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世界哲学大会有一个子题是“哲学咨询与治疗”。就有同学问,都是讨论人性的问题,哲学和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呢?还有好几位同学都提到弗洛伊德。所以,我们就要谈两点:

一,要说清楚弗洛伊德的观念是什么;

二,要简单分析一下心理学与哲学有什么不同。

听傅老师音频解读哲学和心理学的不同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的三大动力(对人的认识那么深刻)(1)

弗洛伊德的创见: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的年代是1856年到1939年,他的年代比我们所谈的莱布尼茨(1646-1716)要晚200多年。在莱布尼茨当时,还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材料,当时生物学革命都还没出现,所以他更不可能达到心理学深入探讨的层次。所以,弗洛伊德说的确实是比较先进的一种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的三大动力(对人的认识那么深刻)(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到底怎么看待人的内在自我呢?他最有名的就是三分法:本我、自我和超我。我们简单说一下他什么意思。

第一,本我。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本我”,本我事实上就是天生的本能,这种本能有一种驱力(驱动力),要求立即满足它的欲望。本我是无意识的,就是说你不会察觉它的存在,但它始终在那边发生作用。

第二,自我。“自我”基本上是一种联系的作用,要在“本我”与外面的真实世界之间做一个媒介,所以它有一种调节的功能。调节“本我”、外在的现实世界以及“超我”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减少冲突。所以,“自我”是这样的一个意思,比较接近我们理性的作用。

第三,超我。超我就是良心,就是我们在儿童时期学到的社会规范,这就构成一个超我。

一般讲到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法,它并不是平列的。最基本的“本我”永远存在,但你意识不到。你意识到的是“自我”,自我的作用是要把内在的本我(本能的冲动)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让你可以好好地跟别人来往,在世界上发展。“超我”基本上是“自我”里面从小就得到的某些规范,它并不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东西,我们一般就称作良心。所以,良心与“自我”有时候是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你不可能把它完全分开。这样一来,就说明弗洛伊德的三分法确实有它的道理。

人的内在自我有时候协调不好,甚至无法协调,那么“本我”就发出各种潜意识的作用,让“自我”承受不了,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状况。所以,在今天的世界上确实会看到,有很多人都有多重人格;有些人认知失调,在“我是谁”跟“别人怎么看我”之间,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弗洛伊德已经指出:自我是复杂的,它不是一个统一体;它是变化的,从外面会给自己刺激,使它不断产生各种适应能力;它可能成长,也可能萎缩。

那么这一切的发展有什么方向吗?弗洛伊德无法提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只能说“你设法活得好一点,活得快乐一点吧”。因为对弗洛伊德来说的话,他的宇宙观、人生观都是用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来加以解释。你只要现在活得舒服愉快,身体各方面都觉得安适,心情也没有受干扰,那就很好了。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的三大动力(对人的认识那么深刻)(3)

心理学和哲学的不同

心理学基本的思考模式都是来自于假设命题。譬如我现在说:“如果你要快乐,就要跟别人好好相处。”所以跟别人好好相处是你要得到快乐的一个手段。这就是假设命题。“假如你要去美国念书,你就要把英文学好。”所以学英文没有什么强制性,只是你要去美国念书的话,那你就要学好,否则你不用学英文。

这些都是心理学命题,它不可能脱离假设。也就是说,心理学不可能在没有制约的情况下,就告诉你要做什么。所以,你去找心理学家帮忙,他一定先要问你:你想做什么?有什么愿望?你就要先设法认识你自己到底有什么能力,这个愿望能不能达成?他再给你做进一步的分析。

哲学就不一样了。

哲学为什么经常会被别人认为走上独断论呢?因为哲学它只给答案,而理由不够充分。哲学的命题都是定言命题。“定言命题”就是要下定义,所以哲学家很喜欢直接说人性是什么。事实上这是无法验证的,因为你只能验证人类表现在外的行为。

为什么康德那么重要?康德的哲学被称作先验哲学,他的思考模式就是,当你要去观察任何经验的时候,都要先问:使这个经验成为可能的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有什么条件存在,可以使这样的经验成为可能?那个条件如果不在的话,这个经验就不可能了。那个条件就是先验的。所以,谈到人性问题,人性为什么会有善恶的表现呢?因为在先验上,人性是如何如何,哲学家就发表他的意见了。

心理学比较容易让别人了解和加以应用,这是因为它是假设命题:如果你要如何,那么你就如何如何去达成那个目标。但心理学它永远不能告诉你人生最后的趋向。很少有心理学家跟你说:你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没办法说出这样的话,除非他对仁义在心理学上有明确的规定。

你怎么看待心理学和哲学的不同?

欢迎留言提出你的问题或分享你的观点

详说经典一共六本,重点在于【详说】。傅老师以原典为基础,结合现代人的焦虑和困惑进行解读,拉近了国学和现代生活的距离,是非常亲切而实用的国学入门读物哦。优点就是文笔流畅,贴近生活,由于是录音稿整理而来,阅读时有傅老师娓娓道来的感觉。

详说经典六本精装版已上架先生书房。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弗洛伊德认为人性的三大动力(对人的认识那么深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