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收一次的牧草(挑麦)(1)

红蓼青蛙 容祖椿作

初夏的热风里,麦子像新嫁娘般成熟,一垄垄、一茬茬金黄而丰腴。 我身为插队农村的年轻人,第一次参与生产队开镰收割麦子,队长让我挑麦,说是割麦我割得慢,跟不上趟。 挑麦是体力活。麦捆上肩有技巧,茅担(形如扁担,两端包铁且尖)一端插进麦捆,用一只手肘托住茅担,再将茅担另一端插进麦捆,悠颤着滑上肩膀,男劳力们完成这连贯性的动作,娴熟得像表演似的。我则不行,弓下腰身拼尽力气才能挑起麦捆。 看着我挑麦迈步时笨拙的姿态,一旁的妇女们就喊住我,教我将肩上的茅担颤起来,每迈一步、让茅担颤一下,麦捆会在肩上有节奏地弹起来,有一妇女说得很直接:小唐,你要保持很高兴的样子挑麦捆,就可以省力气。我拭着这样挑着走,感觉轻松且有挑担子的状态。 挑麦既有技巧也富哲理,人行世间路,肩有各种担子,当你负重吃力时,保持高兴的样子,迈好稳健的步子、颤起信念的扁担,有了前行的状态,在肩的重担也就轻缓多了。 (唐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