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细想起来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再有才,如果没有赏识他的知己,没有发现他的伯乐,那么这个人也是空有一身才华而已!说到这里,就联想到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三请诸葛亮的故事了。

为了得到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刘备不惜数次奔赴于隆中,而且还是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因为这样才显得有诚意。最终也是因为刘备的诚心所至,才感动了诸葛亮,最后孔明先生答应刘备下山帮助他完全匡扶汉室的梦想。刘备能够请出诸葛亮下山,这或许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成就了。

司马昭为何先消灭蜀汉,刘备临死之前提拔一良才(1)

当然了要说到识人用人,在三国时期,倘若刘备认第二,或许曹操都不敢认第一!曹操手下虽然人才众多,但是其品行却不是很好,最为常见的就有一个“要钱太守”曹仁,而郭嘉更是喜好酒色。比起刘备帐下,刘巴,法正,诸葛亮,关羽,赵云来,完全是没有可比性。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不过好哥们儿关羽不久死在了东吴之手,这让刘备着实恼火!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发誓要为关羽报仇,执意东征,不过在战前连张飞也丢失了。不过,张飞的死并没有阻止刘备继续东征,刘备一意孤行,最终在夷陵中了陆逊火攻之坟,数万精锐死于非命,刘备也是在赵云及向宠的掩护之下才成功撤退到了白帝城。

刘备撤退到了白帝城之后,很快郁闷成疾,身体日渐消瘦,病情越来越严重!后来刘备自知很难挺过这一关,于是便开始交待后事,他将讨贼兴汉之任交给了丞相诸葛亮!然而在生命垂危之际,刘备还特意决定重用换句话说叫提拔一个人,此人便是当日被赵云救活的小阿斗,不过此时已经长大成人。刘备将帝位传授给了刘禅,而并没有传授于另外两个儿子。交待完后事,刘备便去世了。公元263年,司马昭联合钟会邓艾制定灭蜀计划,由于当时战略出错,刘禅为了保全百姓,于是果断投降。

司马昭为何先消灭蜀汉,刘备临死之前提拔一良才(2)

公元264年,刘禅以安乐公的身份进住洛阳,一日司马昭,请刘禅赴宴。在酒席之上,司马昭故意问刘禅,“安乐公,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而后,补充再道:“先人坟墓远在西蜀,我心里确实也不好受,故而难受”,司马昭听闻之后,便怀疑这话是前蜀大臣郤正所教!于是便问刘禅到底是不是郤正教他这么说?刘禅听了二话没说,不错,确实是郤正教我说的!司马昭听后,哈哈大笑!心想:“天下终于安定了,我心中没有忧虑了”笑完之后,司马昭便暴毙而亡!连坐在一旁的司马炎都傻眼了,不过又拿刘禅没有办法。这毕竟是司马昭高兴过度而亡啊…,刘禅此举不仅报了灭蜀之仇,还让敌方无可奈何,估计连司马炎都佩服!懵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