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1)

上一期小乐带着大家初步了解了八大系统的组成以及我们人体的运动系统,今天来给大家讲解人体的八大系统之二“消化系统”。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肠胃好,吃嘛嘛香,健康的胃肠道是人体健康基石之一。英语里有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的什么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其实不仅是你吃下去的东西,你的胃肠对什么敏感(或者不耐受)、能够吸收什么,也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拥有健康的胃肠道,要先从了解自己的胃肠道开始。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3)

消化系统甚至人的生命系统,源于三根“管带”。在人的胚胎期,我们体内第一根管带贯穿我们全身,在中间打了一个结,这是血管系统,那个结就是心脏。第二根与脊背平行,衍生出大小神经,一头逐渐膨大演化成为大脑。第三根自上而下纵向贯穿全身的就是原肠了。它生发了所有的消化器官,并最终留下一段长长的肠子,以提供生命的营养动力。

是不是开始明白消化系统是人类的生命基础了?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①消化管:是从口腔至肛门的管道,长约9m。根据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到肛门为下消化道。

②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是肉眼可见、独立存在的器官,如大唾液腺、肝、胰等。小消化腺是散在于消化管壁内的无数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它们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4)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进行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原料并将剩余的糟粕排出体外。此外,口腔、咽还参与呼吸、发音和语言等活动。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5)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多表现为消化系统本身的症状或体征,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受到了感染、身体缺乏营养、代谢吸收出现了障碍、自身免疫系统以及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或者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等,但这些表现特异性不强,其他系统器官的疾病也会产生类似表现,而消化系统疾病也可以出现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的临床表现。

因此,理解症状发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有助于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6)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性病变。

急性胃炎的发病信号:

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胃炎起病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 便血、 脱水、休克和酸中毒等症状。因刺激性食物弓|起的急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急性胃炎的日常保养:

①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酌情禁食,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1-2餐) ,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②多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患者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患者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ml左右) ,分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③保持心情放松,避免紧张的情绪。

④不要滥用抗生素,如果需要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⑤生活规律。尽量不要熬夜、抽烟、喝酒,吃东西要以清淡、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等原则为主。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慢性胃炎的发病信号:

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胃痛、胃胀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

慢性胃炎的日常保养:

①饮食有规律,进食时要充分咀嚼,多吃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不宜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勿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少食辛辣刺激和过于粗糙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②戒酒戒烟,烟酒对胃粘膜刺激大。

③调畅情志,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过分紧张和劳累。

胆囊炎

胆囊炎是由于细菌性的或者是化学性的因素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绝大部分胆囊炎患者都是由于胆囊结石而引起来的。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症状(人体八大系统之)(7)

胆囊炎的发病信号:

急性胆囊炎:

①疼痛:右上腹剧痛或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

②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顽固或频繁,可造成脱水,虚脱和电解质紊乱。

③畏寒、寒战、发热:轻型病例常有畏寒和低热; 重型病例则可有寒战和高热,热度可达39°C以上,并可出现谵语、谵妄等精神症状。

④少部分患者出现黄疸。

慢性胆囊炎:

①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

②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

③右下肩胛区疼痛。

④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

胆囊炎的日常保养: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

②生活起居有节制,要按时吃早餐,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

③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

④宜多饮水,低脂饮食,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限制糖的摄入。

⑤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及香菇、木耳等。

⑥禁忌暴饮暴食,要少量多餐,少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酒、咖啡等。少食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黄豆等。

⑦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脑等内脏、蟹黄、蛋黄等食物。

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肝炎的发病信号:

①消化道症状常表现为易疲倦、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特别是腹泻,因易误认为是肠炎而被忽视。

②重型肝炎可见腹水、少尿、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昏迷等。

③肝癌尚有突出地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发热、血糖过低、肝区隐痛、肝大、触痛,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

④此外还有消瘦、乏力等正在由于肝功能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

肝炎的日常保养:

①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要吃过多的糖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发物,忌酒限抽烟;

②适量运动,不要超体力和超脑力劳动;

③不要滥用伤肝的中、西药;

④保持心情愉悦,不宜暴躁焦虑。

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

肠炎的发病信号:

①典型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等。

②部分患者便鲜血,黏液血便,甚至出现大便失禁,血性腹泻,查体可见脐周或下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也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③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肠炎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

慢性肠炎一般在两个月以上,慢性肠炎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样便。

肠炎的日常保养:

①注意饮食,多喝热水。温热清淡饮食,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

②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③注意保暖,避免腹部着凉。可做腹部热敷按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④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话生动地描述了食物对人重要性。食物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我们要在食物中摄取营养及能量,这就要通过消化系统这个基本功能。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对待自己的肠胃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