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有些男演员在各种类型的剧集里大杀四方;有些在荧幕中一如既往的维持精英和好爸爸形象;有些则在转型的迷雾中苦苦寻觅……在观众审美日益提升的当下,中年男演员该如何提升职业竞争力?

“有角色,无自我”,高适配度中男的自我修养

2017年《我的前半生》播出,雷佳音饰演出轨红颜知己又愧对妻子的陈俊生,以“前夫哥”的名号出圈,同时赶上《绣春刀2》上映,他在电影中饰演重情重义的锦衣卫裴纶,两个角色形成鲜明对比,让他在2017年彻头彻尾红了一把。

无独有偶,2022开年大戏《人世间》播出,雷佳音饰演带着小人物的善良和劣根,和那么一点有趣的独特性的周秉坤,他这种“接地气”的存在,引起了当下观众的共鸣。《人世间》播完接档正午阳光的《相逢时节》,#出走半集归来已是总裁等tag频频登上热搜,大家打开手机就能看到他,一时间风头无两,开年红利被雷佳音吃的一干二净。

男演员的人品差距有多大(中生代男演员的自我修养)(1)

无论是古装武侠,都市情感,还是悬疑,现实题材,雷佳音都能很好地驾驭,戏路百搭,形象多变,对于角色的适配度也很高,近几年播出的作品数量高,质量高,热度好,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认同。同样面临这种情况的还有黄轩。

现在的黄轩可以说用严肃电影和通俗电视剧两条腿走路,大荧幕上可以演《1921》《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剧人物的正气,也能将《芳华》《只有芸知道》等文艺片中的清冷与独特发挥的淋漓尽致。

小荧幕上《风起洛阳》中的“高秉烛”一角沉着冷静,武功高强,不仅能带动其他年轻演员的演技,与老戏骨咏梅对戏也毫不怯场。《山海情》中扶贫干部马德福从19岁到44岁的神态、动作、眼神都有细微的变化,一位80后的演员,眼里仍然有星星,把年轻人身上的质朴、热情、务实、执拗表现得非常到位。

男演员的人品差距有多大(中生代男演员的自我修养)(2)

黄轩的表演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擅长将弱势心态转化为强势风格,可以迅速树立起导演们在“这一部”作品中急需的“这一个” 角色。他的演技中带着生活经历和专业教育的影子,在其中汲取出许多容易被人忽视的宝贵营养,将其运用转化,使用在自己的表演中,既典型,又独特,并且和观众具有天生的亲近性。

雷佳音和黄轩代表了中年男演员发展道路最宽阔的一派。但更多的中年男演员戏路相对狭窄,有着各自擅长的角色风格。整体来看,当下比较活跃的中年男演员分为两大流派,一类走实力派路线,主攻现实题材;一类是昔日的偶像,如今步入中年,颜值气质依然在线。

现实题材被“戏骨”包圆,精英、奶爸、煮夫各司其职

当下的电视剧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题材类型与创作手法整体有了很大突破,正在巩固已经初步确立的创作态势和市场格局。影视剧表演也是如此,无论驰骋多年的老将,努力登攀的中年实力派,很多都确定了自己的表演形象路子,建立自我的表演风格。由于市场和产业的重压,冒险的尝试不多,故较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演技突破。

说到男性精英专业户,绕不过的一位演员就是靳东。除了《恋爱先生》《外科风云》有具体的职业背景外,在靳东的《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精英律师》等其他剧中,西装是标配,抛开剧情,靳东大多数的影视形象就是西装革履,或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中,或在任何一个高档的地方,洋洋洒洒地对着你说一堆心灵鸡汤。穿西装打领带,时刻都是从容不迫的样子,面对困难也是游刃有余,处变不惊。仿佛从小养尊处优地长大,没有过灰头土脸的日子,有网友调侃“靳东扶贫剧里站在田间地头都像去纳斯达克敲钟”。

男演员的人品差距有多大(中生代男演员的自我修养)(3)

综合来看,生活流中出现的精英形象大多存在于合家欢类型的都市情感剧,演员有一定的国民度,此类角色竞争压力不大,没有外形限制和转型危机,导致他们在某一个角色类型上固化。

王耀庆也不例外,最近他在《完美伴侣》中饰演全年无休的券商高管林庆昆,从《浮沉》里的帅气多金的外企高管陆帆,《小爸爸》里律师泰勒,到《产科医生》里的海归主任医生肖程;《好先生》里的霸道总裁江浩坤,无一不是精英男士的形象。

男演员的人品差距有多大(中生代男演员的自我修养)(4)

衬衫和西装就像自带的皮肤一样,各种款式颜色,但都是西装,就像刘耀庆演的角色不是年轻有为的霸道总裁,就是海外留学回来的高知,共同点就是有钱。虽然近两年作品不少,但角色类型过于同一化,给观众留下了刻板印象。

生活流里的偶像派,外形气质保持的不错,既能演单身黄金汉,也可以扮演叔叔舅舅,很容易在市场主推的一段时间内找到平衡。但他们在精英这条道路上走的并不顺畅,2014年被张朝阳成为“自制网剧元年”,同时也伴随着IP概念的崛起,年轻的偶像派大量涌入,生活剧份额被挤压。2017年从《我的前半生》开始现实题材回归,这两年又变成了家庭剧的天下。

