需要对预防接种证进行审核,发现漏种疫苗的儿童,将督促其补种疫苗。如果由接种单位进行查验,家长需要带接种证到接种单位查验,然后将接种单位出具的"审核报告"交托幼机构、学校,未完成免疫程序的儿童需补种疫苗。

市民刘磊家的孩子接种的疫苗不全,今年孩子要上幼儿园,他有些焦急,不知道应该到哪儿补种疫苗。"孩子疫苗接种不全的家长不要着急,可以选择到孩子原接种单位去接种,也可选择到幼儿园或者学校所在地附近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专家说。

专家还提醒家长,已全程接种过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儿童,不需要补种相应疫苗的减毒活疫苗。

证件丢失后应当及时补办

市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孩子在出生后 1 个月内,其监护人就应当到居住地的预防接种门诊或出生医院给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以后就要凭预防接种证为孩子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每到入学季,总会出现不少家长不慎丢失预防接种证的情况。如果不慎丢失,家长朋友不用心焦,及时补办即可。"专家说,预防接种证一定要长期保存,如果家长把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弄丢了,可到孩子接种疫苗的预防接种门诊说明情况,补建预防接种证。"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准确提供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长姓名等信息,帮助医生查找既往疫苗接种记录,补登在新预防接种证内。"

专家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凡儿童入托、入学时,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的疫苗和剂次,就应该补种 ( 有禁症者除外 ) 。其中,2 周岁以上不满 3 周岁儿童应接种 3 剂次乙肝疫苗,1 剂次卡介苗、3 剂次脊髓灰质炎疫苗、4 剂次百白破疫苗、2 剂次麻疹类疫苗、2 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1 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2 剂次 A 群流脑疫苗。3 周岁以上不满 4 周岁儿童除以上接种的疫苗外,还应接种 1 剂次 A C 流脑疫苗。另外,不足 6 周岁儿童应接种 3 剂次乙肝疫苗、1 剂次卡介苗、4 剂次脊髓灰质炎疫苗、4 剂次百白破疫苗、2 剂次麻疹类疫苗、2 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1 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1 剂次 A C 流脑疫苗;满 6 周岁儿童除以上接种的疫苗外,还应再接种 1 剂次 A C 流脑疫苗,同时还要接种 1 剂次白破疫苗。

专家说,预防接种证是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着儿童预防接种的大量信息,家长应长期妥善保存。

接种疫苗需注意这些问题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家长对于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并不是很清楚。对此,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孩子接种疫苗都会很安全。个别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亦叫正常反应,反应轻微的,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多在 1 至 2 天内自行恢复,很少超过 3 至 4 天。极个别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病情相对较重,就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并与接种门诊联系。专家提醒,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该配合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专家说,接种前家长须提前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给孩子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需告诉医生孩子近期是否患病和当前的健康状况,并告知上一次接种疫苗后是否出现过不适或过敏情况,以便医生掌握疫苗禁忌,决定本次是否给孩子接种疫苗。接种后要留观 30 分钟,观察孩子是否发生过敏反应,以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确定孩子无不适后,才可离开医院;如果接种口服减毒活疫苗,半小时内不要给孩子进热食或哺乳;接种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注射针眼感染。

这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专家表示,家长在疫苗接种前一定要咨询接种单位,明了疫苗接种的禁忌。如果已知孩子对前一次接种该疫苗或所含任何成分过敏,就不能接种疫苗了。孩子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的,也不能接种疫苗。另外,孩子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仅限减毒活疫苗)的,患有脑病、未控制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也不能接种疫苗。

"通常情况下,孩子出现发热、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或发作期、某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时,也应暂缓接种疫苗。"专家说,孩子的疾病痊愈或稳定后,接种医生会根据其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恢复接种。疫苗禁忌是根据受种者集体健康状况进行判断的,多数情况下,机体疾病或某种特殊状态是暂时的,当疾病恢复或特殊状态不存在时,可以恢复疫苗接种或补种疫苗。

编辑:力洪

责编:杨帆

小学入学需要预防接种审核报告吗(把好预防接种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