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

借一首国歌问责美国的历史与现实

写一种情绪对抗无所不在的精神割礼

躁郁,既是青春的,又是生命的

同名改编电影入围多项最佳影片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1)

[美] 菲利普·罗斯 著

张芸 译

定价:58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6月版

内容简介:

《愤怒》是菲利普·罗斯的第29部作品,《卫报》年度图书。出版前5个月,电影版权即已卖出,最后由李安《冰风暴》编剧、《断背山》制作人詹姆斯·夏慕斯执导,入围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IndieWire影评人奖在内多家权威影评机构的最佳影片。

小说以朝鲜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俄亥俄州北部温士堡学院里,一群青春躁动大学生们的叛逆挣扎。主人公是出身犹太家庭的青年马库斯,在亲人、信仰、爱情、世俗规则中寻求对身份的突破和精神自由,上下求索过程中与周遭环境产生对立,被动忍耐、愤怒抗争无果后,最终迎来悲惨结局。小说节奏流畅,对年轻人的青春躁动、偏执和苦苦求索刻画得尤为到位。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美国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1959年凭借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受到瞩目,此后笔耕不辍,获奖无数,赢得国内外的高度认可。2012年宣布封笔,一生共创作29部小说,代表作有《波特诺伊的怨诉》《鬼作家》《萨巴斯剧院》《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秽》等。

《秋日传奇》

“当代海明威”、硬汉派作家吉姆·哈里森的传世之作;

奥斯卡获奖电影《秋日传奇》(又名《燃情岁月》)原著小说;

两大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布拉德·皮特联袂出演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2)

[美] 吉姆·哈里森 著

殷书林 译

定价:69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1月版

内容简介:

《秋日传奇》是美国作家吉姆·哈里森的代表作,美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中篇小说经典。吉姆·哈里森的中篇小说多以三部曲形式结集出版,《秋日传奇》中就包括了《复仇》、《独舞男亨》和《秋日传奇》三个中篇故事。

《秋日传奇》是哈里森根据其妻子的祖爷爷遗留下的日记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辽阔的蒙大拿州,拉德洛上校家的三个儿子为了世间正义毅然决心参加“一战”。小弟塞缪尔不幸牺牲,二哥特里斯坦悲痛欲绝,几欲发狂。战后,特里斯坦迎娶了苏珊娜,可婚后几个月便离家闯荡。痛苦不堪的苏珊娜最终嫁给了大哥艾尔弗雷德。几年后,特里斯坦终于回到了蒙大拿,父子三人的爱恨纠葛仍然在继续,一切都带着悲剧的宿命感。

作家简介:

吉姆·哈里森(1937—2016),美国诗人、小说家和影视剧本作家,素有“中篇小说大师”之称。哈里森受家庭熏陶,酷爱阅读,最初以诗歌创作开始其文学生涯,视创作为生命的召唤,一生笔耕不辍,是一名多才多艺的多产作家。他的中篇小说多以三部曲形式结集出版,包括《秋日传奇》《被萤火虫照亮的妇女》《朱莉普》《上帝忘记创造的野兽》《他未死的那年夏天》《农民的女儿》和《远古游吟诗人》。其主要作品都以他熟悉的北部半岛、蒙大拿州或亚利桑那州的乡村为背景,与福克纳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酷爱垂钓、打猎等户外活动,喜爱饮酒和美食,作品中又常现“硬汉”形象,因此被誉为“当代海明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读者更是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它们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和文明冲突。

《香水》

20世纪德语超级畅销书,全球销量逾千万册。

同名改编电影全球票房过亿,本·威士肖倾力演绎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3)

[德]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著

李清华 译

定价:49元

十八世纪的巴黎,格雷诺耶降生在城市最肮脏、气味最浓烈的鱼摊上。他天生没有体味,却是一个惊人的嗅觉天才,能够分辨并记住世界上所有的气味。为了追寻最完美的香味,并将之保存下来,少年格雷诺耶受尽磨砺,一步步从香水铺学徒成长为制香大师。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望后,他终于发现,唯有某些红发少女身上才散发着他追寻的完美香气。为此,他不惜屡屡犯下罪行,萃取她们的体香制成一种神秘的“香水”,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然而,众人无尽的追捧和痴迷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最终,他选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失在了气味的短暂的王国……

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离奇魔幻的情节,以及对于气味出神入化的捕捉与描摹,都被反复称道和引用。作者借主人公格雷诺耶这个嗅觉天才的悲剧人生,反思了个体在理性驱动的现代社会中陷入虚无与异化的生存困境。

作家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üskind),德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处女作《低音提琴》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至今仍常演不衰。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后被译成多种语言。他还著有中篇小说《鸽子》《夏先生的故事》及其他一些非虚构作品,在当代德语文学界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雷普利全集》(共5册)

