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永志 五斗橱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五斗橱上面当梳妆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斗橱上面当梳妆台(五斗橱的故事)

五斗橱上面当梳妆台

康永志

五斗橱的故事

康永志

26年前,我从平房搬到楼房时,把陪伴我20年的一个五斗橱卖了,但它至今还深藏在我心底,让我常常想起。

70年代初,人们经过几年“运动”,思想已经疲惫,不那么关心“大事”了,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上来了。不知何时起,社会上刮起一股做家具之风。

星期天、下班后,在成都东郊420厂几平方公里的职工家属宿舍区,从双桥子到水碾河,走到哪里,或红砖楼门口,或小平房院内,都可看到小木工场,斧、锯、刨、凿之声不绝于耳,有做大立柜、五斗橱的,也有做小书柜、梳妆台的……

车间有个上海同事阿毛,家里做了一对木扶手单人沙发,一时成为新闻。同事们纷纷到她家看稀奇,摸一摸,坐一坐,尝试一下“资产阶级享受”,那个年代谁家里有沙发啊!因为当时家家缺少的是实用家具,並且心里多少都怕沾染“资产阶级享乐思想”,所以效仿阿毛做沙发的极少。

这股风把我和爱人的心吹动了,也想做一件家具。那是1973年秋,我们住在仓库改建的10平米的平房,家里只有结婚时从北京带回的两只木箱,从房产科领回的两张无床板的单人床、一张双抽桌和两个方凳,拿一块三合板放在方凳上当歺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决定先做一个五斗橱。

国庆节,几个同学来家,我把做五斗橱的想法说了。爱好木雕的王同学说没问题,平常以做高等数学微积分题为乐趣的顾同学更是信心十足:“天上的飞机都能造出来了,地上的木柜子还能难倒我们?”几个同学异口同声回答“干!”于是以王、顾为主的5人木工组自然形成,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期盼的五斗橱就这样启动了!

人,何时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物资供应匮乏的年代,仍千方百计用双手编织生活美梦。

我们研讨方案时,为了减少施工难度和节约木材,五斗橱一边的五个抽屉不做,上面改玻璃推拉门,下面做一扇小门,小门内做一暗抽屉,由我負责五斗橱测绘制图。

我在厂里从事歼击机发动机重要零件的工艺施工,读书时设计的一套铣床夹具还得过全年级第一名,所以测绘制图对我不是难事。当时流行的五斗橱有上海式和北京式。我们参观了几家五斗橱后选定上海式的。我到邻居上海人家里,仔细把五斗橱的各部尺寸测量记录下来,回来根据我们的改进结构,几天完成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

图纸出来后就准备木料和工具。当时是买不到木料的,我们托人到成都木综厂买回5张胶合板,从厂里拿出几根发动机包装箱的木方,又找爱人表哥从成都铁路局木材厂买回几十斤木柴供挑选,还到农村买两块枣木疙瘩做老虎脚。买两把木工锯、两个木工刨,王同学给做一个墨斗,还借一些工具。

10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几个同学来家,仔细看一遍图纸后,由王同学当总指挥,正式开工。王一同学手握卷尺,耳朵上夹支铅笔,忙里忙外,选料下料,10平米小屋内外,斧、锯、刨、凿之声铿锵悠扬,烟尘弥漫,锯末堆沙,刨花飞雪,青春在这里迸发出力量!

我们做五斗橱都是在星期天和工余时间,断断续续用了两个多月。开始一段时间都是费力气的粗活儿,人人都能干。后来到精刨、凿卯、锯榫时,都是精细的手艺活儿了,稍不注意就前功尽弃,主要由王、顾两位同学做,其他人打下手。王同学巧夺天工的手,用两块棗木疙瘩,抠出的五斗橱一对老虎脚栩栩如生,参观的人赞不绝口,简直是艺术品。

总体装配好后,又在门上装一把暗锁,在五斗橱上面做一个镜框。为了美观,还在两块玻璃推拉门上,用砂轮磨出几道距离相等拇指宽窄的磨砂线条。

五斗橱上漆是繁琐漫长的一道工序。上漆之前,要用粗、细砂布通体砂四五遍,然后上底色涂料。咖啡色涂料用鞋粉、墨汁、红黄广告颜料与胶水调和而成,底色涂两遍,干后上清漆。清漆上4遍,上一遍隔几天再上一遍,持续半个多月。4遍清漆上完后放20多天,等漆干透后,用金相细砂纸醮肥皂水轻轻细砂一遍,最后再上一遍薄薄的清漆便竣工。

五斗橱凝聚着几个年轻人多少心智和汗水啊!大功告成那天,我买一瓶泸州特曲与同学举杯庆贺,每个人都十分兴奋,用生产上天飞机的双手,终于在地面上完成一件“杰作”,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酒香中飞动起来。

1974年春节,散发着木材芳香的五斗橱终于傲立在我那拥挤的小屋一隅,横卧在橱上那面明亮的镜子把室内照得一览无余,10平米的陋室蓬荜生辉。尽管成群结队的老鼠,除夕仍在牛皮纸糊的顶棚上奔跑戏耍,但絲毫也没有影响我们过年快乐的心情。

后来,我们还做了床头柜、八仙桌、小书柜、大木床等,但五斗橱最有故事,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46年前那件“杰作”,自然比不上如今的现代新潮家具,但它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又浓缩了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永远值得我们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