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1)

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民族、肤色、性别、年龄、户籍、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政治见解、学习方式、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身高、语言等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就业歧视,这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见怪不怪了!这一现象曾年年被不少的劳动者或者新闻媒体人士揭露、报道过,政府职能部门也多次出文明确规定职场不得有就业歧视等行为,但就业歧视现象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愈来愈“猖獗”。

就业歧视1——学历歧视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2)

职场上所谓的学历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求职人员/在职员工的专业名称、学历高低、学习方式以及所入读的学校社会知名度或社会排序所采取的不公平措施的现象。

学历歧视,是就业歧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对此做出三申五令的规定,但现实中,学历歧视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成为职场人公开的秘密。

学历歧视的现象

1、学习方式的歧视

当前,最普遍、最严重的学历歧视是对非全日制学历的歧视。即对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获得的学历的歧视。在部分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的眼里,非全日制学历都是虚假的,非全日制的学校都是所谓的“野鸡大学”。不妨看看以下的招聘信息,便可窥其全貌。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3)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4)

2、学历层次高低的歧视

学历层次高低的歧视,指用人单位招录人员采取对低层次学历不公平的对待措施。如,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表明,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学历、博士学历优先,谢绝大专及以下学历者投递等等。网络上就曾多次曝料招聘城市管理员、保安人员须本科以上学历。使得不少网友议论纷纷:大专以下学历都“白菜”化了,无人过问。

3、“两非”、非“双一流”学历的歧视

“两非”、非“又一流”学历歧视,即用人单位在员工招聘、员工晋升或者员工的福利政策中,对于非“211、985”院校或者是非“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毕业的求职人员或在职员工所采取的欠缺公平的对待政策。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5)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6)

4、毕业“院校排名”歧视

毕业“院校排名”歧视,是指用人单位根据求职人员/在职员工毕业院校在社会排名所采取的歧视对待措施,即对所谓的“一本、二本、三本”学历进行排名而采取的歧视行为。

2021年,知名企业CityDO集团HR称其公司只招收二本以上的统招生,并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此事也曾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7)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8)

5、“留洋”头衔的优势

“留洋”头衔优势,是指部分用人单位对于有留学经历的人员有特殊照顾的政策。

2022年3-4月份,不少的知名企业、连锁企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开设只针对2022届、2023届留学生的校园招聘会。让不少的应届毕业生在网络上“吐槽”:企业的这些所谓产品类、技术类、市场类、运营或者服务类工作难道只有留学生才能胜任工作吗?

合理的就业歧视(不可不知的就业歧视1)(9)

如何看待职场中的学历第一位

1、高学历员工不一定技术能力很好

在部分企业管理者的眼中,高学历的员工的素质、接受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等等与低学历的员工不在一个级别上,或许不少高学历的人也会有如此的想法,自认为自己比低学历拥有更多的技能和优势。

但现实工作中,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好坏,与其在日常工作的投入与付出有正比关系,同时还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平台也有很大的关系,与学历的高低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

《非诚勿扰》曾经的主持人——孟非,在高考落榜后参加成人高考,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从一个打杂工到知名主持人;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在牛奶厂当挤奶工时,靠自学考试取得本科文凭,随即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

可见,学历高,只证实其所接受的学习内容、学习层次比低学历的多些罢了;而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其在工作中的付出和努力,并不是依靠过去的学历优势。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大专生也有不少的不学无术,在求职、工作中还不如一个高中生,这些例子都是比比皆是。

2、“名贵出身”的员工不一定都很优秀

所谓“名贵出身”,是指那些毕业于211、985院校的或留学归来的人员。这些员工在工作中就一定比普通的同等学历的人素质高、知识深度和广度都占尽优势吗?

不可否认,能就读于211、985院校或留学的学生,比同等普通院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接受能力可能会强些,不然也不会在同一起跑线上赢得优势。但学校学习与职场工作在人文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却是有着巨大的差距,学校只是学习、成长的地方,更多的评估是学习能力;而职场却是生活、工作的地方,更多的考验是生存技能。

时下,也曾有不少调侃话语:当老板的大多没有什么文化,而学历高、有文化的一般都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这也侧面证实了“出身”不一定就决定一个人的优秀与否?成就高低?

学历歧视的危害

1、人才选拔、重用唯学历论。将第二学历打入冷宫,会严重打击人们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最终使得人们都不思进取。

2、人才选拔、重用唯学历论。会导致人才的自我封闭,严重影响人才的流动,不利于企业整体技术的创新和提升、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人才选拔、重用唯学历论。会影响到真正的人才的脱颖而出,其恶果最终是企业和社会买单。

学历歧视为何无法消除

职场上,学历歧视现象的存在不是一天二天之事,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亦发出不少声明,就业中不得有学历等歧视行为,但为何至今依然无法消除这歧视现象呢?

