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山、 李林山长篇考古史学专著《大伏羲传》,以新石器时期各地各类文化层发现考据成果为依据,解构《连山》《归藏》《周易》中上古历史印迹,援引大量上古史史籍,全新再现大伏羲时代近三千年帝系演变、人文地理、先民社会生活的宏大历史视野,尤其是把《易经》历史学、象数学的探究引入了一个前所未见的陌生领域。今节选一节……

伏羲的历史人物介绍(让伏羲走下千古神坛)(1)

第二章 震(节选)

“六二”:“震于九陵,勿逐,七日得。”美丽的女子在高山上,婚媾她就不要惊扰。《说卦》:“ 帝出乎震。”雷泽氏与华胥氏的孩子要出生了。

4

涛涛的洪水从蒙古高原向西灌入河西走廊时,龙首山西北一千二百余里的风姓华胥氏部落闻讯从容转移,部落人口与财产遭受的损失不大。在华胥氏女酋长的带领下,他们贴着祁连山北麓的山道,缓缓向东南迁徙,最终抵达铧尖山(1),同避居在高原小盆地的其他风姓部落汇合。

华胥氏在这里留下了新石器文化的气息。“铧尖”,古音“华尖”、“华家”,是一块林木茂密的山间小盆地。靠近大泽的邻居是雷泽氏部落,华胥氏部落与雷泽氏部落各择山坡居住,互为婚媾。

美丽的铧尖草原,是鸾鸟栖息的天堂。这是一种近似传说中凤凰的飞鸟,在公元前8500年左右是河西走廊最常见的飞禽。它们有五彩的羽毛,有类似孔雀鸟的画屏长尾。华胥氏部落环形长壕外的大树上,落满了鸾鸟,啼鸣宛如鼓琴,它们此起彼伏的吉祥鸣叫,鼓荡着华胥氏和雷泽氏男女的情欲。

山坡上成群的騵(2)在安静吃草,它们是体形高大的红毛白腹的一种吉祥古马。《山海经》中记载的三条腿的獂(3),是野猪的远祖,它们与騵毗邻而居。古老的果类频婆、白奈,扬花季节散发出香甜的气息。萋萋莱麦一直长到了山顶的雪线上,多如落雪的白雀潜藏在灌木丛和莱麦地上。白雀是鸾鸟的猎物;身如巨鹿、头似大雕的蛊雕(4),飞行中发出婴儿的啼哭声,蛊雕由此诱惑部落女性去密林中寻找玩耍的儿童,趁人不备,凌空而下,用尖利的爪子把成年的女子捕获,像老鹰叼小鸡一样掳掠而走。一般情况下,饥饿的蛊雕也猎杀鸾鸟为食。

祁连山、六盘山、秦岭这一条在洪水中或隐或显的巨龙,它们突出的山脊上,飞禽与人类和谐共处。密林、草甸、莱麦田,雪落般的白雀等古雀,彩翅漾漾的鸾鸟,环形长壕里袅袅的炊烟,共同构织着新石器时代多彩而烂漫的生活画卷。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彩纹,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5)

女床山,即今六盘山。同华胥氏的迁徙一样,鸾鸟同样沿着人类的足迹向东南飞翔。时隔七八千年,河西走廊的鸾鸟在退化中濒临灭绝,到汉代,河西走廊的天空中偶尔还可看见这种彩鸟飞翔的身影。凉州地方官上奏,昌松地方发现兆示“天下安宁”的鸾鸟,朝廷大喜,改其地为“鸾鸟县”(6)。

《易经》的《渐》卦中,有飞鸟和鸣带给走婚男子好兆头的描述。在鸟随人飞的上古,飞鸟的起落往往带给人直感的吉凶。一个男子走婚到女子的住处,看见一只彩鸟(上巽下艮,鸟飞高处之象,互离为彩羽为雉,二五得位守正,为忠贞。彩羽忠贞之鸟为鸿为鸾为鸳鸯。)落在了门外的树干上,预兆他此行有点危险,但好言相吐,还是能顺利婚媾的。“鸿渐于磐,饮食瞰瞰”。要是彩鸟落到了环形壕沟里面的墙上,这是喜兆,不仅能尽恩爱之欢,还有女方的美食招待。直到今天,河西走廊还遗留有一种凤文化婚俗。婚房门上通常都写一竖长的红纸,写着“鸿鸾添喜”。

总之,在公元前8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华胥氏部落人口繁衍生息,成了黄河流域最为驰名的风姓部落。他们的男女老少后来散居仇池、太白、伏牛、王屋,南下的一支还走到了洞庭、潘阳一带。

