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作为中国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也有着独特的魅力。从明朝的国力来看,前期属于强大的时候,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国力日渐衰落。对于明朝,许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让许多人感到明朝拥有强大的骨气,这一点也确实如此。但明朝的版图,一直被许多人唾弃,尤其是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边界线不断往回缩,失去许多重要的地方。

明朝鼎盛版图出现在哪一年(明朝想要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1)

按照官方给出的数据,明朝巅峰的版图,最多达到997万平方公里,这是永乐时期的版图。但网上有传言,明朝的版图,最高达到4800万,这个确实有点离谱了,毕竟比亚洲还要大,估计明朝都不好意思吧。也有说明朝只有三百万到四百万之间的领土,也就是内地十八省的地盘,这个才是明朝的实际控制范围。像东北和西藏,只是象征性地统治。当然,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的控制还不错。

对于明朝的版图,我们暂且不论,但如果明朝,想要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这到底有多难?想要达到那种地步,明朝确实要改变很多,这涉及到的原因有:

明朝鼎盛版图出现在哪一年(明朝想要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2)

1:强大的实力。没有实力是无法开疆拓土的,周边民族也不会臣服。尤其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和北方的蒙古族,他们所建立的政权,必定和明朝对抗,只能通过强大的实力打败他们,最后把他们纳入到版图中。

按理说,明朝前期实力还是有的。朱棣五次北征蒙古,只是把蒙古击败,但无法把蒙古地区纳入到版图中。当然,蒙古的势力,朱棣也没有彻底解决,他们虽然输给明朝,但可以凭着强大的机动能力,和广阔蒙古草原,可以快速地撤退,让明军无法围堵他们。朱棣时期都无法消灭蒙古,之后的明朝,更是没有能力。

明朝鼎盛版图出现在哪一年(明朝想要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3)

2:改变自身的民族政策。有骨气是好事,但在统治一个庞大的国家,不能光想着一个民族的利益,整个国家所统治的民族,都是统治者的子民。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只有一个强大的包容心,才能解决民族的融合问题。

在对蒙古问题上,明朝从来就不考虑,把蒙古地区纳入到版图中。即使打败他们,明朝也是让他们臣服。至于用联姻方式解决蒙古地区的问题,估计明朝很难做到。不过联姻确实是最有效的方式,只要把蒙古上层贵族,纳入到明朝的官僚体系中,就可以控制蒙古的反叛。而只有改变民族政策,以及自身的想法,明朝才能解决蒙古的问题。

明朝鼎盛版图出现在哪一年(明朝想要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4)

3:儒家思想对明朝的影响。对明朝而言,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扩张上并没有很大的欲望。像新疆、蒙古、西藏等地区,明朝认为这些地方,并不适合耕种,存在的价值不是很大。而且还要面临巨大的成本维护,搞不好还会被游牧民族掠夺,这得不偿失。而新疆太过遥远,这里的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已经属于伊斯兰化,对中原王朝有一定的抵触。明朝对这些地方兴趣不大,治理起来也就更难了。试想一下,明朝太多奇葩皇帝,他们哪有心思去开疆拓土,能保住长城以内的领土已经不错了。

明朝鼎盛版图出现在哪一年(明朝想要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5)

这些因素都决定明朝,无法达到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明朝的强大,只会出现在一段时间,换了个皇帝,国力都会下降。而清朝从康熙到乾隆,一个多世纪的强盛,才换来强大的局面。而为了消灭准噶尔汗国,历时70年也要完成。可见清朝的毅力和实力之强。如果换成明朝,早就放弃了,毕竟准噶尔的实力也不弱。

从统治周边领土来看,不得不说清朝的手段,确实比明朝的高。两百多年的蒙古问题,在清朝手中轻易解决。而且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对边疆地区控制最严的朝代,不仅设有行政机构,还有驻军,以及对边界的巡逻。从古代到近代,清朝也经过最黑暗的时候。各种耻辱条约伴随着晚清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