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2)

由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孵化,名校博士团队创立的建华提雅学园,转眼开学已近一个学期。首届小伙伴、大伙伴在这所不照搬国际课程,自行研发培养体系的国际化创新高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们一探究竟。

本文作者:蝎子号。

........................................

今年7月,蓝橡树曾报道了一所生发自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筹建了近三年的新式高中——建华提雅学园。

从建华孕育而生的提雅学园,是一所面向未来的、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国际化高中,以其名校硕博创始团队而备受期待。(点击查看报道:“一群毕业于清北、中科院的博士和硕士,却办了一所突破传统教育的高中”)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3)

谭静校长与提雅小伙伴的合影

转眼,提雅学园创始届新生线下开学近一个学期,蓝橡树重访提雅学园。一天时间里,我沉浸在提雅学园的校园中:听了一节底层核心学习的特色课程,参观了他们即将搬入的新校区,与学校大伙伴、小伙伴们(在提雅学园他们称老师为“大伙伴”、称学生为“小伙伴”)深入交流。

20多个毕业于清北、中科院、剑桥、约翰霍普斯金、伦敦政经、中央圣马丁等不同背景的“传统教育成功者”,要做一所中国前所未有的创新高中。当他们真正遇到迫切想找到出另一条道路的“内卷一代”,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和改变?

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他们的故事。

即便经历过剑桥,

也不可避免会迷茫…

建华提雅学园心理与认知方向学术导师丁丁,是大多数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高考考进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全奖被剑桥大学录取,在世界500强企业海外大区工作,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成为获奖育儿图书作家,在伦敦国王学院进修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除了让人羡慕的教育背景,亮眼的工作经历,她从职业经理人到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跳转,也让我十分感兴趣。

丁丁回忆分享说,许多年前的一个年末,她原本在外企马不停蹄地筹备年终工作总结。期间进行了一次计划内的体检,竟然被医生发现了未曾察觉的潜在眼疾。医生说,必须立刻动手术,否则有失明的风险。

手术很顺利,可下了手术台,逐渐从麻药中醒过来的丁丁却迷茫了。

“如果不是这次检查,我可能会失明,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那么我对光明世界最后的记忆是什么,写报告、做总结,还是其他更有意义的人和事?”与失明擦肩而过的丁丁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与未来方向。

心理学,成为她这段soul searching(自省)旅途的登山杖,之后她再次回到求学之路,前往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

丁丁告诉我,其实她一路上都非常幸运遇到很多智慧和情怀的老师,使她并没有受太多传统教育的“苦”。但“幸运”充满随机性,如果重来一次她也未必能再次顺利。即便一切顺利,到了30多岁还是不可避免地迷失了……

在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和教育工作者之后,她不希望将两个孩子的成长交给“幸运”。她越来越坚定地认为,人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技能、知识或者技巧,更重要的为什么我们需要获得这样的技能知识或者技巧,其背后的意义和使命。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4)

丁丁和她两个可爱的孩子

丁丁,和提雅学园那些有着教育高光背景的老师们曾经经历的迷茫,以及最近一段时间网络热议的“小镇做题家”,清华、北大“空心人”的现象,暴露出的是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病——成绩,解决不了人生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丁丁选择加入提雅学园。作为“自我认知与心理学”的学术导师,每周她都会跟这群15、6岁的学生聊至少90分钟,探索“受生物和社会双重影响的人类内心世界”。

与许多学校开设的心理学方向选修课不同,这门课的目标并不是心理学理论的先导课程,没有那么多的心理学模型、专业术语或流派研究。

“虽然我们会大量接触它们,但这些仅仅是工具”。课程的真正意义是去引导学生们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探索抽象、复杂而且多变的心理现象,让他们能够透过一个人的行为、环境和过往经历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诉求和动机。成为既能理性思考又不失怜悯与共情、既能看透本质又不失天真与热情、既能冷静地判断又能勇敢地决策。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5)

比如,我旁听的这堂课,围绕了两个自我认知问题:

1. 你是谁?Who are you?

2. 我从哪里来?What define you?

