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将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输送到全身的功能。脾胃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脾胃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受纳、消化食物和输布营养的职能,二者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身体健康,轻者会表现为身体虚弱无力,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生病,严重的还可能引发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等亚健康状态或代谢性疾病。

脾胃不好睡前一招养脾胃(脾胃伤则百病生)(1)

为什么我们的脾胃越来越差了?

脾胃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但脾胃病却成了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十个人里有九个“脾胃不和”,“我胃不好”“我肚子不舒服”“我胃疼”似乎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饮食不当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迫使人们饥一顿饱一顿,有时5分钟搞定一顿饭,有时忙于工作而忘记吃饭,有时报复性地暴饮暴食,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让脾胃运化失调,增加负担,长此以往脾胃必定不堪重负而出现问题。此外,无辣不欢,喜欢吃生冷、煎炸等食物的人脾胃也容易出问题。

2.用药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吃药伤胃,于是谨记“饭后吃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药都能饭后吃,有些药饭后吃药效就会降低,有些药即使饭后吃也会对脾胃造成伤害。比如,服用减肥药而导致厌食、恶心甚至胃穿孔的案例不在少数;工作、学习节奏紧张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上火,服用凉茶或一些清热解毒药等也会使脾胃受到损害;滥用抗生素也会损伤脾胃功能,长期大量服用还会损伤肝脏和肾脏。

3.久坐少动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肌肉与四肢,久坐少动不仅会使肌肉松弛无力、四肢倦怠乏力,还会使脾胃运化食物、水液的功能失调,引起气虚不足等虚证以及水湿痰饮等实证。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人吃得多、动得少,每天都感觉没有精神的原因。

4.情绪不稳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过度思念或悲伤的时候胃口就会变差,生气、郁闷时会胃疼、胃胀等,这些都是情志失调损伤脾胃的表现,如果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甚至气血不足、脾胃虚衰。因此,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首先要保持好心情。

如何呵护脾胃?

想要让我们的脾胃保持健康,除了要避免上述那些因素外,还要找到自己脾胃虚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呵护我们的脾胃。

脾胃不好睡前一招养脾胃(脾胃伤则百病生)(2)

1.服用药膳

山楂麦芽茶

材料:山楂10g(生山楂、炒山楂均可)、生麦芽10g、红糖适量组成。

做法:山楂洗净,与麦芽同置保温杯中,倒入开水,加盖泡焖10分钟,代茶饮用,随饮随添水。可加入适量红糖调味。

功效:适用于饮食过量、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厌食恶心、胃腹胀闷、打嗝及大便溏泄、气味臭秽等不适的调治。

消食鸡蛋羹

材料:山药、茯苓、莲子、生麦芽、槟榔各15g,山楂20g,鸡内金30g,鸡蛋、盐、酱油、香油、小葱等各适量。

做法:上述材料,除鸡蛋和调料外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次取5g药末,加鸡蛋1枚、清水适量、盐少许,调匀上笼蒸熟,出锅后加酱油、香油、小葱调味。

功效:适用于平素消化功能虚弱者或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胃腹胀闷、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2.按摩

摩揉腹部

操作方法:宜饭后进行,取坐位或仰卧位,搓热双手,两手重叠置于腹部,先用掌心绕脐沿顺时针方向转摩20~3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转摩20~30次,此称为摩腹。若稍加用力,将力气透过皮肤而直贯肌肉及胃肠者,则称为揉腹。

功效:摩揉腹部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能增强腹腔及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可辅助调理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肠炎等。

揉摩三部

操作方法: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以胸骨下端为中心,按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此为揉摩第一部;同法在肚脐即神阙穴周围揉摩各30~50次,此为揉摩第二部;揉摩两腿足三里穴(膝盖骨外侧下4指,胫骨外侧上凹陷处)50~100次,此为揉摩第三部。揉摩第一、二部时,可取坐位、仰卧位,揉摩第三部时应坐于床上,膝关节自然伸直。每天晨起、睡前进行。

功效:揉摩三部有强身健体、强健脾胃、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等作用,适合大多数人预防和调理胃肠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