伏羲的历史人物介绍(让伏羲走下千古神坛)(2)

5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出露在积水之上的,一般都是相对海拔过千米的古老山峰。北纬33度上下幅度内,华山为首山,往西或百里,或数百里,排列着19座上古名山,相沿2957华里。(7)这也是《山海经》里描述的西山系列最南的一组古山排列。

它的确切位置和间距,以最东面的华山钱来山为始山,西45华里为松果山,又西60华里为太华山,太华山往西80里是小华山。今天地处东经109°57′-110°05′,北纬34°25′-34°00′之间的华山,是新时期时代的太华山。小华山以西80华丽,有古山叫符禺;符禺山西60华里是脆山,再西70华里是英山,再西52华里是竹山,又西120华里是浮山,又西70华里是俞次山。俞次山继续向西150华里,是时山。时山西170华里是南山。南山以西的古山相距较远,480华里处叫大时山。这些古山属于今天秦岭上已无标记的山峰。

从大时山西去320里,就是嶓冢山,已达汉中。再西北行320华里,就是天帝山(8)。此山,便是燧人氏时代的名山仇池。这是一座天造地设的人间洞府。它三面被水包围,一面为山所阻,长10华里、宽6华里的山顶平原有茂密的莱田,有近百眼甘甜的泉水,数不清的羊、猪生活在临崖的密林里。公元前8000年代,这里是华胥氏和雷泽氏生活的最安逸的人间天堂。

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若覆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9)

《水经注》形容仇池山如同一个倒扣的大水壶,壶底平坦,壶身如峭壁。上山的话,需翻越36道羊肠险道。《遁甲开山图》载:“谓之仇夷,所谓积石嵯峨,嶔岑隐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因以百顷为号。山上有水泉,所谓清泉沸腾,润气上流者也。”有田,有盐,有林木,有清泉,新石器时代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具备。西汉水和洛峪河如同一道天然的环壕,阻拦了猛兽。

人皇始祖伏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古称“天帝山”的地方。

《易经》中的《震》卦,在没有爻辞的时代,卦象所显示的,就是仇池山的地理原貌。倒看卦,就是从北面看,山上叠山;顺看卦,从南面看,层林叠嶂。倒看卦,九三爻为羊肠之道,上九爻为山顶平地,各阴爻构成了山峰的险阻。今天到仇池山去的游人,无不感叹此山的雄奇与神秘。作家李存葆叹道:“当我们乘越野车刚抵近仇池山下,便觉察出它的卓尔不群。从深深峡谷中流来的西汉水,缠绕着山的西面﹑南面;曲折回环的洛峪河,亲吻着山的东边;两河在山的东南脚下交汇,浪涌波翻,訇然作金石之声。抬头仰望,崚嶒的丹崖,浓郁的赤红里透着明丽;千仞危壁,若天工神斧砍斫而成;裂缝纵横的峭岩间,生有簇簇灌木,又给山体平添了几分森严。曩时,只有一线鸟道可供登临的仇池山,有险可依,有水可饮,有地可耕,有盐可煮,必然会成为远古先民的乐园,农耕社会的天堂。”

古往今来,人们对仇池山充满了无限的人文憧憬。杜甫写诗:“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苏拭也留句:“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往仇池。”这里成了人们向往的养老寄生的理想国。

仇池山下有个雷泽。班固《汉书》记载,西汉武都郡有“有天池大泽”,《华阳国志》记为“天池泽”。历史地图集上,都把“天池大泽”标记在甘肃礼县境内,离仇池山很近。许多的古籍记载,在雷泽这个地方,华胥氏部落的一位美丽少女,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男子脚印,她踩了这个脚印,因而有了身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一个男孩伏羲。

明确记载伏羲出生地的是古代纬书。《太平御览》卷87引《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孝经钩命决》载:“华胥履迹,怪生皇羲”。《河图稽命徽》:“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牺于成纪。”汉代以后的史学家也采信,皇甫谧《帝王世纪》:“太帝疱羲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大人迹出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长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困,故位在东,立春象日之明,是以称太嗥。” 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海内东经》时,曾引《河图》句:“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司马贞《三皇本纪》记载: “太白皋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拾遗记》说:“庖牺所都之国,有华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孕,历十二年而生庖牺。”这些记载,充满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伏羲一出世就成了大神了。

只有《路史》的描述,部分内容合乎新石器时代男女婚媾而生产后代的社会图景。

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10)

