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庞志澍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

齐齐哈尔火车站

齐齐哈尔曾经做过黑龙江首府255年,如今辉煌的往事已经被人们遗忘。从辉煌至平庸,齐齐哈尔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笔者从历史、文化根源等方面来解读一下。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

锦州笔架山,退潮时可以走到对岸

我对齐齐哈尔的情感

籍贯上写着“辽宁锦州”,我却没有太多印象,只在大约十几年前去过一回,印象最深的是笔架山赶海。下午时分恰逢海水涨潮前,同事非要涉海水登岛。当地人劝阻道:海水快来了,还是乘船安全。我一向惜命,顺势上船。有几个同事非要“挑战自我、挑战大自然”,结果没等走到对岸,水就涨到胸口了,此处海平面下又是礁石,气力不够不说,看不到脚下海底的情况,极易被礁石绊倒。不出所料,一个女同事栽倒了,膝盖被礁石磕了一个很深的口子,血流不止。幸亏附近有船,把那几个“英雄”救了上来。到了笔架山上,女同事连吓带冷,颤栗不止,一行人哪有心思再好好玩,草草结束了锦州行程。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3)

秋日劳动胡

齐齐哈尔才是我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今年50岁,一直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我爱这里,离不开这里,这点可以从我的以往文章看出来。故土难离!不管你承不承认,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老龄化、人口数量减少、经济减退、候鸟经济(退休人员,夏住齐齐哈尔,冬住南方,积攒了一辈子的钱,都拿到南方买房子了)等情况的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4)

清朝疆域图(1644年-1840年)

遗憾之一:痛失国土,生而悲壮

1691年齐齐哈尔城诞生,作为一个清朝边疆首府城市,从建设之初就是为了抵御外族侵略。也正因为此,齐齐哈尔从建城开始,就肩负了沉重的负担或者说肩负了沉重的责任,历史使命显得那么悲壮而繁重。

之所以使用悲壮是因为涉及清朝的黑龙江土地、治权等方面的不平等条约数量极多,割让领土面积巨大。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5)

奢靡的清宫生活

大致整理一下,涉及黑龙江的条约(以下条约大致内容附后)如下:

❶.《尼布楚议界条约》,简称《尼布楚条约》。

❷.《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

❸.《中俄天津条约》。

❹.《中俄北京条约》,又称《中俄续增条约》。

❺ .《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❻.《交收东三省条约》,又称《俄国撤兵条约》。

❼.《朴茨茅斯条约》。

❽.《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6)

爱辉历史博物馆中抵御沙俄1900年作战场景

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割让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又割让了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库页岛、海参崴都改名换姓了。

这样的一个做了255年省会城市因为清廷的腐败、无能而受连累,他能没遗憾吗?目睹清朝的无能惨状,谭嗣同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是不是感受到了遗憾,才有感而发的?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7)

清朝割让的北方领土

遗憾之二:备受欺凌,无力回天

1900年义和团运动,清廷无暇兼顾东北。俄国遂派兵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1900年7月16日,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几乎全部被俄军惨杀,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国侵略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被赶入黑龙江淹死,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

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寿山自杀殉国;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8)

1934年,黑河对岸的海兰泡

经常会有网友问,清朝兵数量众于沙俄,为何屡次失败?

清朝初期,官方没有统计过清、俄边境长度,后来的国境线又屡次变化,所以没有确切的数字记载。当时黑龙江和沙俄的边境长度约3000多公里。

清初,外兴安岭土地尚属于清朝,是黑龙江将军的辖区。黑龙江将军,全称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是当时黑龙江最大官员,衙门驻地齐齐哈尔。清初黑龙江将军的辖区非常大,东至毕占河,南至松花江,北至外兴安岭,西至外蒙古车臣汗部游牧地,南北宽度3800余里,东西长度3100余里。大约面积80多万平方公里。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9)

清朝黑龙江将军辖区

据乾隆时期《乾隆会典》记载:“东三省驻防点处,兵35360人。”另据《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五兵制志,黑龙江驻防八旗的具体分布和兵丁人数统计如下: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0)

乾隆时期黑龙江驻防八旗兵统计表

另据记载:清咸丰八年(1858年),黑龙江将军麾下:前锋兵146人,领催兵748人,披甲兵9213人,匠役兵152人,屯田兵800人。合计:11059人。

下图中单位为:人/平方公里,以黑龙江1820年为例,当时每平方公里0.51人。

1万清兵即便全放在30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每公里也才3人,何况这1万人还不全是战斗部队。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1万清兵如同“海底针”一般。至于清兵为何如此少,无非是:1.清初,大批清军入关;2.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军队补给不足,现有部队的供给尚且“东拼西凑”,如何招募新兵;3.八旗军战力极强,清朝四处征战,不但不给东三省补给人员,还要征调东三省的八旗军去异地打仗。4.黑龙江地广人稀,即便想招募汉军,也是无人可用。

