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宠物狗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路遛弯,狗狗要吃地上的骨头,12岁的小女主人不愿让宠物吃,强行要拉走宠物狗,岂料,暴躁的宠物狗咬伤女孩的右胳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市民饲养宠物猫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市民饲养宠物猫狗(夏季宠物狂躁易怒)

市民饲养宠物猫狗

带着宠物狗在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路遛弯,狗狗要吃地上的骨头,12岁的小女主人不愿让宠物吃,强行要拉走宠物狗,岂料,暴躁的宠物狗咬伤女孩的右胳膊。

7岁男孩去晋城市一工厂里找妈妈,在工厂里奔跑时,被厂里的藏獒撕咬,面部、腿部、耳朵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口。

出生6天的新生儿刚从医院回到家中,就被家中的宠物猫挠伤头部。

……

7月以来,太原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陆续接到咨询哪里可以接种狂犬疫苗的电话。进入暑假,气温升高,宠物伤人的事情也随之增多。

如何防止被宠物咬伤?咬伤后怎样进行急救?7月4日至6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急救中心培训部主任安彦君和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狂犬病暴露预防接种处置门诊主任张建丽。

暑期频发儿童被宠物咬伤抓伤

7月4日15时,在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狂犬病暴露预防接种处置门诊室里,张建丽主任正弯着腰给一名6岁小女孩清洗受伤的胳膊,这已是她当天处理的第20名患者。女孩的妈妈说:“孩子特别喜欢朋友家养的猫,每次去朋友家都要和猫玩一会儿,以前猫特别温顺,今天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挠了孩子一把,我们就赶紧带着孩子来看医生。”女孩的妈妈说,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打狂犬疫苗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发现孩子被咬伤肯定会带着孩子来就诊。

入夏以来,被宠物咬伤的患者大幅增多,张建丽说,今年1月至4月,门诊被宠物咬伤的患者人数在200人左右,5月增加到407人,6月达到610人。从6月下旬开始,门诊日均新增咬伤患者人数超过30人,7月3日当天接诊123人,其中新增36名被咬伤的病人。新增的病人绝大多数是被猫狗咬伤,未成年人占到三分之一。

张建丽的手机中保存着一张照片,是一名刚出生6天的婴儿。“孩子刚从医院回到家中,家里的猫突然扑向孩子,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头挠破了,来到门诊后我紧急进行了清理和包扎。”张建丽说,这也是她接诊的被宠物伤害的年龄最小的患者。今年她接诊最严重的是从晋城赶来的一名7岁男孩,当时男孩去厂里找妈妈,被厂区里的藏獒撕咬,身体多处不同程度受损,到医院时意识已不是特别清醒。

被抓伤咬伤这样急救

被动物抓咬伤,伤口按照暴露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接触或喂养动物时,完好的皮肤被舔咬,只需及时清洗。二级为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肤被轻咬,没有出血,只有轻微的抓伤或擦伤,但无出血情况,这种情况需要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三级为皮肤上有单处或多处的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的皮肤被动物舔舐,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都属于严重的暴露情况,需要立即处理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在接诊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被家属强制带来的患者,患者认为只是被宠物抓破了些皮,或者有小划痕,不会有感染的风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即便没有流血,也一定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张建丽说。

被动物抓咬伤后如何进行急救?太原市急救中心培训部主任安彦君说,先是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再用碘伏进行消毒。切记:如果伤口出血,则不要按住伤口,应让伤口完全暴露迅速前往医院。

宠物性情暴躁多与气温升高有关

夏季来临,为何宠物会频频伤人?宠物美容师赵静说,从5月开始,动物进入发情期,被人为挑逗或戏弄后,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进入7月,随着气温升高,动物容易暴躁,撕咬就成为一种宣泄的方式。除此之外,天气炎热,人们衣着单薄,肌肤大面积裸露在外,与动物接触更容易被咬伤。加上学生放假在家,外出遛弯的时间和机会增加,与猫狗等动物接触的机会增加,不慎被咬伤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如何避免儿童被咬伤,张建丽给出几点建议。她说,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活动时,尽量让孩子避免与狗、猫近距离密切接触,尤其是流浪狗和猫;家有宠物的,儿童与宠物在一起时尽量穿长裤,避免被不小心抓伤、划伤皮肤;除此之外,要学会科学喂养宠物,不要投喂过多的肉食,更加注意防止儿童打扰宠物进食。

张建丽提醒养宠物的居民,一定要给自家的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外出遛狗时牵好狗绳,给宠物戴上嘴套,避免宠物伤人。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洲芬

通讯员 刘洁

实习生 魏丽睿

来源: 山西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