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文坛巨匠,莫言确实是个妥妥的文艺青年,爱小说、爱书法、爱作诗。莫言的小说是受到名家普遍认可的,虽然质疑声也还是有,但诺贝尔文学奖也确实不是想拿就能拿得到的。莫言的书法,有人说好,有人说一般,不过人家好歹也是办了书法展的。至于诗,莫言表示:我一直在学习。

苏轼著名的十首词卜算子(莫言挑战经典词牌江城子)(1)

莫言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从他与网友的互动来看,为了让自己的打油体诗能更上一层楼,他还专门拜师学了格律平仄。在前几期里,笔者也给大家分享了几首,整体来看也还是有水平的。看过了莫言的诗,本期咱们再来品赏他的一首词。

有句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用在莫言这首词上挺合适,因为他这次挑战的是经典词牌《江城子》。这个词牌的知名程度不用我多说,光是苏轼就写下了数首经典作品,“十年生死两茫茫”、“西北望,射天狼”、“人不见,数峰青”等名句都出自苏轼的《江城子》。那么莫言的《江城子》又会是怎样的画风:

苏轼著名的十首词卜算子(莫言挑战经典词牌江城子)(2)

《江城子》

现代:莫言

卅年再读《红高粱》。想当初,我真狂,天马行空,猴子敢称王。为创新格破“五老”,硬头皮,撞钟响。

土匪抗日也堪赏。切菜刀,擀面杖,儿女英雄,热血洒疆场。我今白发已苍苍,三杯酒,泪两行。

这首词有人觉得不及格,毕竟从遣词和词的平仄来说,确实不能算是一首完美的《江城子》。但现代人写词,其实不用太在意这些条条框框。而且从词的意境和气势来看,酒气狂气剑气一样不少,可谓句句霸气,堪称苏轼和辛弃疾“附体”。之所以会写这样一首词,是因为当年莫言写了篇名为《红高粱》的中篇小说,这首词是他30年后重读自己的作品时写下的。

苏轼著名的十首词卜算子(莫言挑战经典词牌江城子)(3)

红高粱

词的上片算是回顾了自己创作《红高粱》时的心境。《红高梁》首次出版时是1986年,那时候31岁的莫言意气风发,正如在词中写的“想当初,我真狂”,还称自己是敢于称王的猴子,这一连串的比喻确实让人找到了点苏轼的影子。当年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也是一样的霸气十足。

接下来莫言解释了自己写《红高粱》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老故事、老语言、老套路、老人物和老思维。为此他硬着头皮写,这才有了这部经典作品。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确实是当时的一部创新之作,后来被拍影视作品后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苏轼著名的十首词卜算子(莫言挑战经典词牌江城子)(4)

词的下片则描写了小说的一些情节,“切菜刀”、“擀面杖”都用上了,典型的莫言氏幽默。但在这幽默中又充满着对英雄儿女的敬意。最后的落笔,莫言笔锋一转,写到白发苍苍的自己。当年辛弃疾写“醉里挑灯看剑”时是酒与剑在手,而莫言写这首词时手握着三杯酒,心中想到的是小说中的切菜刀,虽用字不同,却有着一样的豪情。

苏轼著名的十首词卜算子(莫言挑战经典词牌江城子)(5)

现代人写打油诗或许还能有些经典,但正儿八经地写起律诗和词作来,确实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莫言这首词虽有不小的瑕疵,但却句句霸气外漏,也算是勇气可嘉了。大家想给这首词打多少分呢?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