有个华胥氏少女,喜欢和她朋友叔姬到天池大泽附近的小岛上散步游玩,有一天,她俩散步时,发现了一行很大的男人脚印,非常惊奇。华胥氏少女不禁想:能留下这个大脚印的男子,一定长得非常高大,他的身材结实而有力,如果能和这个男子交媾,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决履以辁之”,是新石器时代女子自然而然的本能反应。她顺着这行断断续续的脚印,向小岛高处的密林走去,要寻找这个男子。

古人对身高足大的崇拜,早已有之。明代张岱《夜航船》卷十三《容貌部》是记录古代男子身高的专著,该书记载:“中国之人长一丈者,人君则黄帝、尧与文王;人臣则吴伍员、汉巨毋霸,俱十尺。毋霸腰大十围,员眉间一尺。孔子长十尺,又云九尺六寸。”古代圣贤,多符合“丈人”的标准。秦始皇兵马俑,士兵平均身高1米83厘米(去掉鞋子和发冠),而将军身高超过1米85厘米,最高的1米96厘米,上古时期男子的身高可能要比秦汉间要高出不少。《震》像为日出东方令人仰视,对面视之有《艮》像,都是古代崇尚身材高大的象境。武则天时期,西和地方出现“大人足迹”,武则天以为祥兆,在公元701年改年号为“大足”,背后隐藏的真相,就是女性当权者对男子身高足大的基本性要求。在母性氏族社会,女子对男子身高足大更是最基本的配偶要求。

伏羲的历史人物介绍(让伏羲走下千古神坛)(3)

伏羲的历史人物介绍(让伏羲走下千古神坛)(4)

6

《震》卦中暗藏着华胥氏女子与大足男子相见的原始细节的密码。“震”的古字是“娠”,《左传·昭公元年》:“邑姜方震太叔。”新石器时代到先秦岁月,让女子怀孕生产,就是“震”。

华胥氏女子顺着大脚印,向岛中高耸的丘顶走去。这是雷电多发的暮春季节,雨后的密林上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条畅大风吹拂着亮绿色的树冠,青青芳草如篦一梳。忽然,空中响起猛烈的炸雷,声彻百里之外;两道闪电交扭在一起,隐于云际。

这突如其来的炸雷,倏忽映亮了幽暗密林深处的一块巨岩。华胥氏女子发现,巨岩上一个青年男子盘腿而坐,长着一对非同寻常的大脚丫。他的手中握着一个陶鬯,正持小匙舀酒。

“震来隙隙”(11),炸雷把女子惊得魂风魄散,全身大颤。男子看到突然出现的女子惊慌的神情,“笑言哑哑”(12),不由笑起来,大声安慰她不必惊吓。

两人相隔不远,彼此打量起来。

华胥氏女子看到这位大足男子在猛雷来袭时,镇定自若,酒匙里的酒水都没洒出一滴,不禁对这位男子的沉稳心生敬意。《易经》中有一句“震惊百里,不丧匕鬯”(13),形容男子处惊不变的坚毅品格。

又一阵猛雷响起。这次,华胥氏女子不再惊惧,她望着男子也“笑言哑哑”起来。

二人顿生倾慕之心。

华胥氏女子绕过巨岩,向小丘极高处攀去。大足男子起身追逐,不料,机智的女子三绕两避,大足男子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将她抓住,还把挂在脖子上的贝串给丢失了。

懊恼不已的大足男子叹道:“震来厉,忆,丧贝。(14)”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这可是个难缠的女子啊,噫!我的贝串也丢了。”

大足男子怅然回到部落圆顶茅棚的地窝里,回味女子“笑言哑哑”的神情,睡不着觉了。他翻起身,扒开迎门而设的灰堆,将干草裹了火种,“噗”地一吹,火起屋亮了。

大足男子是占卜的行家。为了这次邂逅,他要卜一卦。他把一只龟贝埋进火中,默祝一番,听到龟贝炸裂的声音,连忙把它挖出来,拭去灰烬,看见龟贝上有三条不规则的裂纹,显示出“”的模样,根据纹理,他得出一个结论:“勿逐,七日得。(15)”就是说,不要着急追逐她,七天后她还来。

在第七天的上午,大足男子埋伏在了通向丘顶的密林中。

华胥氏女子果然来了。原来,这位女子是华胥氏部落最为聪慧的卜师,她是部落大酋长仇池金母的女儿。自从见到大足男子后,她从心底喜欢上了他“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沉稳大胆,羡慕他伟岸高大的身躯。大足男子值不值得去爱?去婚媾?她决定也卜上一卦。

