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其实和蔷薇、玫瑰、月季一样,都是属于蔷薇科的一种植物,在我们今天,似乎不大提这个名字,但在古诗词中,倒是屡屡可见荼蘼的影子。

荼蘼花开意味着哪个季节结束(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1)

开到荼蘼花事了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写大观园众女儿行酒令时掣花签,麝月抽到的那支,上面正是一枝荼蘼花,题着“韶华胜极”四字,又有一句旧诗:“开到荼蘼花事了”,后注“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荼蘼花开意味着哪个季节结束(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2)

辛弃疾把庭下暗开的荼蘼,写成是“偷”了春色,怕春知晓而暗暗开的。孔乙己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固然不对,而诗中艺术中,确实对“偷”字不必咬真。但凡用这个偷字时,并无恶意,多为俏皮之语。像林妹妹也说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嘛。

宋代韩元吉有一首〈临江仙〉,这样写道:

不恨绿阴桃李过,荼蘼正向人开。一樽清夜月徘徊。

花如人意好,月为此花来。

未信人间香有许,却疑同住瑶台。纷纷残雪堕深杯。

直教攀折尽,犹胜酒醒回。

韩元吉是爱国诗人,风格和辛弃疾相近,这首词也写得达观开阔。然而,更多的诗人面对荼蘼,却没有“不恨绿阴桃李过”的心情,他们往往都是心生凄然的。

宋代才女吴淑姬有〈小重山〉一词:

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谢了荼蘼春事休”,真令人不觉掩卷长叹。愁来如天大,心儿怎麽放得下?开篇时说过,《红楼梦》引了这样一句诗:“开到荼蘼花事了”,这来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牆。荼蘼花在佛典中也常提及,又称之为彼岸花。她开在往生的路上,她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

爱到荼蘼,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花谢心埋的感触,有谁不曾有过?亦舒有小说《开到荼蘼》,王菲也有两首歌,一名〈开到荼蘼〉,一名〈花事了〉。

花,开到了荼蘼之时,就意味着结束、消逝、诀别。结束,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然而,花终有落时,一切都有结束。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只好问自己,能不能 ——不慕春光,不染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