一个半小时课堂信息量极大。丁丁通过不断向学生提问,启发、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及时给予反馈。

这种方式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它并不是把学生应该知道的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师生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刺激学生自己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6)

丁丁老师的“自我认知与心理学”课堂

午后的教室暖气很足,犯困的同学安静自觉地站到教室后排醒神。课堂讨论热烈,他们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问题。

在这堂课上,丁丁和学生们一起研究了大脑的工作原理、前额叶皮质的发育特点、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理,探讨了原生家庭、过往经历对人生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丁丁说,在这学期刚开始,曾与学生们探讨过这两个问题,再一次和大家系统地去深层交流这个主题,能发现学生们的许多理解已经不太一样了。

丁丁的办公桌上放着原版《哈利·波特》,她认为这是一套非常棒的心理分析案例库。在课堂上,她会经常推荐电影和阅读材料,让学生使用心理学工具去分析人物:“他们可能会不好意思做自我分析,但如果分析虚构人物,就会更放得开一些。”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7)

丁丁老师书桌上的原版《哈利·波特》

对“自我认知和心理学”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而是成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抓手。丁丁常对学生们说的:“如果你有困惑,可以随时来找我,我们一起分析。我希望你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想明白它的后果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并且确实是你想要的。”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8)

提雅小伙伴的自主分享讨论

在提雅学园的每一天都让丁丁特别享受。在这里她既是老师,也是学习者。那些与成绩无关,却与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思考,时刻都在这里发生。

逃离教育内卷的另一种选择

提雅学园创始届小伙伴小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教育思想开明。

小侯说,有一次他问爸爸:如果我将来混得不如你,会给你丢人吗?爸爸笑答:你是不是傻?你将来混得好不好是你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父母对孩子怎么会毫无期待呢?但小侯父母对他的期待,不是要他复制他们的成功,陷入内卷。而是希望他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加入提雅学园前,小侯曾在海淀一所初中读书。学校里略带敌意竞争的同学氛围,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这个思维活跃的男生感到不适。

他也有在知名国际学校读书的同学跟他吐槽:自由是有了,但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外教不管学生,虽然说是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但实际上是没人管了,同学之间攀比风气也比较严重。”

小侯眼中提雅学园的创新教育,是既给了足够的自由,又提供了很多帮助。从理念到落实,都跟以前接触到的教育不一样。

最直观的对比就是上课方式。

第一天,数学老师就告诉大家,要把你初中所学都先忘记。“背公式、作证明,这种在传统教育中常见的方法在提雅学园几乎不存在,我们的老师会告诉你,一个重要公式有什么用?它是怎么来的?如何体现在生活中?”

这对曾在学习竞争环境里生活了很久的小侯来说,堪称石破天惊。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9)

除了上课方式不一样,“班级”、“科目”、“考试”,构成传统中学学生生活的核心,在提雅学园也很模糊。在这里的孩子所接受的是混龄和分层教学机制,但是他们在入学时,都要经过学术能力测评。

提雅学园第一届学生中,年龄最小的新生年仅14岁。根据今年10月的MAP Growth测评结果,他的英语阅读及语用水平已经超越85%的美国12年级学生,逻辑与数理思维能力也很棒。

进了提雅学园后,同学之间不分班,根据自己兴趣与能力自行选课,因为爱好一起策划和组织活动,还会通过学院制的形式作为彼此间的精神和文化枢纽。

在他们的学习计划里,知识的机械记忆和浅层应用不再是学习的重心,对知识收获和学习能力的考察形式更多样,比如这个月刚刚完成一项数学测试,老师选择了一种让他们小组合作与开卷查阅更广泛和深度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为同学间营造了和睦的关系。同伴彼此信任和支持,对青春期的学生意义重大。

不一样教育对小侯的改变巨大,过去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排名中一般,贴着“体育特长生”的标签,一度丧失学习动力。他说自己现在学习的状态从未有过得好,没想到动力和兴趣能带给自己那么大的改变。在这里,擅长体育的他还可以跟随曾经夺得全国击剑冠军的体育老师学击剑。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0)

小候在练习击剑

(提雅学园「转向光·第四季」体验营报名正式开启,文末了解活动详情)

