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赤城县地处燕山余脉,东连承德市,西接张家口市,南邻北京市,北靠坝上草原,全县总面积5284平方公里,居张家口市第一位、河北省第四位,人口29万。辖9镇、9乡,440个行政村,其中老区村363个,占全县行政村的82.5%。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地上山青水秀,地下矿藏丰富。物阜人杰,光耀四方,是镶嵌在首都之北的一块绿宝石。抗日战争时期,境内海陀山是平北抗日指挥中心,如今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赤城是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相传,田家窑村北的大堡坪是黄帝部族缙云氏所创,县城北松树梁则是蚩尤的都城。公元前110年即汉武帝元封元年设女祁县(治今雕鹗村),驻东部都尉。北魏设御夷镇,唐置龙门县,辽置望云县,元升云州,是大都至上都的皇家御道。明置卫、所、堡,军事设施居宣府之首,为塞上蕃篱,京畿屏蔽。县境内设2卫3所30堡,明长城达285公里(现存),敌楼、战台、烽堠近千座,常驻守军万余多。清改卫为县并置独石理事厅,与张家口齐名。康熙帝经此三征葛尔丹,为赤城留下了诸多诗篇和动人传说。曾受到文化部表彰的县博物馆收藏的明代火器其数量和品种之多居全国之首,成为研究明代军事的重要实证。

  巍巍海陀,平北抗日指挥中心

  在革命战争年代,赤城这片红色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和英雄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长城失守,华北告急,爱国名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于1933年5月在张家口成立抗日同盟军。短短几个月,收复了察东4县,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在聂荣臻率领下创建了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军区,展开敌后游击战争。1938年冬,以肖克为司令员的冀热察党政军机构成立。1940年初,根据“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战略方针,我党我军正式挺进平北。平北指北平(北京)之北,地处伪华北、伪满、蒙疆的结合部,即北京以北、京承(承德)铁路以西、长城内外的广袤国土,方圆25000平方公里。是我八路军从平西开往冀东的必经之路。而海陀山区峰高林密,沟壑纵横,以其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成为平北抗日的重要依托。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一直是我平北党政军的指挥中心,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1940年1月,冀热察区党委组成平北工委,从昌平、延庆后七村向北梯次进入海陀山区,秘密发展了赤城县的第一个农民共产党员王金善,成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上轿子村党支部。同年5月,龙(关)赤(城)联合县、龙(关)延(庆)怀(来)联合县正式成立,不久,平北地委、行署、军分区司令部、龙(关)崇(礼)赤(城)等联合县机关都相继设在海陀山区。同时,冀热察区党委决定将机关报——《挺进报》社移至这里,由平北地委领导,作为平北、冀东两地委机关报继续出版发行。

  赤城涌现出了众多著名党史人物。王若飞的夫人李培之(1904—1994)即是赤城龙关籍,她1924年入党,赴苏联留学5年,曾任中共六大翻译,回国后长期担任党的重要职务。文革时遭到残酷迫害,平反后为邮电部顾问。文革中含冤离世的童铣同志(原名张沛),1911年生于赤城县镇安堡,1931年考入天津北洋工学院,1937年赴延安,成为我党我军电力通讯方面的骨干,1950年赴苏联学习3年,归国后任国家计委燃料局长,有“红色专家”之誉。还有拥军模范赵顺、民兵英雄何金海、地雷大王王文奎和“狼牙山五壮士”式的30名八路军英雄群体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平北儿女为了抗日救国,赤城县有11000多人为国捐躯。5年中我平北军民参战上百次,共歼灭日伪军25000多人,牵制敌人10万余众。

  在解放战争中,赤城县又成为塞外我党政军撤出市、县城集结战斗力的大后方。当时,以海陀山为中心的县境内屯军两万多,同时还驻扎了我冀热察省级机关、四个地委、行署、15个县委、县政府机关。这一时期,赤城人民青年积极参军,儿童团站岗放哨,老人、妇女做军鞋、护理伤病员,为了支援前线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后,海陀山成为缅怀先烈、不忘国耻的革命圣地。1950年8月14日,党中央、政务院慰问团来海陀山慰问了老区人民;1957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谢觉哉为赤城烈士陵园题词: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力量;1958年张家口地委以《大海陀》作为地委理论刊物的名称,并开展了许多相关教育活动;1989年,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并为大海陀纪念石题词: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段苏权(时任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题写“大海陀”,成为平北抗日的永久性纪念标志。现存的原平北地、县级党政军机关驻地、指挥所、练兵场、兵工厂、八路军医院、被服厂、重大战场、惨案遗址等20多处纪念地以及县博物馆收藏的近百件革命文物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近年来,这些地方已成为京张地区广大党团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者15万人左右。

张家口赤城古遗址(抗战名城张家口赤城县)(1)

大海陀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地

张家口赤城古遗址(抗战名城张家口赤城县)(2)

县城鼓楼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