故而,痛失国土,备受欺凌,有心报国,无力回天。黑龙江将军也是难为“无米之炊”,只落得“杀身成仁”的悲壮!遗憾至极了吧?!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1)

清朝东三省人口密度表

遗憾之三:遍插异帜,饱受奴役

1900年8月28日,俄国军队占领齐齐哈尔,1905年9月之后,俄国军队才从齐齐哈尔撤军。但中东铁路沿线一直有相当数量的俄国守备军队、铁路人员驻扎、生活。虽然沙俄政府在1917年经十月革命,被推翻。但大批白俄、沙俄贵族以及反对苏维埃政权的俄国人涌入了黑龙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居留地,也享有一定特权。

从1931年10月15日,日本侵略军兵临泰来,马占山所部打响抗战第一枪,到11月19日4时,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马占山部队已经弹尽粮绝、武器装备极度匮乏。无奈,马占山率军撤离齐齐哈尔。1931年11月19日日本侵略者开进齐齐哈尔城,从此齐齐哈尔进入了长达14年的黑暗统治。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2)

日占时期,齐齐哈尔街景

随着“少帅”带领“正规军—奉军”撤出山海关,黑暗中能为齐齐哈尔人民带来些许希望和光明的就是那些还坚持在白山黑水间抗日的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和地下党、特工了。由于当时齐齐哈尔是省会,日本人尤其看重,驻军部队、伪军、宪兵、特务、伪警察数量要多于其他地方,所以欺压更甚、奴役更甚。

330年的历史,有45年,自己的土地上插着侵略者的国旗,你说这遗憾不?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3)

日占时期,齐齐哈尔街景

遗憾之四:农牧文化,无根浮萍

齐齐哈尔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自己的文化特性。先以游牧文化为主,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农牧文化),解放后以农耕文化为主。

1911年以前的220多年里,齐齐哈尔一直以游牧文化为主导,崇武轻文,信奉萨满教,以游猎为生,住草房,贴窗纸,吸旱烟等等风俗习惯。连早期的官衙都如本地建筑一般,茅草为顶。

齐齐哈尔人爱吃烤肉,且最极致时,不奈一年猫在屋内6、7个月的寂寞,一定要搬到户外来吃,挥汗如雨、赤膊上阵,如此不登大雅之堂的行为,齐齐哈尔人却乐此不疲。食材、作料、烹饪手法趋于原始,我个人以为根源就是游牧文化潜移默化于血液中之故。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4)

随着汉族进入黑龙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不断碰撞,又逐渐吸纳其他文化,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农牧文化。比如一些饮食习惯、语言、风俗。东北人嗜酒,与气候、风俗有关;什么“马葫芦”(日语)、“嗯哪”(满语)、“布拉吉”(俄语)都成了东北话;我小的时候,无论汉族、满族还是其他民族,孩子都放在“悠车”里养大;藏猫乎(藏猫猫,满族语藏马户)、歘“嘎拉哈”、扇“pià jì”(不知道咋写)等游戏都玩过;过年看过“大秧歌”(解放前,汉族称秧歌叫“达子秧歌”,由于带有欺蔑性,后改名为大秧歌);甚至于宗教信仰,农耕文化本信奉道教、佛教,来到东北后,结合游牧文化的萨满教,居然弄出了“跳大神的”………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5)

嘎拉哈

另外,黑龙江又是东三省的一个异类。辽宁、吉林好多地方有口音,甚至是一地一口音;黑龙江人却少有口音,基本上就是一嘴普通话,偶尔蹦出几个东北地方特有的单词。黑龙江与辽宁、吉林风俗习惯、吃食也有些许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辽宁有土著汉族人,其又慢慢移民到吉林。而黑龙江没有土著汉族人,所有汉族人都是后来的,而且来自五湖四海。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6)

东北冻梨

至今,农牧文化,由于政权更迭;执政位置的民族变更;少数民族要么没有自己的文字,要么没有地方使用自己的文字,导致这种有特色的农牧文化已经越来越被遗忘。农牧文化,如浮萍般,由于没有更久的文化积淀,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在近几十年中已经消失殆尽了。

齐齐哈尔农牧文化,存在时间也就100来年,受时代影响,这种特色文化慢慢消失了。而齐齐哈尔城以及文化恰恰是建立在游牧、农牧文化之上的。没了文化根源,没有文化认同的城市,你说这遗憾不?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7)

