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是节约能量。

从5' 到3' 延伸DNA链,就是3'-OH和dNTP的三磷酸基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能量,否则是不可能自发反应的。如下图。

怎么证明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子链为什么不能从3)(1)

DNA链延伸过程

那能量从哪里来呢?

三磷酸脱氧核苷酸 ( dNTP) 在 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分解 2个磷酸基团 ,从而放出能量,用于核苷酸顺序连接成为新链。这个过程蕴含着深刻的化学和生物学意义。

(另外,说真的,生化要好好学啊!为以后科研打下良好基础,血泪经验。)

但是,如果DNA链从3'到5'端延伸, 那么就要DNA5'端 的三磷酸基团和dNTP的羟基结合从而延伸。别忘了,dNTP上也有一个三磷酸基团。这就出问题了。

由于三磷酸基团的电负性,DNA5'端的三磷酸基团会和dNTP上的三磷酸基团异性相斥,所以dNTP难以聚合到 DNA的 5′端 。

强行让他们在一起行不行?(⊙o⊙)…也不是不可以,那就得切除 DNA5′端的 2个磷酸基因以消除这种影响,但这样难于为进一步的聚合提供所需的能量。为使聚合反应得以继续 ,那就必须重新活化5′端的磷酸基团,不过这就需要额外的能量供应以及其他酶参与反应 ,才能与下一个 dNTP的 3′-OH生成磷酸二酯键。

怎么证明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子链为什么不能从3)(2)

这就好比,你做大哥让小弟做一件事,小弟明明用A方法可以又快又省钱搞定,偏偏走歪路用B方法增加额外人力物力来做,你高兴吗?如果所有小弟都这样,你这个大佬还做不做了?而换到人这个生命系统上,70kg的人,体内大约有3.8 x 10^13个细胞,如果合成每个细胞的遗传物质都这么浪费,在生物进化过程早就被淘汰了。

人类大约在距今500万到700万年之间出现,生命出现的时间则更早。在艰难的地球环境中,细胞会进化出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对待遗传物质DNA更是慎重,采取的便是5'到3'的复制策略来开源节流。

不得不感叹生命真的很奇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