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指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中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420年,东晋权臣刘裕逼迫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他,刘宋建立,南朝开始。其后萧齐、萧梁、南陈三朝相继而立。589年隋灭南陈,南朝结束。

宋齐梁陈,一般来说,除了各自的开国皇帝外,其他皇帝的平均水平非常的低,刘宋除刘裕外,也就宋文帝刘义隆算是及格,其他没有正常的,有弑父的刘劭、有与生母乱伦的孝武帝刘骏、还有以残杀大臣、兄弟姐妹为乐的,还有一个猪王也能登基为帝;随后的齐也是,除了萧道成和萧赜,也走了刘宋的老路,8年换了5个皇帝,最终被萧衍取代,萧衍与南齐萧氏是同宗,前期英明神武,后期倦政昏聩,爆发了侯景之乱,被饿死在宫中,萧衍死后萧梁也是内乱不断,这是寒族将领陈霸先逐渐脱颖而出,逐渐掌握大权后,效仿前辈们,通过禅让大戏,,代梁建陈,陈霸先之后的陈朝皇帝,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陈后主陈叔宝了,也是声色犬马、荒废朝政的主。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1)

南朝这些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皇帝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宋武帝刘裕了,辛弃疾有词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个寄奴就是刘裕,寄奴是刘裕的小名。虽说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但到刘裕时早已是家徒四壁了,刘裕的母亲在生下刘裕后也因病去世,其父亲刘翘无力抚养刘裕,还一度曾考虑抛弃他,后来刘怀敬之母伸出援手,养育刘裕,才能长大成人。

刘裕长大后虽说长得风神奇伟,气度宏大,但是家境并没有什么改观,刘裕早年靠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为生,有时还去赌博以贴补家用。由于家里太穷,还遭到贱视,不过但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十分敬重他,曾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2)

生逢乱世,家境又不好,刘裕便去从军,依靠自己的才能,逐渐上升,成为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司马。后来孙无终将刘裕推荐给了刘牢之,担任参军。

东晋隆安三年,孙恩起兵反晋,刘牢之率兵前往平叛,到达吴地后,刘牢之派刘裕领兵数十人前去侦查起义军的动向,不巧碰上了数千起义军,两方人马一见面就分外眼红,刘裕领着几十人就与起义军打起来了,刘裕的人马越战越少,刘裕却越战越酣,手舞长刀,杀敌甚众。后来,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带领骑兵主力援助,打退了起义军。

隆安四年,孙恩攻克会稽郡,杀死谢琰。刘牢之率兵驻扎在上虞,派刘裕守句章城(今宁波)。句章城又矮又小,士兵也仅仅数百人,每次起义军来攻,刘裕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这才保住了句章城,起义军也败退。后来刘裕率水军追讨孙恩,迫使其投海自杀。

在平定孙恩、转战三吴的这几年中,刘裕屡充先锋,每战身先士卒,挫败敌军,其军事才能得到初步显露。他不仅作战勇敢,能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且指挥有方,富有谋略,善于以少胜多,而且当时诸将纵兵暴掠,祸害百姓,只有刘裕治兵整肃,法纪严明。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3)

孙恩起义虽然最终被平定了,但是这也给风雨飘摇的东晋朝廷带来了巨大的消耗,这就给了虎踞荆州、伺机而动的桓玄可乘之机。东晋元兴元年(402年),东晋宗室、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率军西讨桓玄,桓玄也率大军南攻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就派刘牢之抵御桓玄,但刘牢之却打算与桓玄讲和,虽然刘裕、何无忌坚决劝阻,但刘牢之没听。结果呢就是桓玄攻入建康,杀了司马元显,收了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害怕逃跑了,最后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投桓玄,桓玄也很欣赏刘裕,任命他为中兵参军。

元兴二年,孙恩的妹夫卢循再次起事,桓玄派刘裕去讨伐,平定后刘裕因功被加封为彭城内史。桓玄称帝后,为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杀北府兵旧将,但对刘裕却不一样,桓玄的妻子曾多次劝桓玄尽早除掉刘裕,桓玄却说:我欲平定中原,非刘裕不行,现在怎好杀他?等关陇平定之后再说吧。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4)

刘裕却一直在找机会反抗桓玄,元兴三年二月,刘裕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兵余将一千七百余人,在京口举兵。刘裕攻灭了桓玄安排在这里了桓修,传檄天下,被推为反桓盟主。三月,刘裕获王谧等人推举,出任使持节、都督扬州、徐州、兖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

刘裕率诸军进攻,顺利击溃桓玄。进入建康后,派兵追斩桓玄,晋安帝在江陵复位。义熙元年,彻底剿灭仍盘踞荆州的桓氏势力后,晋安帝返回建康,刘裕则还镇丹徒。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5)

义熙四年,王谧去世,刘裕听从幕僚刘穆之的建议,入朝商议继任人选,最后刘裕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

其实自东晋建立以来,偏安江南,但来自北方的威胁时刻没有停过,东晋朝廷也曾先后多次北伐,比如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等,但是北伐都没有什么成果。为了自身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伐。