跨过大江大海,

让梦想落地

海外疫情爆发后,美高女生Melanie回了国。在美国短短一年,她换过两所学校,适应美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初Melanie还想坚持在国内上网课,但因为时差以及学校政策等原因,转回国内学校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Melanie告诉我,提雅学园的教学方式和美高的自由和开放优点类似。这里甚至还有美高没有的优势,比如“有规划地培养我们的素养”。

培养学生“成为有光的人,指引自己、温暖他人、照耀世界”,这是提雅学园培养体系最顶端的“目标”,具体又被细分成“通用素养模型”和“知识技能图谱”。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1)

提雅学园通用素养模型

面对我的采访,Melanie话不多,很拘谨。但当她说起正在参与的La Café主理人养成项目,这个害羞的女孩眼里闪闪有光。她与几位对咖啡文化感兴趣的同学们一起,正在从零开始了解世界各地的咖啡文化,学习基础的咖啡技能,与项目导师一起推动一个商业项目落地。

来自广州的女孩佳乐是提雅学园今年唯一一个异地学生,也是一个求学经历比较坎坷的女孩。她在广州就读的初中是远近闻名的名校,但她在那所学校学得很不愉快。

“因为许多同学们都在玩王者荣耀”,佳乐从小对编程感兴趣,梦想有一天能成为程序媛,也一直想要申请一所名校。但当她把这个梦想告诉曾经最好的朋友时,却被嘲笑了。青春期学生的梦想,常承载着他们对一切的动力。

转学心情非常迫切,以至于当佳乐的父母发现,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北京,有提雅学园这样一所学校,从办学理念、学校背景、创校团队等,各方面都与之契合之后,甚至都没等到佳乐初中毕业,就敲开了提雅学园的校门。

刚开始,佳乐的父母还是有不少担忧,她是否能适应新学校?能否照顾好自己?

但没过多久这种情绪就烟消云散了。通过每月度成长导师整理的综合成长报告,以及与佳乐在日常沟通中的感受,佳乐爸爸说:“很明显觉得她开心很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未有过的好,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愿意主动去找老师补课和沟通,这在以前的学校是不敢想象的。”

从空间到内涵,

一切焕然新生

和几个孩子交流后,发现他们对新校区的生活充满期待,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新校区在明年才能投入使用。新校区蕴含创新教育理念,延续了现在空间的灵动与自由,有专属学院空间,他们甚至想好了如何布置使用自己的小天地。

不过,现在使用的经过精心改造的 “地球”、“火星”、“公海”、“项目孵化盒子”、“光之走廊”等空间里,也有与新空间相似的让他们休息、自由讨论和议事的地方,大面积的白墙被改成了可以随时写写画画的书写墙,随时记录孩子们的灵感。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2)

“地球”空间的书写墙

采访间隙,我专门参观了提雅学园将在2021新学年投入使用的教学新空间。走进外部看起来方正传统的楼体,我感受到的却是丰富的教育理想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不同于传统的封闭“格子间”形式的传统教室组合,新空间内部被一个大楼梯从上而下所贯通,大部分墙体间隔被打通,通透自由的环境、不同功能空间穿插,让这里的场景更加丰富、灵动、通透。这里更像是社会形态的缩影,浓缩了学习、社交、沟通、娱乐等真实世界的体验。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3)

即将投入使用的提雅学园新校区的贯通楼梯

雨墨和几位小伙伴选修了一门“The Box空间设计” 课程,一起学习如何在真实的场景和需求下设计一个像“Box"一样的创新微空间。他们会用到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部分基础理论,进行一段真实的设计体验,让想法从图纸上一步步成真,并会在未来将设计实体落位在新的教学空间中。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4)

雨墨与伙伴们讨论The Box项目

我们将要赋予空间的性格和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赋予?能否合理地实现?它是否能产生什么影响?发生什么故事?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要如何处理外部形体?这是他们将在过程中不断解决的问题。

雨墨很自豪地告诉我,他们团队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组合在一起时,就拥有了管理、脑洞、绘图 、沟通等全方位能力,“是一个超级专业的团队。”这个学期他们会完成所有统筹工作和设计,2021年上半年与工厂沟通,完成这个设计。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5)