位列《时代周刊》犯罪小说大师榜首

20世纪犯罪小说开创性的代表人物

获美国爱伦·坡奖,法国侦探文学奖、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银匕首奖

马特·达蒙、裘德·洛、格温妮丝·帕特洛联袂主演同名影片《天才雷普利》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提名及第57届金球奖五项提名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4)

[美]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著

赵挺 等 译

定价:388元

雷普利是个出身平凡、生活毫无值得炫耀之处的年轻人,他受一个富商之托,到意大利去游说他放荡不羁的儿子迪基重回家乡美国。但是雷普利一到那里,就深深地被迪基一掷千金的奢靡生活迷住了。他想方设法成为迪基的密友,却又不得不忍受迪基的喜怒无常。最后,他的欲望膨胀到想要将迪基取而代之,而他缜密的心思和冷静的犯罪手法教人措手不及。就在他陶醉于亲手打造的美梦时,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巧合露出了马脚,从而引起警方的注意并受到警方调查……

在这本名作及其后的续篇中,雷普利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背负着过往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雷普利是20世纪犯罪小说中最经典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和心理历程,不仅在类型小说领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而且其文学价值对此后的小说,尤其是所谓的“邪典小说”,影响深远。

作家简介: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美国女作家,一九二一年生于美国得州沃斯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至纽约,曾就读于纽约的朱莉亚·里奇蒙高中与巴纳德女子 学院。她的第一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于一九五一年由大导演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一鸣惊人。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天才雷普利》更是奠定其在类型文学中的至 高地位。读者目瞪口呆地发现,雷普利在这本名作及其后的续篇中,始终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在“无间道”中经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考验,带着“案底” 逍遥法外,并在此后的连锁反应中犯下新的罪孽。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的作品以犯罪小说及短篇小说为主,她常年旅居欧洲各地,在欧洲受 欢迎的程度远胜于美国。在世时,海史密斯曾以《天才雷普利》及《双面门神》分获法国侦探文学奖、爱伦坡奖以及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颁发的银匕首奖;近年来,随 着评论家不断发掘其作品的内涵,她身后的声誉甚至比生前还高。在数年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仍高居榜首。

海史密斯擅写人物之异常的心理状态,步步为营、幽微复杂,气氛往往如乌云罩顶,对善恶的界定也常常与其他犯罪小说大异其趣。她 的作品总量不多,但以“雷普利系列”为代表的独特风格,得到诸多纯文学名家——如格雷厄姆·格林、朱利安·西蒙斯和乔伊斯·卡洛·欧茨的高度评价。同时, 这些小说以其强烈的画面感和震撼力吸引着众多电影从业者,大导演明格拉、文德斯和电影明星阿兰·德龙、马科维奇、马特·达蒙、裘德·洛都是她的忠实书迷, 他们协力创制出的前后几个“雷普利电影”版本,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影史经典。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

无数大导演、艺术家和影评人推崇他

却极少有机会看到他的日记

华语世界首次翻译出版

最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大师之私人物语

文本唯一,内容珍贵,体例周详,附录丰富

走近独一无二的小津安二郎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5)

[日] 小津安二郎 著

田中真澄 编

周以量 译

定价:168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3月版

内容简介:

《小津安二郎全日记》是日本世界级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现存个人日记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四十余万字,收集整理了小津导演多达32册、时间跨度从1933年至1963年接近完整的日记。

在淡淡的日常记录中,他的生涯与作品重合,成为一幕独特的人生剧。从三十岁到六十岁生命的尽头,小津安二郎的日记记录了他生活与艺术的真实侧影,在大历史的变迁下,一位真挚而有个性的艺术家,如何在艺术之路上越走越深,最终成就作为世界级电影艺术家的小津安二郎,这部《全日记》向所有读者揭示了其中秘密。

除了日记正文外,信息量充沛的附录也是本书的特色和优异之处,包含了三部分:校异、电影列表、相关人名,资料前所未有地充足与完备,填补了小津安二郎研究和出版的空白。本书可谓小津电影爱好者和导演研究的必收宝典。

作者简介:

小津安二郎,日本电影导演,生于东京都深川,1923年进入松竹电影蒲田制片厂,任摄影部助理。1927年,以《忏悔之刃》初执导筒。1953年,他推出了代表作《东京物语》。晚年,与搭档野田高梧一起在蓼科执笔作品剧本。