机会说来就来,义熙五年,南燕慕容超即位,纵兵肆虐淮北,于是南燕撞上了刘裕北伐的枪口。至义熙二年,刘裕在久困南燕国都广固城后,南燕尚书悦寿开城门投降,慕容超突围逃走后被晋军追获,送至建康后被杀,南燕灭亡。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6)

在刘裕对付南燕时,卢循等人趁刘裕无暇顾及在岭南起兵,进攻江州。刘裕灭了南燕后立即返回建康,还没到建康呢,得知何无忌战死,刘裕快马加鞭终于在四月赶到。刘裕由于着急回来,并没有带多少兵马,建康城内也不过千余人,但刘裕面对卢循的十余万人人马,并未后退,决意死战。刘裕率刘藩、檀韶、刘敬宣等人以火攻击卢循船队,大败卢循。卢循南逃广州,但刘裕早卢循一步,早已派人攻下卢循的大本营番禺,卢循无处可逃,最终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所杀。

义熙八年,东晋以刘毅为荆州刺史,此时的刘毅手中还有豫州、江州,都督荆宁秦雍四州及司州之河东、河南广平、扬州之义城四郡诸军事,刘毅的堂弟刘藩占据着兖州,所以刘毅自认为自己的势力已不亚于刘裕,甚是不服居于刘裕之下。刘裕开始还是宽容的随顺刘毅,但刘毅却越做越过火,于是刘裕趁刘藩从兖州入朝的机会处死了刘藩,并亲自率军去讨伐刘毅,刘毅那是刘裕的对手,最终刘毅不敌刘裕,自缢身亡。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7)

消灭刘毅后,刘裕下一步的行动便是伐蜀。义熙八年,刘裕命朱龄石率两万人伐蜀,至义熙九年,晋军成功灭谯蜀,巴蜀地区再入南方版图。灭蜀的同时,晋军乘胜出击汉中,收复了八年前就被仇池占据的汉中地区。此后,刘裕又收拾了东晋宗室司马休之,吞并了征讨刘毅时被东晋宗室司马休之占据的荆扬二州。自此,从桓玄作乱以来的南方各股割据势力全被刘裕消灭,南方归为一统。

义熙十二年一月,后秦皇帝姚兴病死,内部动乱。刘裕趁机北伐后秦,至当年十月,刘裕部将王镇恶占领洛阳。义熙十三年正月,刘裕让儿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进军路上不断有北魏军队的袭扰,进军速度缓慢,至八月,终于在潼关与王镇恶等部将会和,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克长安,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灭亡。

灭掉后秦之后,刘裕本想在长安稍作休整,继续经略关中,但此时建康方向传来了刘穆之病亡的消息,刘裕随想继续西征,但无奈又担心后方不稳,值得留人镇守长安,自己返回建康。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8)

刘裕留在长安的有儿子刘义真、下属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大臣。但刘裕南归后不久,赫连勃勃便率军攻击长安,而长安这帮子人又发生了内乱,沈田子杀了王镇恶,王修便杀了沈田子,刘义真又杀了王修。刘裕知道后惊恐不已,急令朱龄石去镇守长安,命刘义真返回。刘义真和将士大肆掠夺财宝美女,走时又被赫连勃勃追上,朱龄石战死,刘义真单骑逃走,长安得而复失。不过尽管丢了长安,但北伐收复的地方并没有损失多少,经过两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及汉水上游的大部分地区为刘裕据有。

巨大的军功,使刘裕在东晋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义熙十四年,刘裕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职,受封宋公,以十郡建宋国,并受九锡殊礼。同年,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改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元熙元年,刘裕又进封宋王,宋国又加十郡,到了元熙二年,刘裕终于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

即位之后,刘裕以司马氏为前车之鉴,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有鉴于荆州地区屡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辖区,限制其文武将士的名额。为防止权臣作乱,他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回朝后交还朝廷,还下令严禁世族隐匿户口,减少官府收入。

真实的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9)

刘裕还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规定所需物资,不准像以前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司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由于出身寒门,刘裕知道稼穑艰辛,很不喜欢魏晋以来皇室、官府、世族崇尚的奢华作风,平时清简寡欲,生活节俭。

永初三年,刘裕计划北伐北魏,但因病作罢。虽短暂痊愈,但没过几个月,又病重,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刘义符。随后刘裕病逝,享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

刘裕奋起寒微,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工和手中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刘裕对内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内部割据势力,使南方形成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谯蜀、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败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二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林邑全境归附,使黄河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尽归一统。

刘裕北伐取得的成就不可磨灭,后来虽丢掉关中,但河南、山东、淮北仍在南朝版图内,将南朝的防线推进到了黄河、潼关一线,保障了江淮流域,后来宋与北魏间的战争就多在这片区域进行,使得长江流域较为宁静,为后来的元嘉之治提供了北部疆域屏障。同时,刘裕对东晋以来的一系列弊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实施义熙土断,打击豪强,抑制土地兼并,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基础。刘裕代晋以后,门阀士族虽仍然存在,但已无法成为决定性的政治力量。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这段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李贽以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刘裕;鲁迅则说刘裕是南朝唯一值得肯定的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