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董迁,今年刚刚二十岁,要说起他,旁人就不得不感慨一番,因为此人在小镇上,乃是一个出了名的孝子。

不过此人的命运多舛,也是出了名的,在三岁的时候丧父,之后便由母亲抚养成人。

在古代,一个妇人家里没了男人,生活那可是瞬间陷入了绝望之中,尤其是还要抚养一个孩子,更是绝望。

坟前成亲小故事(男子成亲不贴喜字)(1)

幸好,董迁本族,在镇上人数还是不少的,叔叔伯伯家,有条件的,尽量会援手一翻,母亲则是每日帮人浆洗衣服,感谢粗重的活计。

到了董迁八岁的时候,为了他将来能够有出息,母亲咬牙,令其读书,使得本就拮据的家庭,再度陷入了困境。

三十来岁的妇人,脸上竟然都是皱纹,好似五十岁一般,这董迁也极为懂事,不只是帮着母亲干活,读起书来,更是拼命。

在他十八岁的时候,终于获得了秀才的身份,从此,母亲才终于不用再操劳了,董迁本是想着母亲操劳一生,该幸福了,虽说家里依旧是没有多少钱,但是有了秀才的身份,官府还是有些优待的,养家倒是问题不大了。

可是,许是积劳成疾,这董迁的母亲却是病了,直接便是卧床不起,两年了,董迁每日照顾,从不曾抱怨一句。

清晨,做好了稀粥,还有个小菜,端到了母亲的床前,说道:娘!吃饭了!

​母亲听了,睁开双眼,看着儿子,叹了口气说道:为娘的拖累你了!

董迁听了,眼中含泪,说道:娘!没有您哪来的我。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您的病会好起来的。

吃了早饭之后,本想着收拾,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了说话声:小迁在家么?

听到声音,董迁听出来了,赶紧说道:是三伯吧!我在家呢!

坟前成亲小故事(男子成亲不贴喜字)(2)

门外走进来一人,到了堂屋所在,董迁一看,果然是三伯,便问道:三伯这么早过来,有事吧?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汉,盯着他,问道:你娘的身体好点了么?

​董迁听了,看了看西屋,低声道:还是那样!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年纪也不小了,该张罗婚事了,你娘这样,只好我这个三伯出面了,这样,我去与你母亲商量一下。

​董迁听了,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老者没有进西屋,而是站在门外说道:弟妹!

​董迁母亲其实已经听到了,但是还是说道:三哥啊!

老者说道:小迁的年岁也不小了,弟妹身体不好,他的婚事便交给我吧!弟妹以为呢?

​妇人稍加迟疑,还是说道:那就麻烦三哥了,一切事情,由你全权做主了。

这就是授权了,过去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可以决定子女的婚姻大事,但是这董迁的母亲着实是没有精力了,幸好族中的这位三伯,心肠好,经常照看母子俩。

老者听罢,笑道:眼前倒是有着一户人家,那日媒婆托人来与我说了,我觉得不错,所以才过来,既然你同意了,那我此事便有我来操办了。

​董迁在一旁,只有听着的份儿,不便插嘴。

老者走后,董迁母亲说道:儿子啊!你的婚事,便是娘的心头大事,若是看不到你成亲,娘这走得也不安心。

董迁赶紧制止了母亲:娘亲!不要这么说,咱们的好日子才刚开始。

坟前成亲小故事(男子成亲不贴喜字)(3)

此事过后,老者尽心操持董迁的婚事,因为董迁的秀才身份,加上他马上回去赶考,所以女方家还是有些身份的,女子之父,据说也做过几年的知县,只是身体不好,便辞官归家了。

即使如此,毕竟还是有些人脉的,人家主要是看中了董迁的孝顺,还有将来的成就。

不管怎么说,此刻的他就是在高攀了。

董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虽说脸上没什么,但是心中还是有些欢喜的。

​婚期定在了半年之后,双方婚书聘礼都搞定了,所有的程序都完成,就差到了日子,迎亲拜堂了。

随着日子的接近,董迁的母亲身体越差,已经一天水米未进了,看着母亲如此,董迁心急如焚,眼眶早就湿润了。

还有两天便是董迁的大喜事日了,越是如此,董迁便是难受。

三伯走了进来,扫了一眼,低声问道:你娘身体怎么样了?

董迁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三伯叹了口气,低声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今天便是成亲的大日子了,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清晨,董迁到了母亲的房中,准备看看母亲如何,但是叫了几声,竟然没有丝毫的反应,董迁慌了。

试了试鼻息,摸了摸脉搏,顿时瘫倒在地,赶紧疯了一般,去找三伯。

​因为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三伯也早就起来了,穿戴好,朝着这里走来,与他倒是走个迎面。

​看到他的神色,老者脸色变了,问道:怎么了?