The Box项目的部分草图和方案

参与这个激动人心的项目,是雨墨一年多前不敢想的,她中考发挥出色,如果按传统选择进入重点高中,现在应该在刷题。雨墨有很多兴趣爱好,喜欢配音,也对设计有兴趣,她说,“如果不是最终选择了提雅学园,不可能有时间和资源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觉得离未来的方向又近了一步。”

有意思的是,过去雨墨父母更关心女儿学习外的体验,成绩外的收获。在加入提雅学园后,他们反而更关心她能学到多少知识。但好在高频次、可跟进的成长报告反馈和及时的家校沟通,比单一的成绩表更说明问题。

无论是小侯还是雨墨,他们的选择意味着许多有想法的家庭,已经对这个社会充斥的“内卷”感到腻味,尝试去找一条不一样的出路了。

即便看不到宇宙尽头,

好过只看到水塘尽头

提雅学园的第一学期当然不会尽善尽美。在坚持创新教育初衷的基础上,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不少平衡和调整。

首先,习惯了老师更多管制和给口令的传统教育,孩子们进入到更加开放和自主的环境需要一个过程。

提雅学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希望学生能自己推动学习进度。但目前看来,对许多刚进入这里的学生们来说,老师需要搭脚手架的地方比预想要多,引导他们在对自己现阶段真实情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计划的制定。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6)

支持小伙伴可书写墙体的面积,占到了提雅学园竖立墙体面积的70%

其次,当老师们发现有一些创新教育中的有些概念和环节设计有“理想化”倾向,调整也不可避免。

比如第一学期中国根基的“行走项目”,最初设计是希望通过行走,为学生们“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度”,希望帮助他们把行走项目做成一个有成果的项目。

不过与许多学校或机构中由老师主导并设计的走出去的探究式学习不同,提雅学园的行走,在最初的目标,就是希望由孩子们深度参与其中。老师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反馈和引导支持。

从前期行程主题的确定、目标成果预期、项目策划与重要环节设计等环节,都由学生们一轮一轮的提交计划书,课上讨论与答辩,并根据老师的建议和彼此间的兴趣程度,进行不断优化。

2个月的打磨,学生们带着疫情对顺义生态旅游的影响、北京新旧商区变迁等3个不同主题,分组出行。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7)

提雅学园每年一次的中国根基有光行走合影

可当他们真正走出去才发现,别说在过程中的深度思考了,许多人连一些日常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基础问题都没有解决。比如有的学生出门不会看路牌,不熟悉市内交通,生活准备不充分等等。而这些,都将是3或4年后,他们在独立面对陌生环境下需要具备的硬能力。

一圈走下来后,虽然意外情况不少,但学生们都有强烈的满足感,用小侯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不一样了”。

回到校园,在孩子们围绕行走进行了从前到后的完整复盘后,8位深度参与到这次行走项目的老师,围绕“行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探究式学习究竟应该在何种场景下展开”等等问题彼此争论。

“创新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核。如果抓不住本质,那一切都是模仿,并会沦为东施效颦。这最终成为了我们团队的共识。”这种思辨将会伴随提雅学园推进创新教育落地的整个进程,今年的有光行走项目负责人,提雅学园成长导师体系负责人、家校共同体负责人、学术导师陈阳博士告诉我。

我问和我交流的几位提雅学园的学生们考虑过将来想要做什么。

对配音和美妆都感兴趣的雨墨说:“我不想太快确定自己的方向,反而想先去尝试更多新的东西,才能在了解之后有更多更合适的选择。”

佳乐依然想成为程序媛。在这里没有人会嘲笑她的梦想。大家彼此会鼓励,记住目标一直走,便不会偏航。

小侯则笃信自己无论做什么,最终都会成为一个“有光的人”。

Melanie虽然还没有明确,但她相信在真切的认知了自己后,会找到喜欢和适合的方向。

清华北大推出国际学校排名(这群清北硕博团队办的创新高中)(18)

提雅学园成长导师体系负责人陈阳(后排左一)、佳乐(后排由一)、小侯(前排左一)、雨墨(前排中间)、Melanie(前排右一)

显然开学才短短一个学期,但提雅学园“成为有光的人”这一目标,已经感染到这些学生——他们都愿意尽可以把梦做大一点,看得更远一点,即便做不到也没有关系,即便到不了宇宙的尽头,也强于只看到水塘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