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学习中对区域的划分往往需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界线地理界线可能是山脉、河流也可能是人为划定的一些标准这些地理界线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勾勒出了不同的色彩人的居所要寻求良好的自然条件因为其两侧存在巨大的环境差异造就了百年不变的胡焕庸线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

这条线与多条自然地理界线有诸多关联之处比如地势阶梯分界线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2)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当尺度缩小时地势阶梯的分野也自然影响了不同地形区之间的联系成为地形区分界线例如昆仑山就横亘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一面黄沙,一面雪山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3)

穿过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的当金山口就从柴达木盆地来到了河西走廊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4)

横断山脉则横断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及四川盆地之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5)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则依次构成了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界线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6)

隆起的山脉也阻挡了风的前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由此而生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7)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8)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风在携带着水汽往内陆挺进的过程中不断消耗形成了一条条近乎平行的等降水量线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9)

进而形成了以降水量为划分依据的干湿分区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0)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地形和降水的分野最终也影响了河水的终归处内流区和外流区由此产生一边奔流入海,一边湮没黄沙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1)

当我们把尺度缩小山脉还影响了各地区径流流向最终成为了不同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2)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分水岭:太行山汉江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水有变化“热”当然也会有变化从南到北,各个温度带依次登场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3)

热带蜷缩在雷州半岛、海南岛、云南和台湾南部亚热带和暖温带以秦岭-淮河为界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则从鸭绿江口出发沿着长城一路向西一直到祁连山和天山一线寒温带则在黑龙江北部保留着最后的倔强水和热的组合最终又决定了不同气候分区的界线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4)

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以热量决定了气候区界线秦淮淮河以北则主要考虑了降水的因素青藏高原则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气候又影响了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5)

三大牧区大致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西北东南一侧则主要为耕地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主要为水田以北主要为旱地地形、气候以及其影响下的植被、土壤、水文差异最终形成了我国三大自然区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6)

在东部季风区内由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明显便一分为二最终形成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7)

在上述界线划分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山脉和河流出镜率非常之高堪称“划界界的小能手”常提到的是秦岭-淮河线和大兴安岭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8)

秦岭-淮河线为例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高中地理的重要考点(高中地理36条重要地理分界线)(19)

大兴安岭两侧的景观也多有差异它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森林和草原植被景观分界线有些界线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很难变化有的界线则变化很快例如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年两熟的界线北移以秦岭-淮河为界已经不符合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