​董迁哭道:我娘走了!

坟前成亲小故事(男子成亲不贴喜字)(4)

​听到这里,老者也是一个愣神,不过毕竟经历多了,说道:先不要哭,此事暂且不要对外宣扬,走!我去看看!

到了屋中,老者看了看,露出了凝重的神色,另外的一名族中长辈此刻也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不解道:怎么还没准备啊!时辰马上就到。

三伯看了过来,说道:老四啊!弟妹过去了,咱们商量一下,这丧事和喜事究竟该怎么操办吧!

来的老者,排行在四,也是董迁的伯伯,听了后,赶紧走了进来,看着老妇人,叹了口气。

两人站在一旁,商量了半天,最后三伯跟董迁说道:小迁!你的婚事乃是你娘最大的心病,所以不会愿意看到你因为她而中断成亲的,既然如此,咱们先将丧事押后,今天毕竟是你的大喜之日,你等下去迎亲,不过遇到这种事情,咱们这边的所有喜字,都不能贴了,其余倒是无所谓。

伤心的董迁听了,说道:我想给我娘先办丧事,毕竟死者为大啊!

四伯听了,皱眉道:胡说八道!你娘若是知道了,定然也不得安心,再说了,这可是吉日,若是错过了,女方肯定是不愿意,若是因此退婚,那么事情就复杂了,所以,听我们的,该怎么来就怎么来吧!只是不贴喜字就行。

不管是古代,现在也是如此,成亲不贴喜字,那就是个大问题,人们都会知道是怎么回事的。

两位族中长辈都决定了,董迁不愿意也没辙,只能是点了点头。

人是越来越多,将西屋门关好,上锁,众人开始准备,自有人问起,此事也无法彻底隐瞒众人,所以一时间,众人也都知道了,都理解此事。

迎亲的队伍准备好了,董迁一身大红袍,带着队伍去了女方家里。

一路上倒是吹吹打打,但是来看热闹的路人,纷纷感到诧异,一位经商路过小镇的商人,看了看,对着身旁的一人拱手道:兄台!鄙人有些不解,成亲大事,为何不见喜字啊?

坟前成亲小故事(男子成亲不贴喜字)(5)

被问之人,乃是一名中年汉子,听了之后稍加沉吟,说道:这种情况我倒是见过一次,肯定是家中死人了,吉日无法更改才会如此。

另一人说道:老哥说得在理,我也见过,成亲不贴喜字,定是有人过世了,据说新郎孝顺,母子相依为命,看来定然就是老妇人过去了。

​商人闻听,顿时明白了过来,本是打算穿镇而过,但是此刻却是停了下来,与此人一般的,不只是一人。

一个时辰之后,迎亲队伍走了回来,吹吹打打,但是新郎却是没有丝毫开心的意思。

花轿到了院外,放了下来,三伯张罗着,开始拜堂成亲,就在堂屋之中。

​只是各处,竟然一个喜字都没有,屋中的众人,也没有多少喜庆之色,只是例行的程序而已了。

拜堂的时候,三伯坐在了父母的位置上,充当父母了。

完毕之后,便是送入洞房的节奏,但是就在这时,门外有人说道:路人赵某才,过来贺新人百年好合!

那名商人站在了院里,对着堂屋正对着的方向,开始鞠躬,众人从开始的不解,到了最后的伤心,没有言语的。

商人走了,立刻第二人走了过来:路人薛峰,贺新人百年好合!

​就这样,足足五十多人,排着队过来鞠躬,总算完了,董迁对着众人的方向,一个躬,久久不愿起身。

次日,本是大喜的日子,董家却是传来了哭声,左邻右舍听到声音的那一刻 ,顿时都明白了,过来帮着一起忙活。

不过昨日的路人鞠躬,却是令得众人震撼,此事也传了出去,都说董迁的孝顺,感动了路人,才会过来鞠躬,至于是针对个人,还是针对死者,也说不清了,总之,此事若后,董迁的名声更好了。

​故事完!

坟前成亲小故事(男子成亲不贴喜字)(6)

小编有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人生就是如此,董迁长大了,娶亲的时候,母亲过世,此子会伤心绝望,不过恰逢自己的终身大事,还是族中长辈出面,利用不贴喜字,避讳了此事。至于路人,有些是见过的,之所以出现这种集体鞠躬,也是被感动了,当事人承受的压力,可是非比寻常。

说明:民间故事也是文学的一种传播形式,请勿与封建迷信挂钩,请多多关注作者,继续欣赏下一篇民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