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夏天,我坐在正午的宁波影都,大厅观者寥寥,即使冷气十足,畅快淋漓的《谍影重重2》,也让我出了一身的热汗。12年之后,在另一个城市,伴着前后左右噼里啪啦和呼里哈啦的爆米花与可乐吸吮声,看完了最新的一部《谍影重重》。从第二部到第五部,12年,正好一个天干,也是一轮本命年。对于一部口碑起伏的谍战加动作电影,也渴望着新生。12年的光阴,在一个人身上会留下很多痕迹。2016年的杰森伯恩,即便身体还是那么强壮,脸上依然会有苍老的痕迹。符合剧情的设定,也符合现实的情景。史泰龙、施瓦辛格、尚格云顿,都已是昨日黄昏,颐养天年,偶尔借助替身出来撑撑场面。

谍影重重5电影评价(影评谍影重重5棱镜可以再锋利一些)(1)

说回这部以JASON BOURNE来命名的正统续集,对于一个国内观众而言,需要吐槽的就是完全没必要的3D特供,现在我们需要的其实是2D特供,急功近利的做法像极了剧中的海瑟李。年轻人野心勃勃,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这个剧情推进者是个有灵魂的配角,虽然有些让人反感的自以为是、急功近利,不知天高地厚的自我感觉良好,但比起特供3D而言,似乎这个角色没那么讨人厌,似乎还有点讨喜。

在电脑专家的帮助之下,伯恩看到了U盘里的资源,其中有个名叫马尔科姆史密斯的人撰写的关于绊脚石计划的监视报告,监视对象就是艺名杰森伯恩的大卫韦布。报告中几张伯恩和他去世的父亲理查韦布的照片勾起了他的回忆。伯恩甚至还发现原来他父亲就是绊脚石计划的提出者,并记起了父亲在黎巴嫩贝鲁特意外而离奇的身亡。除了绊脚石计划以外,U盘里的资源还涉及到多项CIA的黑色行动,其中格外令人在意的是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的铁手计划。

谍影重重5电影评价(影评谍影重重5棱镜可以再锋利一些)(2)

2013年6月,前CIA分析员斯诺登通过《卫报》曝光了美国国家全局和FBI一代号为“棱镜”的监听项目,在因特网里,暗中收集、分析、监听数据和情报,包括雅虎、微软、苹果、google等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参与其中。本片也借用了这个故事,现实又一次比幻想来得冷酷和真实,数据的膨胀和技术的革新都是随着时间,以指数的方式发生着变化。早在1998年的《全民公敌》中,就有利用卫星跟踪、监听行踪的桥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