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运动和力课本后作业答案

第一节 力

1.答案:人 球 人 球

考点:力的概念。

2.答案: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考点:力的三要素。

3.答案:左边小船向左移动,右边小船向右移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相互作用力。

4.答案:如图所示。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1)

考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第二节 弹力 力的测量

1.答案:5 0.2 1.2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的判断和读数

2.2N左右均可

3.答案:如图所示。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2)

考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4.答案:能够测量力,用橡皮筋做成的测力计刻度不均匀。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拉力不成正比。


第三节 重力

1.答案:用台秤测出自己的质量m,若测得一个中学生的质量m=50 kg,则体重

G=mg=50kg×9.8 N/kg=490 N。

考点:体重概念的掌握,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2.答案:如图所示。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3)

考点: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标出重力的大小。

3.答案:由G=mg得m===5×103kg=5t<6t,不超重

考点:重力变形公式的计算。

4.答案:重锤线的作用是用来检测天平底座是否水平。

考点: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第五节 二力平衡

1.答案:D

考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2.答案:A

考点:平衡力的判断。

3.答案:C

考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判断,区别:受力物体不同。

4.答案:运动员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力是平衡力。

f=G人 G物=600N 200N=800N。

考点:力的合成,平衡力的计算。


第六节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答案:

增大摩擦:(1)车把套、脚踏板、轮胎,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2)车闸,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减小摩擦:链条、轴承,通过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

考点: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答案:(1)使接触面变粗糙。

(2)使接触面变粗糙。

(3)增大压力。

考点: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答案:假如没有摩擦,人将寸步难行,无法吃饭、穿衣、拿物体···。

考点:摩擦力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答案:(1)二力平衡 2.8

(2)没有控制单一变量,压力也改变了。

考点:控制变量法,实验原理。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1.答案:ABD

考点:惯性的理解。

2.答案:人在跑动时,上身和脚原来都处于运动状态,若脚被石头绊了一下,脚突然静止,上身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所以会向前摔倒。

考点:惯性的应用。

3.答案:衣服和灰尘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用手拍衣服时,衣服受到力的作用开始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灰尘在重力作用下就掉下来了。

考点:惯性的应用。

4.答案:(1)利用惯性的例子:拍打衣服灰尘,洗衣机脱水,运动员助跑,撞击锤柄使锤头套紧锤柄,车进站时关闭油门。

(2)克服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汽车装安全气囊,行车系好安全带,严禁超速、超载;车辆转弯要减速慢行,乘公交扶好站稳,行车保持车距等。

考点:利用惯性,克服惯性带来危害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