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网】

宁乡一中语文老师(魅力教师候选人③宁乡市第一中学文亚星老师)(1)

文亚星老师。照片由本人提供。

人物名片

文亚星,女,1982年10月出生,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荣获长沙市骨干教师、宁乡市卓越教师、宁乡市师德标兵、宁乡市优秀班主任、宁乡市“三八”红旗手、宁乡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等荣誉,扎根基层教育近20年,用心雕琢每一个属于孩子们的教育细节,成绩突出。

宁乡一中语文老师(魅力教师候选人③宁乡市第一中学文亚星老师)(2)

文亚星跟学生一起参与劳动课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黄军山)在宁乡的家长圈子里,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文亚星老师颇具盛名,因为她有“点石成金”的法力,把孩子送到文老师名下,家长就省心了一半;而在学生眼里,文亚星老师有魔力,她是“亚星大帝”。对于学生和教育,她热爱,又会爱。

秘诀一:舍得陪,跟学生同作息

“文老师,每天都能在办公室看到您,真好!您在,我们就心安!”这是学生们写给文亚星的话。

担任班主任,文亚星每天早上总是5:40就起床,一直到深夜11:00才回到家中休息。属于她的假期就是和学生一样短暂的月假、寒暑假。与学生一同作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一时容易,但坚持很难,她做到了。

刚接手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759班的时候,她的二宝不到五个月,生下来才四斤三两,经常生病,可为了带好自己的学生,她只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公公婆婆。她像钉子一般陪伴在学校,公公婆婆就抱着娃娃赶到白马桥陪着她上班。同事笑着对她说:“我们都是一个人来上班,而你就是一个家庭。”

疫情那段时间居家隔离,本应是最轻松的时间,却是文亚星老师最繁忙的时间。整整五十六天,每天清晨六点,她准时在群里督促孩子们起床自习,凌晨了她还忙着对班级每一个孩子的情况进行总结,就这样隔着屏幕通过文字 “云陪伴”大家,或是和家长电话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商量改进措施。有时候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更要处理学生情绪,引导家长等等。

她以己心换老师心,为同事排忧解难。哪个任课老师家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个赶到,而自己的家却早已被她抛之脑后,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标——争取老师们给学生搞好辅导。尽管同事们都知道教学担子重,出成绩的压力大,可是自从她的到来,同事们纷纷自动请缨要求与她搭档,教她的班——“有这么好的贴心班主任在这里,谁都愿意来呀!”

看着她为了工作从不停歇的脚步,丈夫有时也会心疼地埋怨她:“你还是嫁给学校算了。”听到这话,文老师只是抱歉地笑一笑。

秘诀二:热爱,深爱,会爱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文亚星一直将作家张晓风这句话怀揣在心里。她经常对家长说的一句话是——“我也是一个母亲,我理解您!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他可能只是这个班级的五十分之一、这个学校的千多分之一,但对于他自己、对于他的家庭而言则是绝对的百分之百。”

于文亚星老师而言,这份爱是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日常点滴,关注他们的内心,是在这个“唯分数论”的背景里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引领这五十个孩子中的每一个。

看着十六七岁的少年走路驼背,文亚星路上相逢就会给这些“哥儿们”“姐儿们”一拳,提醒他们昂首挺胸向前走,把身板挺直;文老师几乎天天早上都给班上的孩子带馒头包子,也经常在外面打包各种美食给他们改善伙食……

疫情期间,班上一位学生的父母,作为乡镇医生被上级部门抽调专门负责疫情防控工作,文亚星老师基本就接管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她每天会和孩子进行电话交流,指导孩子搞好每天的学习计划与总结,同时联系任课老师更贴心地关怀孩子,尤其是对于孩子的相对薄弱的化学科,历经此疫,孩子成长了不少,懂得自律,更懂得发愤图强,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成为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军籍生。

高考后,一个孩子对文亚星老师说:“您最感动我的是有一次我站在走廊上,校服露出了很长一节线头,您走过来,先是帮我扯,扯不断,然后用牙勒,最后才处理了那个线头。我妈都不会这么对我的。那阵子时常觉得,每天看到您在办公室,就很安心。”

秘诀三:学而不厌,与学生一起成长

“有什么可怕的?学呗!”人近中年,文亚星对一切难题的态度就是如此,教无止境的前提是学无止境。

十六年多来,哪里有公开课,哪里就有她听课评课的身影;哪里有培训讲座,哪怕几十里几百里,她都热情洋溢赶过去博取众家之长。有一次,文亚星听说雅礼中学高效课堂开放周有语文的两堂好课,她找了两位老师调换好自己的课,风尘仆仆地赶往长沙,听完课连饭都顾不得吃,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上第五节课,绝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更绝不马虎给学生上一节课。

学生永远是文老师课堂的第一主角,她的课堂妙想叠见,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趣味与知识、挑战并存。这样的教学方式,文老师现在已经坚持了十六年。有同行笑,“这个文亚星,快四十岁了,就像台永动机”。“资格已老,可知识常新啊。”文亚星笑答。

以教促研,提升素养。这么多年来,她已经在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在文亚星老师心中,教育就是发现、创造、享受生活的一种艺术。她带的班班风纯正,学风浓厚,德育评估成绩总是学校前列,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总是第一名。

“总是怀抱单纯的热情,盯住具体的小事,雕琢于每天的工作细节,用探索的眼光去打量着一切,生发出生命的热情,变成一个有办法的人、有技巧的人、有能力的人、有信心有力量有智慧改变现实的人,最后变成一个欢欢喜喜、满怀热爱的人,一个总是成长的人,因而育得满园桃李竞芬芳。”这是文亚星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