新石器时代流行的占卜法,就是以火去烧炙龟贝,观察龟贝上的裂纹,判断吉凶。女子细视裂纹,显示一个“”。结果是个“利于攸往,利见大人”(16)的上上好卦,不由心花怒放。她计算出会见大足男子的日期:“先庚三日,后庚三日”(17),加上庚日,共是七天。

二人都择定七天后是一个“利见大人”的喜庆时刻。

第六日,她逃出自己的房间,到湖畔去打扮。《艮》卦里有女子梳洗打扮的一些神秘细节。在古老的帛书《易》和《归藏》中,“艮”字是“根”,就是脱胎换面修饰自己。她“艮其背”(18),洗涤皎洁的肌肤;“艮其趾(19)”,修剪自己的脚趾甲;“艮其腓(20)”,仔细剔去小腿上的汗毛;“艮其限(21)”,洗尽脖颈上的汗斑;“艮其辅(22)”,整理好自己心爱的饰物,一一挂饰在胸前、耳垂、腕间。

相会的时刻到了。看见华胥氏女子小心翼翼地从石径上走来,大足男子从埋伏的草丛里一跃而起。女子吃了一惊,慌忙躲避。

两人在密林里追逐起来。“震苏苏(23)”,寂静的密林里传出沙沙的脚步声。

最后,华胥氏女子陷进了沼泽的泥塘里,“震遂泥(24)”。大足男子从泥塘里把女子拉出来,把她拥入自己的怀抱。

古帛书《易》中描述二人的欢娱:“震昔昔,视矍矍。(25)”二人相视的目光,是那样的爱惜,是那样的热烈。“婚媾有言(26)”,二人发下了婚媾男女爱的誓言。

从此,大足男子每天都去仇池山中华胥氏女子的房屋走婚。到了第十二个年头,他们的孩子伏羲出生了。《路史》卷十《后纪》一《禅通纪》记载:

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尝暨叔嫟,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跧之。意有所动,虹且遶之,因孕。十有二岁,以十月四日降神,德亥之应,故谓曰岁。

伏羲在他父亲走婚十二年的一个亥年,于十月初四日出生。生肖属猪。

伏羲的历史人物介绍(让伏羲走下千古神坛)(5)

注:(1),铧尖,地在甘肃肃南。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考证,古为“华尖”,燧人氏后期华胥氏部落住地。

(2),騵,上古吉祥马,同“駵”,《玉篇》;“駵马,白腹也。”《礼》中《檀弓》:“周人尚赤,戎事乗騵。”《诗》中《大雅》之《大明》:“檀车煌煌,牧野洋洋,驷騵彭彭。”用四匹騵架车,是诸侯引以为豪之荣耀。

(3),獂, 〈玉篇〉:“豕属。”上古野猪的一种。 《山海经》:“乾山有兽,状如牛而三足,名曰獂。其鸣自詨。”郭璞注曰:“獂,音元。”

(4),蛊雕,上古食人怪兽。《骈雅》:“蛊雕如雕而戴角。”《事物绀珠》:“蛊雕如豹,鸟喙一角,音如婴儿。”《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5),见《山海经》卷二《西山经》。

(6),鸾鸟县,汉属鸾鸟县,地在甘肃永昌新城子。晋属鸾鸟城,在昌松之北。《后汉书·段熲传》:“ 熲 復追击於 鸞鸟 。” 李贤注:“鸟音爵,县名,属武威郡 ,故城在今凉州昌松县 北也。”

(7),见《西山经》。“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

(8),天帝山,考北纬32度至34度间西山最南一列,自太华山(今华山)西起第12山,《山海经》统计里程1932华里,其西南或西北走向不同,取其七成,约1400华里。计算华阴至西和间今日交通距离,约600多公里,与《山海经》数据吻合。山以天帝为名,乃伏羲生此地。

(9),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10),见宋代罗泌《路史》卷十《后纪一》之《禅通纪》。

(11)(12)(13)《易经》之《震卦》卦辞:“震,亨。震来隙隙,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14)(15)《易经》之《震卦》六二爻辞。

(16)《易经》三十三卦《巽卦》卦辞。

(17)《易经》三十三卦《巽卦》九五爻辞。

(18)-(22),分别为〈易经〉第五十二卦之卦辞和爻辞。

(23),《易经》之《震卦》六三爻辞。

(24),《易经》之《震卦》九四爻辞。

(25)(26)《易经》之《震卦》上六爻辞。

伏羲的历史人物介绍(让伏羲走下千古神坛)(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