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 ,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

根据目前的行政区划,莒国大致位于今山东日照莒县和临沂莒南境内,两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丝毫不逊色于当年莒国的前辈们。而“毋忘在莒”这个成语,也是出自公子小白(齐桓公)在莒国的一段经历。

春秋时,齐襄公醉杀鲁桓公,荒淫无道,他的弟弟们担心祸及己身,分别逃亡。公子纠与管仲等出奔鲁国,公子小白与鲍叔牙逃到莒国避难。齐襄公被杀后,小白先于公子纠回齐即位,是为齐桓公。后鲍叔牙在祝酒时提醒齐桓公不要忘记曾逃亡在莒一事。

毋忘在莒(也谈毋忘在莒)(1)

因此,“毋忘在莒”如今用来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而蒋介石自1949年败退台湾以后,基本以“勿忘在莒”为座右铭,并常以此提醒台湾军民。“勿忘在莒”成为台湾的一个流行口号。

笔者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遭遇坎坷,心灰意冷,每个人都会像齐桓公当年一样,有自己“流亡在莒”的经历,心中都有一个“莒国”。而毋忘在莒,从深层次来看,考验的是一个人在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是“逆商”。公子小白当年曾像丧家犬一样躲在莒国避难,但是他不忘初心,卧薪尝胆,终于成为一代霸主。如果我们在逆境中能够心存理想信念,在挫折中奋起直追,相信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成为自己人生中的“齐桓公”,成就属于自己的一份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