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12号书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1)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作家学者踏上人文之旅,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感悟?上海书展期间,一批新书邀请读者跟随书中路线来一场纸上游历,在“上山下海”中陪你拥抱“诗与远方”。

上海8月12号书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

继《远山古道:秦岭行走笔记》后,作者李延风博士姊妹篇《远山古道:寻找汉水女神》在上海书展首发,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这部行走散文,以中国四大女神之一的汉水女神传说为引子,展示了汉江上游的山林小庙、民间传说、历史记载和现实村庄里众多女神以及女性形象。作者一边在山水间行走,一边在古籍里搜索,展示了大量传说趣谈。

“汉江像一棵平铺在地上的树。和树不同的是,每个小树枝都是一个源泉,都是根。树里的榕树就是这样的,树枝垂下来又扎入土中也变成根。”李延风谈到,历史和文化也像这“河树”,发源于不同地方,记录在不同地方。正史如这汉江主流,而地方志、族谱家谱、江湖传奇、民间故事等,都是支流。他去看看那些支流,朝拜一下各路女神。“汉水上游的山野旧庙里,还保留着神仙和建筑的多样性,尤其是女神的多样性。”业内评价,《远山古道:寻找汉水女神》能让读者有机会重新思考我们生存的空间,思考曾经的乡村、自然与传统,来一次城市时代的寻根之旅。

上海8月12号书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3)

上海8月12号书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4)

走向远方,既为寻根,也是人类冒险天性的使然。在上海书展分会场之一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向远山出发——《DK人类登山史》新书发布会”吸引了不少读者通过阅读寻觅“无限风光在险峰”。

“人类登山史,单这五个字便是一个宏大的话题。里面包含了装备、人类学、编年史、科学艺术等硬核知识,也写满了传奇、血泪和英雄史诗。”上海文化出版社引进推出的这部著作,在嘉宾张生、刘凝、韩子君的解读下,向读者发出了走向远方的邀请函。“山在历史上其实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最早都和原始崇拜、宗教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山险峻,到一定海拔更是普通人很难超越的,往往成为生活中不能掌控的力量的象征,山兼有宗教神秘、恐怖、精神上的崇拜。”同济大学张生谈到,读了这本书,他意识到,欧洲登山的开始和人类自我认识,包括文化文明的进步密不可分。从17、18世纪登山成为一种运动开始,它不仅仅是登一座山那么简单,很大程度上为了克服山带来的障碍,对我们人的力量给予肯定。

常年登山的韩之君,分享了她的感受,“有时,整个攀登过程非常痛苦,一边登一边想我是谁?为什么来这儿?在家待着不香吗?但即便这样,这种折磨也带来一种诱惑——它把你生活的方式完全回归到人类身体最本能最简单的状态。对于食物和水,不管好吃与否,吃饱就是最高准则,很多时候告诉自己,把所有欲望压到最低,这是登山对人性的考验。”

图片:出版方

作者:许旸

编辑:王筱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