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很多东西看起来极为复杂,这都要求每个人必须看清本质

谈到这个话题,笔者习惯性地拿金庸举例,这是他一生很想传递的箴言,特别是在自己笔下的小说情节中也经常会体现,比如郭靖对待欧阳锋和黄药师的态度为什么不一样?

二者都是杀师傅的仇人,郭靖对前者百般克制,但对后者却拼了老命。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1)

事实证明人心有一杆秤,这杆秤怎么去称量皆有定论,说白了就是自知好歹,因为黄药师不敢把自己怎么样,甚至拿他没有任何办法,但欧阳锋则不一样,随随便便都能将其拿捏。

只有看清本质,才知道怎么去应对,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著名诗人席慕蓉。

在南开大学演讲时,她曾提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太可怕了,一定要移出课本”。

言论一出随即引起热议,每个人都在讨论席慕蓉的话在不在理,但大多数人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如此具有影响意义的文章,入选了教材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说移就移出?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2)

部分旁观者似乎看清了事物的本质,称席慕蓉发表如此观点必然是另有所图”。

不过这也令人好奇,文学之人点评文学之事,不是很正常吗?难道真如外界所言那般庸俗?

移出教材

最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笔者内心感到很诧异,难道《愚公移山》被上纲上线了吗?

前有《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后有《荷塘月色》中文字是病态的唯美,打着“为孩子好的初衷”旗号,每天内涵这个声讨那个,再怎么劝都没用,反正就是要这些文章移出教材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3)

《愚公移山》同样如此,只不过对象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有心家长”变成了席慕蓉。

按理来说,她的话还算比较有话语权,毕竟这是当代较为知名的诗人。

笔者曾幸拜读过她的《七里香》,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可想而知自身的文学知识储备程度。

殊不知这次发言直接拉低了个人段位,她认为《愚公移山》故事可怕,同时还给出了理由。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4)

第一就是环保问题,“移山”的想法和做法均为错误,我们需要做的是被改变,而不是拼尽全力地改变大自然,最终导致的结果我想无需多言,比如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等等;

如果将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他们不再将保护自然当回事儿,等真到了这一天为时已晚。

笔者不否认席慕蓉的初衷,但在这种场合提出实属不该,因为它容易让旁人看到你的无知

请搞清楚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精神价值,特别是遇到困难绝不能被打倒,而要迎难而上,尝试去改变尝试去打败,怎么到席慕蓉这里就成了“破坏自然”的标签?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5)

第二就是转换思维,明知道眼前这座大山很难移,偏偏要用“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来做赌注,嫌回家、出行绕路,搬走不就是了吗?为什么非要花费如此巨大的力气?真是令人费解。

你就再怎么辩驳,寓言故事的本质不会改变,它意在传递碰到困难时的决心,直至后来的成功,即对应文内的“天神帮忙搬走两座大山”,难道真是因为您学识储备过于丰富导致的吗?

真实目的

理由充不充分,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好像是真的另有所图,但到底是为了什么?

很多人似乎已经猜到了答案,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6)

闹剧最后是引起旁人的热议,在过去可能并不觉得什么,但当下时代流量为王,谁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谁就是人生赢家,因为它的变现能力实在过于恐怖,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

席慕蓉贵为领域较有影响力的一员,但落脚点自己也是人,追求利益的天性永远不会改变

如何在这个互联网环境下分得一杯美羹?唯一要做的就是制造话题,《愚公移山》恰恰是自己“开刀的对象”罢了,因为人尽皆知,故而人人都可以评价,这样一来流量不就来了吗?

说得通俗点,这和博眼球并无太大区别,席慕蓉只是换成了属于文学界的方式方法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7)

有人说,她就没有考虑到评价正面与否?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是她需要关注的地方。

赞同声音、反对声音根本不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取流量,你还在评价或者定论一个人的时候,财富早已装入了别人的口袋,这也难怪有人说席慕蓉是“另有所图”。

其实生活中例子不在少数,特别是现在的专家遭人调侃,难道他们就意识不到言论夸张吗?

很显然这是有意的,或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或是为了利益的获得,特别是谩骂声音较多的王福重,先后多次发表“农民无用”、“农民只是出大力”、“必须消灭农民”等相关言论。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8)

咱不说你从哪个角度出发,我就想问一句没有农民你吃什么?真是为了追求利益丢了底线。

席慕蓉本质上和这些人没有区别,但她必须要明白《愚公移山》的信息价值,将故事内核和人物行为放在一起作比较,到头来不仅会被人们谴责,甚至未来还有可能沦为众人的笑柄。

笑侃人世间

事已至此一切都显得那般透彻,这场“如意算盘”终以失败结束。

《愚公移山》学习的东西绝不是皮毛,“环境保护”“转换思维”只是有心人的撰题罢了,它传递的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内在精神,放在任何时代它都不过时,那又何来移除的荒谬之说?

席慕容小故事简短(著名诗人席慕蓉)(9)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世界万物因果循环,人算心计天算德行,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就算生活再怎么贫苦,再怎么需要财富支持,都不能丢了做人做事儿的原则,唯有修好品行恪守底线,才能走的更长远。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