遗憾之五:历史名词,弃之如履

由于文化积淀时间短,大家都不在乎一些老的地名、街道名。导致特有称谓不断减少,即便还存在,年轻人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老的称谓,如:“齐齐哈尔”、“卜奎”、“扎龙”,许多年轻人对这些词不屑一顾,故而真有不少本地年轻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出于广告宣传的角度,随意更改小区、街道、公交站点的相关称谓。如:“龙门小区”、“惠民小区”,这些称呼还有历史的影子在。而现在的名字叫做什么“华府”、“花苑”貌似高大上,其实谁又能记得住呢?又有什么文化内涵呢?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8)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

我年轻时号称齐齐哈尔“街(gāi)溜子”,如今齐齐哈尔的小区名我真的叫不上几个了。在北京,公主坟、八王坟、大北窑、酒仙桥这些地名不是还在用吗?为什么,齐齐哈尔孟母庙、塔公坟等就留不下来呢?这些名称就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吗?历史比别人短,消失的却比别人多!哎,遗憾!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19)

消失的齐齐哈尔正阳大街(卜奎大街中段,金茂大厦至百货大楼段)

遗憾之六:名优品牌,消失殆尽

齐齐哈尔,随着经济的衰退,多少百年老字号、地方明星企业、优质产品香消玉损。正如我之前文章写过的“明月岛”啤酒、“中市场”、“龙江饭店”、“厚德福”以及“双永”牌菜刀、“复兴东”、“嫩水”牌肉枣、雄鹰猎枪、黑加仑软糖。这些土生土长的企业、产品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消失了。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0)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还有关闭的各种工厂,如灯泡厂、搪瓷厂、陶瓷厂、针织厂、纺织厂等等。搬走的学校,刚解放的就不提了,那是国家的安排,必须服从。可是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出走,确实出人意料。假如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有学生1万人,每人每月消费1200元,这1200万会解决富拉尔基多少个家庭的生计。这样的事情发生,遗憾不?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1)

80年代,副食品中市场(转自卜奎书院公众号)

齐齐哈尔的工厂式微,有人说这是产业结构性问题。那好,工厂放下不提,单问“明月岛”啤酒厂,齐齐哈尔500万人口,养活不了一个啤酒厂?咋就消失了?有人说:“别说你“明月岛”啤酒了,中华牙膏都把品牌卖给老外了呢。”其实,那是你不了解情况,“中华”是民族品牌,不可能卖给老外,老外只是租借“中华”这个牌子,而且得向品牌持有者,保证销量和新品研发。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2)

1984年1月13日,齐齐哈尔龙沙公园冰灯(澄江阁北侧)

遗憾之七:旅游项目,差强人意

齐齐哈尔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举办“齐齐哈尔冰灯游览会”,办了20、30年,冰灯都是齐齐哈尔各大厂免费制作的。小时候,确实见过老外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人,那时候见老外,如同见到了珍稀物种,是要围观的。时过境迁,工业老大哥日子一不好过,冰灯就难得一见了。

绿色食品博览会,齐齐哈尔干了十几年,当时也是风生水起,后来不见了。黑龙江省开始举办绿色食品博览会,地址选在哈尔滨。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3)

526化学部队日本士兵

前几年,日本遗留在齐齐哈尔的芥子气弹泄露事件,居然看到省级新闻媒体写道,此乃“731”部队遗留的产物。其实此乃“516”、“526”部队遗留的产物。“731”尽人皆知,“516”鲜有人知!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提黑龙江历史,有250年历史的齐齐哈尔,鲜少提及。什么原因自己想吧!

旅游业内人士说:齐齐哈尔只有扎龙自然保护区可玩,烤肉可吃。龙沙公园,先是少了动物,后又没了游乐设施,已经“废了”。前些阵子去了五大连池,那里原来叫德都县,现在叫五大连池市,名字的变化也反映了些问题。五大连池风景区已经被评为5A景区了。扎龙与五大连池旅游,同时期起步的!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4)

齐齐哈尔天远阁

遗憾之八:“历史”建筑,沦为打卡地

提及齐齐哈尔“修复”的保护建筑,是我心中之痛。齐齐哈尔相较南方城市历史短的太多,本就没有太多历史建筑,却被“修复”,说是“修旧如旧”,哪个又是往昔模样?至我记事时起,至今也就“澄江阁”、“天远阁”、“齐齐哈尔博物馆”几个堪称精品,其余的泯然众人。高、大、上、新成了修复古建筑的主旨,这样不仅破坏了古建筑,更是文化不自信、没有历史审美观的表现。