二十年前边走边唱,出演《人间四月天》《橘子红了》的文艺清冷男神,二十年后变成了中产剧里带着叛逆的娃贡献生活小智慧的嘴碎王者。黄磊,演人间烟火小男人已经要演出包浆了,《小欢喜》《小别离》《小敏家》每部剧里都是扮演一位为了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在父母身边打转,在妻子孩子之间周旋,每天发愁的事是学区房太贵和如何哄好被儿女气到的老婆,人设之固定完全可以无缝切换入任何一个剧本里,他本人也和小男人们在个人形象上达成了一致。

自然到毫无痕迹的演技,仿佛这就是自己家庭的真实生活,让观众有沉浸式的代入感是他们的优势,但同样的剧演多了就抹杀掉演员的神秘感。中年男演员想在影视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身材发福,也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但绝不能成为没有个性的工具人,在任何一部剧里都能复制粘贴。

近年来佟大为在生活剧中演小男人也是得心应手,《玉观音》里杨瑞软饭硬吃,低眉顺眼演得十分自然;《虎猫妈爸》里,罗素家庭的话语权在妻子手中。《小舍得》里大同小异,既是女儿奴又是宠妻狂魔,夏君山穿着睡衣教孩子写作业的样子把小男人的神韵学了个十成十。

《我们的婚姻》虽说有了体面的职业,但还是被妻子拿捏,以上每一个都是家庭妇男形象。

男演员的人品差距有多大(中生代男演员的自我修养)(5)

类型化表演与类型影视剧相互成就, 有什么样的类型影视剧就有需要什么样的类型化表演。但角色定型不应成为他们被束缚的借口,在依据类型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开掘、发展、丰富多元化的类型表演,是演员的责任。正如冯小刚导演所说:“演员被类型化了以后,也依然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不必非去演一个自己没演过的角色。而我认为分寸感只要把握好就成,还有就是怎么演得更生动、更丰满,怎么能跟别人演的不一样。”

偶像演员步入中年,资源稀缺倒逼转型

雷佳音、黄轩等中生代演员演技好、戏路广,与众多影视剧类型适配;靳东、黄磊们在生活流电视剧里如鱼得水,没有年龄限制和转型危机。而偶像派演员人到中年则面临着多种不同的转型困难。

2003年,《金粉世家》夺得年度收视冠军,扮演金燕西的陈坤也红遍了大江南北。无论是《像雾像雨又像风》《云水谣》还是《画皮》《火锅英雄》,陈坤的角色要么是清冷、文艺的,要么就是特别突出自身的大男主戏。但影视行业市场大环境冷淡,专注于大荧幕的演员为了保持曝光,纷纷转战小荧幕,陈坤也正赶上转型的摸索期,出演的《天盛长歌》《和平方舟》《输赢》并不出彩,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径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随着大陆地区影视作品类型拓展,优质中青年演员层出不穷,不难发现青黄不接台湾的偶像男星对于内地影视行业的影响逐渐降低。凭借《仙剑奇侠传》《花千骨》广为人知的霍建华,最近播出的一部剧是2019年《筑梦情缘》,从年轻时期的花美男到中年时期的“老干部”,高颜值加过硬的演技,他在内地一直走得顺风顺水,但近几年也没有了水花,霍建华的尴尬也在侧面反映出了台湾偶像演员的无奈。体量小甜度高的网剧正在稀释台湾偶像剧,留给台湾演员的资源不多。

中年男演员中钟汉良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从《来不及说爱你》《何以笙箫默》到《锦心似玉》《今生有你》,他一直在走偶像的路。难得的是他戏路不需要变,市场也一直接受,中年偶像还能有这样的走法很少见,别人很难复制他的路。

男演员的人品差距有多大(中生代男演员的自我修养)(6)

即便有声音质疑钟汉良总演同一种类型的剧,但并不妨碍剧集本身热度高,口碑好。大家看过其他演员的偶像剧发现观感并不好,才发现偶像剧也是需要术业有专攻的。加之钟汉良的偶像感和神秘感保持的很好,他在偶像剧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

近年来,潘粤明出演的《龙岭迷窟》《白夜追凶》都是模样粗粝,性格粗中有细的角色,他一改以往儒雅、文弱书生的翩翩公子形象,逐步走上了由俊朗小生到铮铮铁汉的转变。胡歌在《仙剑三》《伪装者》的热度中急流勇退,投身话剧,沉淀演技,把主要精力放在大荧幕,从顶流小生转型实力派演员。

由此可见,偶像派到中年可以像潘粤明,跳出原有人设的舒适圈,尝试更多元的作品题材,发挥年龄与阅历对角色体验的加持作用;也可以沉淀演技,找准发力点,尝试大小荧幕的变换。中生代演员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寻求突破,是市场的呼唤,也是他们的责任使然。

寻艺「艺家人」社区已开通!

欢迎添加企业微信和我们成为艺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