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晚清中兴第一名臣)(1)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内忧外患的时期难免会涌现出不少风云人物。而在动荡的清朝,就有这样一位饱受争议的名臣,有人骂他是“刽子手”,“卖国贼”,又有人尊称他为圣贤。他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创建了湘军,他也曾北上剿捻,他为国家鞠躬尽瘁。他还大力支持兴办洋务运动,数次奏请派遣留学生,曾在安庆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是他的同乡,李鸿章是他的得意门生。这个人,就是曾国藩。

近日读了由梅寒呕心沥血所创作出来的《曾国潘传》后,我感慨万分,对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刮目相看。梅寒所著的《曾国潘传》写足了这位伟人61年的人生,对他的生平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剖析了许多重大事件中曾国藩所处的环境,让我看到了一代伟人一生中的许多无奈与纠结,当然还有他所创下的不朽成就,令我很是感慨。有人说,每读一本名人传记就是在学习一位前人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不仅可以学习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在树立志向、培养人格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读《曾国藩传》和《李鸿章传》可以说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

毛泽东曾评价曾国藩:“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认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也有“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的评价。究竟是怎样的人物,才能让他们都给出如此高的评价?曾国藩在1811年出生于湖南双峰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也就是说,曾国藩祖上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他的祖父曾玉屏却非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读书以光宗耀祖,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使得他才八岁就读完了“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经书。他从14岁就开始参加县试,考了7次,直到23岁才考上秀才,而且名次还是倒数第二。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家庭背景或者在读书方面的天赋上,曾国藩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是平庸。这也是我特别佩服他的一点,一无所有却能凭借着非凡的毅力白手起家,步步高升。

跨越阶层,是很多人的梦想。不管是潇洒的一掷千金,还是平步青云,抑或是一呼百应。阶层跨越,在当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历史上,跨越阶层更是难如登天。然而曾国藩年仅37岁便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创下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官场神话。在我看来,陆游的这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便是对曾国藩一生最好的评价了。本是胸怀大志的一代鸿儒,却因硝烟四起的国土毅然选择了弃笔从戎。在为母亲守孝期间出面团练,又不得不让人叹得一句“忠孝两难全”。之后又率领着湘军辗转大江南北,力图挽救满清摇摇欲坠的大厦,心怀天下的曾国藩先后经历了“靖港兵败”、“湖口惨败”、“祁门被困”,即使被太平军打得数次想自杀,可他仍是坚持了下来,善于反思总结的他逐步掌握了用兵的精髓所在,最终得以崛起,为平定内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正如胡适所说:“清朝的命运到了太平天国之乱,一切病状一切弱点都现出来了,曾国藩一班人居然能打平太平天国,平定各处匪乱,做到他们的中兴事业。但曾、左(左宗棠)的中兴事业,虽然延长了五十六年的满清国运,究竟救不了满清帝国的腐败,究竟救不了满清帝室的灭亡。” 对时局洞若观火的他又怎会不知晓清政府的衰败,但是他要救清政府是很正常的。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三纲五常”之道、“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等传统儒家是深深刻在他骨子里的,而且他深知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置人民于水火,这或许也是他维护清政府的主要原因。湘系势力中许多人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但都被他严辞拒绝,一联“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至今仍被许多学者津津乐道,称赞不已。甚至在后来,他完全依照朝廷的旨意来处理天津教案,不惜背负上投降卖国的千古骂名,抱病与洋人外交官在谈判桌上周旋交涉。或许这世间本无完人,所谓的圣贤身上也有瑕疵。历史上的曾国藩,既非千古完人,亦非千古恶人,却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伟人。为人臣子,他当真的是尽职尽责了。可就算他替清廷背了这样一个大黑锅,却依然没有得到清廷的丝毫安慰,最后还是被清廷一脚踢开,又怎不令人扼腕长叹,潸然泪下?

既然说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那能否就可以说他对西方文化就特别抵制呢?不同于一般的守旧官僚,他忠于满清,却又不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他敢于打破陈规、与时俱进。他既没有对西方文化不分良莠的全部拒绝,也没有盲目的全盘接受,而是主张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中体西用”,这种思想对于一个没有出过国的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他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借助洋器之器、洋人之力取得了不小成效,这使得他尝到了甜头,对中西文化的长短有了个大概的认知,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又使他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在主体地位,并辅以西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