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多少粮仓遗址(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粮仓)(1)

含嘉仓遗址。

洛阳偃师商城发现最早国家粮仓群,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渐展开,商代国家粮仓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那么,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的粮仓?洛阳的古代粮仓究竟有多大?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

洛阳是隋唐两代的东都,又地处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南北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南粮北运”的中转站和集散地。自汉魏以来,长安、洛阳之需多靠东南之粟,每年有数百万石粮食通过河道运往关中。为储备这些粮食,洛阳修建了大量仓窖。

“包括都城在内的重要城市,仓储设施几乎是个‘标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副研究员陈国梁说,“历史上,重要的城市包括都城在内,仓储设施几乎是个‘标配’,只要人口有相当规模、城市规模大的话,它一定会有储藏粮食的场所。此次仓储区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商代遗址乃至其他古代遗址,为城市考古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他还透露,偃师商城遗址新发现的这个仓储区的存在,与以往认识到的该城址军事色彩比较浓厚这一特点较为一致。

古代储粮之所,有廪、囷、京及窖、窦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用途都一样,都是用来存放粮食的地方。其中,廪、囷、京为地上建筑,窖、窦位于地下。

隋炀帝时代,鉴于关中物资贫乏、漕运不畅,为满足粮食需要,把都城迁往洛阳。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并在洛河边建了含嘉仓城、洛口仓城、回洛仓城三座大型仓城。作为漕运的目的地和中转站,洛阳仓窖起着重要的节点作用。直到贞观年间,隋朝粮仓仍然在为唐朝中央政府服务。

洛阳有多少粮仓遗址(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粮仓)(2)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洛阳有多少粮仓遗址(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粮仓)(3)

隋炀帝。

隋唐时期的洛阳仓窖,城外有河阳仓、兴洛仓、回洛仓、含嘉仓和常平仓等。

由于隋朝时回洛仓建在城外,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隋朝积累了11年的粮食被其占有,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手握”粮草的李密底气大增,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一时羽翼丰满。后来,李世民与割据洛阳的王世充发生战争,王世充因严重缺粮而落败。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粮仓在城外的弊端,在洛阳城内重新选址,精心设计修建了含嘉仓。后来,含嘉仓逐渐取代了最大的粮仓洛口仓,成为唐代全国最大的粮仓,不仅囤积了整个洛阳东部的粮食,供应洛阳城,还在关东和关中之间发挥漕米转运站的作用。有了含嘉仓,每逢关中缺粮,朝廷可从容调拨。

目前,在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中,已发现的粮仓遗址有东周王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三处。

上世纪70年代,东周王城遗址发现东周、战国时期的粮仓,次年试掘了两座粮窑,在一座大型圆形粮窖中,探明74座粮窖。 隋唐洛阳国家粮仓储粮高达3.55亿斤,储存百万军队一年口粮

隋唐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废弃。

上世纪70年代,洛阳市老城区北部发现规模庞大的含嘉仓遗址。1970年经钻探发掘,发现整个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根据钻探,考古确定地窖式仓窖287座,发掘40余座。据专家推测,整座仓城内应有400余座仓窖。

洛阳有多少粮仓遗址(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粮仓)(4)

含嘉仓160号仓窖。

这些仓窖形状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径最大的18米,最小的8米,最深的12米。其建筑方法为:窖底夯实后,用火烘干,周壁和窑底铺设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后储粮,粮入窑后,上面铺席,堆糠和垫草,最后用土密封。

仓窖中出土的刻录文字的方形砖“刻铭砖”上,除证实是含嘉仓外,还记载了粮窖所在的位置、储粮来源、入窖年月及管理人员的官职、姓名等,还有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许多年号,粮食品种有糙米、粟、小豆等,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润州(镇江)、滁州、隋州(邢台) 、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 )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

含嘉仓规模之大,粮窖储粮之丰富,数量相当惊人。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含嘉仓一处就占有全国粮仓储粮总数近50%,可以保证百万军队一年的口粮。

在含嘉仓160号仓窖内,还保存有唐代炭化的粟米遗存,只是色泽略显泛黄,估算当时该窖储粮达50万斤左右。

这些谷物取出后,第三天竟奇迹般发了芽!考古专家将它送往洛阳农科所培养,这些在地下埋藏千年的种子,竟神奇般地成长结穗,经化验发现,窖中谷物仍具有50.7%的有机物。

此后,经过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共同研究,含嘉仓“储量千年而不腐”之谜终于被揭开,一是其选址科学,二是采用了独特的建仓方式——地势较高,土质较为干燥,地下水位低很多,湿气不易侵袭;修建仓窖时,首先用火烘干四周的土层,然后在仓窖底部先铺上草木灰再放置木板,之后在两层草席之间用谷穗作为分割层。当仓窖封存后,在封土上方种上小树苗,如果窖内的粮食发热或发芽,小树苗就会泛黄。

洛阳有多少粮仓遗址(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粮仓)(5)

仓窖复原示意图。

洛阳有多少粮仓遗址(历史上的洛阳为何要建这么多粮仓)(6)

仓窖内部示意图。

作为隋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回洛仓仓城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城墙厚约3米,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仓窖约有700座。一座仓窖可以存储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可存储3.55亿多斤粮食。考古已经钻探出了200多座。回洛仓集古代防水、防潮、防腐、防虫、密封等精湛技艺于一体,每座粮仓有内外两层,防水防倒塌,十分坚固。

作者:文汇报记者韩 宏

图:资料图片

编辑:赵征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