小津安二郎是国际影坛公认的日本民族电影大师,他的电影经常被作为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他一生执导的五十四部剧情长片中,有三十七部存世。其代表作除了标志性的《东京物语》外,还有《晚春》《早安》《浮草》《秋日和》等也饱享盛誉。收获的奖赏也不少,如1958年以《彼岸花》获艺术祭文部大臣赏及紫绶褒奖,1959年获艺术院赏,1961年以《秋日和》获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1963年被选为艺术学院会员,成分首次获此荣誉的日本电影导演。

编者田中真澄

日本著名的电影艺术评论家、研究者,以研究小津安二郎闻名。主要著作有《小津安二郎全发言》《小津安二郎全日记》《小津安二郎电影读本》等。

《无辜者》

意大利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一部足以列入欧洲文学图景的作品,

意大利著名导演维斯康蒂执导同名电影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6)

[意] 加布里埃莱·邓南遮 著

沈萼梅 刘锡荣 译

定价:65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5月版

内容简介:

《无辜者》出版于1891年,是《玫瑰三部曲》中最重要的一部。这是一个讲述忏悔的故事,贵族后裔图利奥的自白,他贪求欲念的刺激,享受出格的快感;也因为愧对妻子的柔情而焦虑不安,后又怨恨妻子一时的软弱不忠,犯下无可挽回的罪孽。在图利奥身上,“许多模糊不清而又相对立的东西纠缠成一团”,小说着重刻画出人在思想上的矛盾,道德上的摇摆,精神上的折磨。图利奥完完全全是一个邓南遮式的英雄,愤世嫉俗又冷酷无情的唯美主义者,热情的爱人和严谨的知识分子,擅于思考与自省,如此真实,展示了人性的魅力。

小说1976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对二战后的意大利电影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以电影《魂断威尼斯》闻名于世。

作者简介:

意大利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二十世纪初欧洲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意大利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著有“玫瑰三部曲”(《欢乐》《无辜者》《死亡的胜利》)、《火》等。

《盲人之歌》

“拉美文学爆炸”主将卡洛斯·富恩特斯出道第十年的成熟力作,情节逆转令人始料不及。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7)

[墨西哥] 卡洛斯·富恩特斯 著

袁婧 译

定价:42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4月版

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集《盲人之歌》首版于1964年,是墨西哥文学大师卡洛斯·富恩特斯的第二部短篇作品集。全书由七篇充满魔幻色彩的奇妙故事构成,分别是《两个埃莱娜》《娃娃女王》《命中注定》《旧道德》《生活的代价》《纯洁的心灵》和《捉海蛇》,其中有《纯洁的心灵》《两个埃莱娜》《娃娃女王》《旧道德》四篇曾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每篇故事构思精巧,情节设计充满戏剧性,主人公的命运往往在结尾处陡然逆转,令人始料不及。本书标题“盲人之歌”出自西班牙诗人伊塔大司铎胡安·鲁伊斯于十四世纪编纂的一部诗歌汇编集《真爱之书》的最后一部分。本书出版时间与富恩特斯的处女作《戴面具的日子》相隔十年,在这十年中,通过创作《最明净的地区》《良心》《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奥拉》这四部长篇作品,富恩特斯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娴熟的写作技巧,这一切都使得1964年问世的《盲人之歌》能够成为作家当之无愧的经典力作。

作家简介:

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2012),墨西哥著名作家、文人、外交家,西语美洲文坛最出类拔萃的作家之一,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胡利奥·科塔萨尔并称“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1977年,荣获西语美洲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1987年,荣获素有“西语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塞万提斯文学奖;1994年,荣获西班牙著名文学奖项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

《长日将尽》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代表作、布克奖获奖小说

长日将尽,一曲帝国衰落的挽歌,一场擦肩而过的爱情

同名电影(又译《告别有情天》)获多项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英国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实力女星爱玛·汤普森主演

这些电影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当久违的电影院大门再次打开)(8)

[英] 石黑一雄 著

冯涛 译

《长日将尽》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1989年获布克奖的作品,也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自己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虽然达到了职业巅峰,但史蒂文斯过于冷酷地压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职责,而在父亲临终前错过最后一面,之后又与爱情擦肩而过。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在读者眼前抽丝剥茧,同时也折射出一战与二战之间那段非常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1993年根据小说翻拍的同名电影(又名《告别有情天》)由英国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主演,获得八项奥斯卡奖提名和六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成为影史经典。

作家简介:

石黑一雄,日裔英国小说家,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石黑一雄的作品并不多,但几乎每部作品都获得重要的文学奖项:《远山淡影》获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浮世画家》获惠特布莱德年度最佳小说奖,《长日将尽》获布克奖,《无可慰藉》获切尔特纳姆文学艺术奖,《浮世画家》《我辈孤雏》和《莫失莫忘》均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1995年英女王授予石黑一雄文学领域的大英帝国勋章,1998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7年因“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蒋楚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