齐齐哈尔凡是修缮过的历史建筑,都经不住推敲的。例如:北大街的大草房,明明是民宅,砖雕却出现了麒麟。如今院子内又修了个亭子之类的建筑,100年前,少数民族生活这么惬意?某后人故居,重新修缮,对南居然开了2个大红漆门,房间有8、9间之多,这既不符合当时四合院的样式,也有僭越的嫌疑。当时王、侯、公、卿住几间房是有法律规定的。为什么清建筑老提“明三暗五”?就是此理,你盖这么多间房、漆红色大门,这是清廷不允许的。此类问题多如牛毛,这里就不举例了。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5)

看到砖雕上的麒麟了吗?麒麟岂是清朝普通百姓可用之物?

这样的建筑如何面对历史?如何面对后人?此类建筑已经沦为网络红人打卡地了。我不管别人,自己是绝对不给赝品捧场的!

我一直在举杭州的例子,雷峰塔倒了,当地没清除倒塌的废墟,而是用玻璃把废墟围起来,在外边修了一个更大的、新的“雷峰塔”。被围上的废墟成了年轻人爱情的许愿地,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钞票被扔到废墟上,这也成了一个景观,同时肯定是创收了!能不能学一学人家,一堆废墟也是独特的文化,这叫自信!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6)

照片左侧写着齐齐哈尔西丘上,齐齐哈尔茂密的榆树。右侧写着国境警备。

遗憾之九:原来省会,沦为四线

近现代历史中,由省会变成地级市的,整个中国也就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吉林的吉林市、安徽省安庆、河南的开封、河北的保定这几个城市,齐齐哈尔就在其中。黑龙江历来都有“哈齐牡佳”一说,可如今只剩下面积了。不,面积也减小了,林甸、泰康划给了大庆。GDP更是落后兄弟城市了,当了250多年的“大哥”,如今齐齐哈尔已经沦落成了所谓“四、五线城市”了。失落不?

省会是国家定的,我们只能接受。这“四、五线城市”如何受得了?

齐齐哈尔的人文条件(齐齐哈尔一个城市的遗憾探微)(27)

建设中的昂昂溪火车站

身为齐齐哈尔人只能接受,只能叹息几句,等待好的那一天吧!

依回忆,凭资料,讲述我所知道的大美齐齐哈尔!我是@碧林细雨听风酌酒,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点赞。谢谢!



参考资料:

《东三省韩俄交界道里表》,作者:聂士成

《清代东北人口社会研究》,作者:赵英兰

《黑龙江地区历史简况》,源自:《黑龙江地方志》

《日军526化学部队相册被发现》,作者:邹德怀,相册收藏者


以下没兴趣,可以不看!

与黑龙江有关的条约,描述如下:

《尼布楚条约》,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签订,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承认贝加尔湖以东,格尔必齐河以南,额尔古纳河以北的33万平方公里土地,是俄国的领地。此条约个人以为算是一个平等条约。

《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中俄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3日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沙俄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

《中俄北京条约》,是俄罗斯帝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文字上,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齐齐哈尔设立俄国领事馆也从此时开始。

《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中国清政府和沙皇俄国政府于1900年11月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七日)在旅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章程名义上将东北三省自俄交还中国,实质上却将东三省置于俄国军事、政治力量的控制之下,而俄国也可借此避开各国的谴责。该章程,国人强烈反对。清政府拒绝批准。

《交收东三省条约》,又称《俄国撤兵条约》,1902年4月8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一日)清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在北京签订,沙俄被迫同意分三期撤兵,一年半时间撤完。

第一期撤军如约实行,沙俄撤走在奉天省(今辽宁)辽河以西的军队。但1903年4月第二期撤兵时却违约不撤,反而于1903年4月18日照会清廷外务部另提所谓“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有“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变相独霸中国东北的条款)并重新占领沈阳,沙俄妄图霸占东三省进行统治。

《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在美国经过了长达25天的谈判后签订的。表面上看,清政府收回了东三省的土地和管理权。中国付出的代价是:将俄国从中国攫取的旅大租借地及其附属的一切权益、公产均转让给日本。俄罗斯政府将从长春至旅顺段的中东铁路支线及其所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包括煤矿,均移让给日本。而且日、俄在中国领土上为了“保卫”其铁路,每公里留驻守备队15人。为日后日军侵华留下了伏笔。真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合理条约,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日俄《朴茨茅斯条约》中给予日本的各项权利。设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许日本在鸭绿江右岸地方采伐林木。日本得继续经营战时擅自铺设的安东(今丹东)至奉天的军用铁路至1923年,届期估价卖给中国。日本得在营口、安东和奉天划定租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