1、法律政策流于形式

《高等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

《教育法》第37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2013年,国家教育部就曾表示,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院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2020年,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

2020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重申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尤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为限制性条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

国家教育部还曾公开回复称: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都有明确的规定,就业过程不得有学历歧视。但现实中,不少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的招录都还存在不同形式的学历限制(歧视),更别论经济市场中的私营企业。这些学历歧视信息在相关招录的网络平台上随时可以查看,有的企业是直接在招录信息上明确体现,有的企业则比较“含蓄”,没有在招录信息上体现出来罢了,但在实际聘用过程都会有区别对待。这对于求职应聘人员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可言。

2、企业随势跟风攀比

80、90年代,许多的企业对于人才招录没有太多的学历限制,只要有能力、有技术便可以上岗工作。曾几何!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心亦开始浮躁,许多企业慢慢地淡化了人才的本质,把自己企业员工中有多少的留学生等高学历员工、名校毕业员工作为自己企业的优势与同行进行攀比。不少的企业在企业画册里把本企业拥有多少留学员工、多少211、985院校毕业员工作为企业宣传的亮点。更甚者,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别的企业不招录低学历、不招录非全日制学历员工,自己企业亦不招录。

这样不靠谱的盲目跟风是毫无道理和令人难以容忍的。

3、管理人员各有考量

1)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对学历的认识不够,在与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发现不少的工作人员不了解什么是自学考试?什么是成人高考?什么是远程教育?一问三不知,在无法判断准确之下,只好把所有的非全日制学历视为虚假学历。

2)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职场生存有着自己的计谋。一大部分80年后的职场中人,具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掌握着丰富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但缺点是这其中一大部分人的初始学历都不高,有的甚至无法查询到学历信息。但这一部分人到新企业里工作往往会带动企业更好的变革,可能会对企业一些不愿上进的“元老”造成冲击,导致一些企业“元老”不愿招录这样的人才,便作出对岗位招录的学历限制。

3)当下不少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相对浮躁、欠缺相应的经验和技能。这些管理人员没有太多的主见,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随其他企业或者“XX管理大师”的做法,跟风式采取类似的学历歧视措施,并向企业最高领导出谋划策。以至于人力资源市场中出现如此的乱象:不少的30-50人的小企业的用人标准攀比1000人的大企业的用人标准,但其所提供的薪资却占不到大企业所提供的薪资的50%,导致了这些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整天抱怨着招工难,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着招工一事。

4、欠缺职能部门监管

虽然国家制定有不少的关于就业(学历)歧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现实中没有职能部门主动进行专项的就业(学历)歧视的监督和检查,即使有劳动者或者新闻媒体投诉、报料就业(学历)歧视情况,但大多数都没有相应的处理结果通报,最终全不了了之。

没有惩戒,便没有敬畏。

如何破职场学历歧视的局

1、积累、沉淀,不轻易跳槽

在职员工,当自身的学历在职场中没有占据优势,那就踏踏实实在当前的岗位上工作,不要轻易跳槽;积累、深化岗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岗位工作做到极致,用岗位的知识和技能的来弥补自身学历的不足。

2、多技能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求职人员或在职员工,不能仅满足于当前的知识和岗位工作技能,需要拓宽知识面、尽可能地跨岗位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培养自己多技能发展、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优势。

3、远离那些学历歧视的企业

远离有学历歧视的企业,不可否认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学历歧视,但也必须承认还有部分企业对学历没有过多的限制。求职人员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没有学历歧视的企业。企业不聘用非全日制学历或低学历的、低学历员工难以晋升的,那就不投递学历歧视的企业的岗位招聘,不在学历歧视的企业里工作。常言道,“惹不起,便躲避”。

学历歧视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国家倡导的再教育意义何在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平台建设,统筹扩大继续教育服务、从而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协调推进教育结构调整。

等等

国家对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的肯定、继续教育学历的承认都有明确的规定,但现实中在关系到个人及其家庭生活、生存的就业中却遭遇种种障碍、种种歧视,严重打击了人们继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激情,那国家出台的再继续教育学习的政策还有何意义?

2、低学历者奋斗的动力在哪里

现实中,职场人不可能只停留在过往的知识和技能上、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既是养家糊口的本领,也是工作技能提升的基础。若因第一学历的高低、“名贵”而否定了第二学历的知识和技能的收获,那么继续努力学习、教育,提升知识量对个人的生活、工作有什么意义?努力付出没有现实的收获,最终都会全部放弃,整个社会将是不思进取的“理想人”。

3、唯学历论是否利于人才成长

人才的选拔、聘用存在各式各样的歧视,将会严重打击低学历、“非名贵”学历者的积极性,其将会更加保守地自我保护,不会更努力付出、不会更积极上进,这将严重阻碍人才的成长和流动。没有了人才的成长和流动,最终社会将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