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瞥”十一点,学习的“压”力

告别学习的时刻(一瞥十一点)(1)

学习

谜面,一撇十一点。谜底“压”。

一“瞥”:

晚上十一点,书房里还有灯光,推开门,还是熟悉的样子。银色的灯光下,孩子正在埋头学习,只见他审视着本子上的每一句话,在旁边勾勾画画理清思路,然后快速地作出回答。像这样的动作,不断重复着。偶尔,也会陷入停止状态,踌躇不前。左手托着下巴,笔杆在右手指尖上来回旋转。旁边放着水果和水杯,告一段落时,才会去补充一下。空间非常安静,既想催促他,又不想打扰他。

压力:

平时课程非常多,有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其他科目。这个布置一些,那个布置一点。有的是习作,有的是练习,有的是口语,有的是背诵。线上考试时,他会一本正经地去对待,按时开始,按时提交,绝不触碰周围的工具书。查阅成绩时,他会斤斤计较老师给他的每一个评价。他还会关注朋友的成绩,细致到每一道题。饭桌上,谈论新闻时,他神采飞扬,一旦提学习,他就会静下来。

周末,他非常高兴,完成作业后有一小时的看电视时间,他拿过遥控器,不知道看什么好,频道不停地转换,时间在转换中度过,提醒他到时间时,他才想起来静静地看某个节目。看完后,他说玩半小时游戏,理由是别人会玩,如果自己不会玩,和其他同学就少了话题,不利于交往,这个理由很难让家长拒绝。

假日有兴趣班,和平时学习一样,一到时间,就会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去。踢球跑步很少去,除非有好朋友约。图书馆很久不去了,没时间。电影院去得也少了,除非有特别好的新片上映。回老家时,匆匆地去,匆匆地回。经过周密计算,才能设计出旅游的时间。旅游为什么可以去,因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反正与学习有关。

思考:

人生别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拼命地奔跑。老师关注,家长加油,自己努力。学生就应该学习,但总感觉学习侵蚀了一切。被学习包裹了的孩子失去了很多快乐。

剧场效应又称踮脚效应。是指在一个剧场中,大家都坐着看话剧,此时有一个人站起来看,那么他能看的更清楚,但是他需要站着受累,其他人也为了看的更清楚而站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站起来了,不仅会受累,观影效果也不好了,和之前坐着是没有区别的。

说归说,道理很简单,大家都明白,但谁会主动地坐下来。

一“瞥”十一点,学习的“压”力。既想催促他,又不想打扰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