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定义)(1)

概念:

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含义: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定义)(2)

前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定义)(3)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绝大多数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碳、硫、磷等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原子的定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例如,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

对原子的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②原子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原子的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原子可用元索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1个氧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定义)(4)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