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峰,乐圣音响创始人,民族企业家,因为丁元英的设计而黯然自杀,确实使人惋惜。难道这个悲剧真的无法避免吗?难道丁元英真的如此狠毒吗?

天道晓明为什么退出(乐圣老板林雨峰黯然自杀令人惋惜)(1)

林雨峰实际出现的场面并不多,在他拿枪去见丁元英之前,他们之间没过面,但丁元英仅仅看了乐圣的宣传:“只有矛没有盾。”就对林雨峰的性格有了大致的了解。

天道晓明为什么退出(乐圣老板林雨峰黯然自杀令人惋惜)(2)

丁元英这个杀富济贫的设计是留有很大余地的,有两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格律诗降价大甩卖在狠砍乐圣一刀的同时已经是背水一战,没给格律诗留下什么余地,此时乐圣应该有三种选择:上策,收购格律诗,结果双赢,唯一的不足是乐圣丢了面子。这是丁元英最希望的结果。中策,不去理会格律诗的攻击,结果会是一死一伤。格律诗最终会死亡最起码音响是没法再生产了,因为乐圣不会再给你一个零件,别的公司也不用说,有乐圣的前车之鉴谁还和你合作?而乐圣肯定因市场受影响难受一段时间,但不会灭亡。这是丁元英最不愿看到的。下策,起诉格律诗,这是丁元英认为乐圣发生几率最大的选择,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这三个选择中,乐圣最终还是选了下策

天道晓明为什么退出(乐圣老板林雨峰黯然自杀令人惋惜)(3)

。这也是林雨峰宁折不弯的性格和对格律诗的蔑视造成的。在他眼中格律诗就是蝼蚁,多看他一眼就算自己输了。

第二:如果说林雨峰错过了第一次选择的机会,那么欧阳雪与叶晓明前往求和则是丁元英给他的第二次机会。或许有人以为求和的事情丁元英不知道,没有参与。而我却以为丁元英是知道的,虽然他没过问这件事,但却是是他设计的,因为乐圣选择了起诉这一步时,他通过新闻必然知道,这么大事叶晓明他们没来请教他,他就知道叶晓明要干什么,他没有出面制止实际就是又给了林雨峰一次选择的机会,很可惜,盛气凌人的林雨峰没有如他所愿,他并没有因为蝼蚁的谦让,而高看格律诗一眼。

天道晓明为什么退出(乐圣老板林雨峰黯然自杀令人惋惜)(4)

第三:双方交换证据后,林雨峰已经明白了格律诗的构造和挖的坑。

天道晓明为什么退出(乐圣老板林雨峰黯然自杀令人惋惜)(5)

此时如果庭外和解也是一种一死一伤的结局,但林雨峰不至于搭上性命,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寄希望于法律的怜悯,寄希望于己方的有力律师,然而都是徒劳,失败如期而至。

天道晓明为什么退出(乐圣老板林雨峰黯然自杀令人惋惜)(6)

最后林雨峰因败诉而自杀。当他发现一直被自己当做蝼蚁的格律诗竟然是只怪兽,他内心充满着恐惧、羞愧、后悔。’或许丁元英并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但是在内心深处,丁元英是料到了这个结局的,否则他也不会去五台山寻求心安。这就是所谓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那么林雨峰真的是死于自尊心死于在记者面前的那句海口吗?绝不是!宁折勿弯的性格仅仅是让他走错了道路,但他却无法承担错误的道路导致的严重后果。败诉这个后果足以能引起乐圣的地震,甚至崩塌,这对以乐圣为傲的林雨峰来说是绝不愿看到的,此时如果只有他的离去才能避免这个塌方的到来,他会毫不犹豫,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朋友、下属、甚至丁元英都明知他会走向不归路却又无法阻止他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