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为了面向数字化时代。当然,麦府18年有一个分析报告,说接近50%的奢侈品牌的购买决定源自网上的传播。

这只是个表征。

是几乎整个奢侈品行业遇到了危机。如果看销售数据,除中国外,全球市场都在下滑。

什么危机?

话语权的崩塌,什么是时尚的,什么是可以产生身份区隔的,让人向往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 这些定义权,原来都是在那些时尚媒体手里。

资本总是追求增长的,现在的主流消费群体变迁了,90后00后登场了,影响主流消费者的媒体也迭代了,传统时尚媒体面对移动互联网产品以及自媒体,如Ins、tiktok之类,全面式微。

一边还在努力想着如何建立新的话语权,另一边已经全面变天了。

潮流品牌在年轻群体中逐步替代掉原来奢侈品牌的地位,

新的消费群体不买那些老古董品牌的账了。

于是2018年,LV的男装创意总监变成了Offi-White的Virgil Abloh,设计也全面街头感。

品牌也跟潮牌一样不断做起了联名。

努力让品牌年轻化,努力去服务年轻富豪。

但这其实意味着二战后逐步建立起来,在2000年初达到颠覆的奢侈品类商业模式的崩解。

因为话语权的战场从攻守同盟的时尚媒体 RTW & HC show, 变成了传统时尚品牌资本似乎还不习惯去可控的网络与自媒体。

基于街头品牌的内核,大多是反时尚、反那套话语权体系的,年轻一代所喜爱的「潮流」在线上世界似乎打败了「时尚」。

这几十年构建起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它生命周期的末端。

通常消费者的审美和品味会右上角迁移,就是往高精尖往小众品味发展,所以从大众化的奢侈品如LV,逐步偏好各种小众奢侈品品牌。这也是所谓的熵增。但如果时尚集团疯狂收购小品牌,必然会导致营销成本的暴增,最终影响到利润率。

从这角度去理解,如何抓住新兴的主流消费者就一直会是大型奢侈品牌的心病。可这也是商业模式生命末期的巨大的困局,让品牌年轻起来,就一定会丢失原有消费者,如果年轻化消费者不买账,那销售就会螺旋下沉。每个企业都陷于它的价值网络中,如果主要消费者变化了,随之而来的是将是各种维度的变化,资本、生产的供应商体系、分销渠道、营销手法,etc.,都要发生大变化,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笑对变革的。

品牌logo设计案例及理念(以品牌设计角度出发来看)(1)

从另一个实际角度可以观察到,这几年奢侈品牌在繁华地段的户外广告的投放量是大幅提升。

这可能是除了时尚杂志外,为数不多的增加品牌大牌感的方式了。也侧面印证了价值网络在迁移。

话说到LOGO上,

品牌logo设计案例及理念(以品牌设计角度出发来看)(2)

别的品牌本来就是那样了,他们早就让自己的品牌logo去调性去风格化,通过极简,

变成更容易融合到各种风潮和款式的样子。

当然,你也可以觉得这些大牌的品牌升级,目的是全面往极简主义走,还是都在学supreme,想变得有潮流味儿,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如果说给设计应用带来什么,那基本就是无限可能了。

衬线始终会让品牌显得老气,虽然经典,但视觉表现的可能性是给绑住的。

应用层面的小细节比如在移动端显示上,logo缩小后衬线产生的小结构,也会让标志发虚,发胡,不够清晰干净。

这样的品牌变化大概是从16年后普遍的情况了。

品牌logo设计案例及理念(以品牌设计角度出发来看)(3)

结构上的简化,字形上的简化。

让设计视觉上的主干部分更明显。毕竟在线上的世界,大家都在抢那一丁点大的屏幕。

回到时尚圈的logo变化,

我们认为最大的赢家是futura~

品牌logo设计案例及理念(以品牌设计角度出发来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