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1)

茶花女

“或许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里别人看不到我,没有人能鄙视我们的爱情。”

——茶花女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爱情故事。

玛格丽特来自乡村,为了摆脱穷困生活她在巴黎开始了卖笑生涯,因为生的花容月貌,被巴黎的贵公子们争相追逐,由于她随身装扮总戴朵茶花,被称为茶花女。

茶花女彻夜寻欢作乐麻痹自己,但内心却讨厌这种空虚的生活。这个依旧保持有纯洁心灵的沦落女子,被青年阿尔芒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两人深深地相爱了,在远离巴黎市区的乡间过起美满的田园生活。

可好景不长,阿尔芒父亲的出现粉碎了她的美梦,她被迫离开了阿尔芒。不明真相的阿尔芒用尽一切方法侮辱和伤害她。最终,心力交瘁的玛格丽特带着对阿尔芒的爱饮恨黄泉。

关于这部小说,我在这里想写写小说背后的几个真相:

01《茶花女》背后的历史真相

当时那个年代,情妇的存在是宫廷生活中近乎制度化的一件事情。贵族们通常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于是只好在婚姻之外另觅佳偶。

有时候这些情妇甚至能够在政治上施加一定的影响力,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国王不顾众人反对,把她封为德·蓬帕杜侯爵夫人,赏赐她贵族纹章,城堡和土地,其实是实际上的王后。

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2)

蓬帕杜夫人

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进行,贵族统治似乎到了尽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时局动荡不安,权力更替交迭。

社会动荡的同时,工业化革命促进经济的飞速增长,但是经济繁荣的受益者主要是资产阶级。因为当时适用的选举权有利于资产阶级,因而他们能够取得以前那些贵族们的地位。他们将财富和政治权力统一集中到自己手里,成为所谓的上流阶层。这些上流阶层就跟以前的贵族一样,喜欢在外面找情妇。

很多来自乡下的年轻女孩涌入大城市,希冀自己能够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情人。很多人也实现了这个愿望,而实现这些愿望的女人,就此过上一种奢华的生活,并且绝不逊色于以前的贵族女人。

她们之中有些人还定期举办沙龙,就连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也常常光顾。但这种奢华的生活仅仅能够维持数年时间。她们在经济上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她们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情人说白了,她们是男权社会下的玩物而已,是被物化了的对象,一旦男人不愿意要她们了,那么她们就一无是处和一无所有。

为了留住男人,女人不得不继续保持奢华的生活方式,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债台高筑。所以大部分情妇最后的结果是陷入赤贫,有些为了还债甚至被逼为娼_妓。

02 茶花女的原型:玛丽·迪普莱西

毕业后,20岁的亚历山大·杜马斯(小仲马Alexandre Dumas)来到巴黎跟父亲同住,在这个大都会,他遇到了 玛丽·迪普莱西(Marie Duplessis)并且对她一见钟情。

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3)

玛丽·迪普莱西

他们的关系持续了一年时间。这位玛丽·迪普莱西正是《茶花女》的主人公原型,她来自于农村,在巴黎很快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情妇之一。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弗兰茨·李斯特是她的情人之一。

玛丽·迪普莱西喜爱花卉,其中尤偏爱茶花。嫁给一位法国贵族不久,23岁的她就死于肺结核。她死之前就已经债台高筑了,所以临死前不得不拍卖掉所有的财产用来抵债,死前无财无爱。她的墓碑至今可以在法国的蒙马特公墓看到。

小仲马将自己与这位玛丽·迪普莱西的故事进行加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茶花女》,与此同时,他也借鉴了法国作家和小说家安东尼·佛兰西斯科·普列沃斯的文学模型。

阿尔芒出身好,来自一个很好的家庭,而茶花女是个交际花,是很多男人的情妇。即便如此,阿尔芒也坚持要跟茶花女在一起。只可惜,茶花女后来在阿尔芒父亲的劝阻下,也为了阿尔芒的未来,牺牲自己,退出了这场爱情,最后在阿尔芒的误解中去世。直到她死后,阿尔芒看她的日记,才晓得事情的原委,悲从中来。

事实上,小仲马得知玛丽·迪普莱西去世的噩耗之后,他躲在一家客栈里,花了一个月的功夫,一口气写成了《茶花女》。在小仲马看来,虽然她沦落风尘,但灵魂是纯洁和高尚的,而且即便死了,也未曾输掉尊严。

这种纯洁和高尚的灵魂是小仲马想要表达的实质内里,与那些上流阶层的“表面(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小仲马以笔慰剑,借此小说批判他们表面光鲜,可却仅仅依靠人的财产和地位、家庭出身和其它外在断定人。人本身是怎样的,他们不在乎。

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4)

03《茶花女》的歌剧和电影之路

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5)

