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丁克族现在生活怎样(为什么社会上丁克族越来越多)(1)

丁克一词源自英语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意思是夫妻两都有收入但没有孩子。早个十几年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们夫妻不打算要孩子,你可能会觉得这种思维简直是不可思议,觉得这些人是不是有毛病,特别是在农村,这种想法更是离经叛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丁克一族越来越多走进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在大城市。根据前几年上海市妇联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结了婚却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丁克家庭也占到大约10%左右,对于这么一批庞大的人群成为丁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批丁克族现在生活怎样(为什么社会上丁克族越来越多)(2)

首先是物质现实的考虑。农业社会里,孩子生的多,不仅十几岁就可以干农活,长大后还可以加强家族力量,争水、争地,家里没人可争不不过别人,父母老了以后更是要靠孩子养老。现在大家都住城里,吃饭也大多不靠家里那几亩地,养老大多数人有养老金,生孩子的动力就弱了,不丁克的家庭也很少会考虑生四五个,不生,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其次是经济的发展导致观念的变化。以前生孩子传宗接代是一总责任,现大更多是一种心理需要。有些人天生就是喜欢孩子,享受家庭欢乐,孩子既是压力的来源,也是动力的所在。有了孩子,就有了和世界建立起的联系,同窗三年,很可能一辈子再也不见;酒桌上跟同事掏心掏肺,换个工作可能不再联系,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在世界上留下的最永恒的印记就是孩子。

但也有些人对孩子天生无感,或者说,对孩子的渴望被现实压制了。抚养、教育需要的物质花费、精力损耗让很多人对孩子望而却步——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有对小孩内心世界的保护、能力的培养。小孩子的内心其实是很脆弱的,很多在大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小孩眼中就是天都要塌下来了,比如父母吵架、在学校被欺负等。因此养育孩子绝不是有饭吃,有学上就行了。在这些丁克族看来,照顾自己、爱人、父母都已经很难了,怎么还有金钱、精力去照顾孩子?

有人说丁克就是自私的表现,也有人说自己条件那么差,把孩子生出来受苦一样自私。有人问,没有孩子你老了怎么办,老了之后生病怎么办?也有人说,自己见过太多老了之后还要被孩子啃老,老了之后生病只有老伴照顾,孩子面都见不到的现象。

其实生不生孩子都是个人选择。现在国家也只是开放二胎,并没有鼓励大家使劲生。

人生其实是一场修行,你可以选择和伴侣、孩子一起,也可以独自进行。有的人追求自由,喜欢一身轻装,花更多时间去探索世界、读懂世界,有的人更愿意穿上盔甲(孩子),虽然负重前行,却也有了抵御伤害的力量。

第一批丁克族现在生活怎样(为什么社会上丁克族越来越多)(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