《茶花女》歌剧

“巴黎的风吹过,而结局却是悲惨的”,赫尔曼·黑塞是这样评价《茶花女》的。这部小说于1848年大革命发生的时候出版,出版不久之后小仲马还将其改编成歌剧,不过在歌剧中小仲马对故事情节做了些调整,即减少了悲剧色彩,让阿尔芒和茶花女在她死前得以和解。

一开始的时候歌剧院都不愿意上演这出剧,因为当时的道德环境不允许。好在小仲马有个好友,在政治方面颇具影响力,在朋友的帮助下,歌剧终于于1852年得以演出。歌剧比小说还要成功。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从这部歌剧获得灵感,创造了三幕歌剧《茶花女》。

1907年,《茶花女》被拍成电影,自那之后,该故事一再被拍成不同的电影版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36版以葛丽泰·嘉宝饰演的茶花女为主角的电影,该作品让她再次提名奥斯卡。

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小说茶花女背后的4个真相)(6)

葛丽泰·嘉宝

04 感同身受的痛苦:爱是应劫

现在这个年代再读《茶花女》,可能就没有在当时那个年代震撼了,而且会有很多人说阿尔芒总是bug啊,茶花女也太傻,毕竟在爱情和婚姻里,人也应该适当的自私一点,一味地牺牲自己和成全他人,不但不会被感激,反而会被误解。

但是这本小说依然会很容易触动人的心扉,该在于小仲马对故事的总体安排比较巧妙。

他不是按照传统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的方法来写,而是使用倒叙,故事的开始,茶花女已经死了,整个故事是在阿尔芒的回忆和身为作者的“我”的第三视角下完成的。在这种视角下读茶花女的过去,似乎有一种悲怆的感觉。

而且里面还穿插着茶花女的日记,那种真实带来的痛苦让人感同身受:

"我太痛苦了......"

"上帝让我经受这么大的苦难,那么我下辈子一定会很幸福..... "

不乏对爱人的思念。

"阿尔芒,要是你在就好了。"

"那几天,我像发了疯似的参加所有席会,几乎每场必到。我选了我和你第一次遇见的包厢,我一直凝望着那天你坐过的位置........"

"但是我没有怪你,是命运促成你遗弃了我,我的阿尔芒。我多么爱你啊... "

"我没有再理他,因为是他,才让你远离我的。"

"如果你在巴黎,一定会待在我的床头,我的房间。"

"对我们曾经幸福的回忆与对见到你的希望支撑着我,不然,我早已经死了。"

"早知道我只会在你的生命中占用半年,那么我就不会这么快离开你了.....至少在死的时候我还能握着你的手。"

"于是我妄想着,你会再回到巴黎,你会还爱着我,我会好起来......我预感到,只要你回到巴黎,我的病就会好的!但是,痊愈了,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那一句心痛的:

"过去,这肉体千金难买,现在,恐怕一文不值了。"

在照顾她的朱丽写给阿尔芒的信中,她写到:

"玛格丽特看不到我。死神已经夺走了她眼中的光彩,但她依然在微笑,因为她的全身心都在想着您。"

"每当有人进来,玛格丽特会期待地望向门口,她总希望进来的人是您,阿尔芒先生。"

"玛格丽特整日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但,不管是清醒还是迷糊,她都念叨着您的名字 "

"在玛格丽特弥留之际,她最后一次念着您的名字,挣扎了一会儿,两行清泪流了下来她就这样去了。"

一代名花,猝然长逝。

悲剧发生,应该怪谁?

我们应该怪阿尔芒的父亲么?

站在父亲的角度,似乎也能理解他的做法,谁愿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失了德的妓女呢?

在这位父亲看来,像茶花女这样的交际花,只会榨干男人的钱包,并给家族蒙羞。

但是,他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女性道德和地位做出自己片面的判断,不愿意去接受和理解别人。

偏见和歧视,首先就在精神上杀死了很多很多的“茶花女”。他们不相信交际花也可以在家做个衷心的妻子,不相信交际花渴望稳定的生活。他们认为交际花骨子里就是浪荡的。

由此我们更可以窥见小仲马对这些边缘女性的同情,他的同情心是放在那些心灵美好行径却不容于主流社会的女性身上的。

我们怪茶花女太傻?

茶花女是真的傻么,我想,未必。

她只是一直很“清醒”而已,她知道自己不管怎样反抗,都是徒劳无用的,索性选择逃离和成全。

毕竟,已经拥有过了,她在阿尔芒那里获得了爱、尊重和珍视,她人生最后的日子靠着回忆和期盼撑着,虽然痛苦,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完满体验。

就像夏娃,如果夏娃不偷尝禁果,便不会被驱逐出伊甸园,如果茶花女没有被阿尔芒的真情打动,放弃巴黎那位伯爵的支持而追随阿尔芒去乡下,那么她可以继续在声色犬马中纵情。

可是她爱了——

爱往往就是这样,要么成功。

要么承受巨大的代价。

爱,就像是应劫。

END

本文作者:弥生微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