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晨起运动最好,有人认为晚上运动舒服,绝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午锻炼身体是吃多了饭撑着,没事找事做事实上,早中晚运动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最佳”健身时间,每个时段都会有优缺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晚饭后2小时运动有效果?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晚饭后2小时运动有效果(早中晚运动利弊说)

晚饭后2小时运动有效果

有人认为晨起运动最好,有人认为晚上运动舒服,绝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午锻炼身体是吃多了饭撑着,没事找事做。事实上,早中晚运动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最佳”健身时间,每个时段都会有优缺点。

早中晚运动利与弊

晨起运动习惯好,早晨大脑皮质尚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精神欠佳,呼吸、血液循环缓慢,肌肉张力低,适当的运动可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呼吸、血液循环加快,肌肉张力增强,早晨空气新鲜,负离子多,可促进全身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也可让呼吸道粘膜接触一下较凉的空气,增强抵抗力。

需注意,早晨的血压是一天中第一个高峰期,早晨血液粘稠度也比晚上高,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意外不利因素。

晚上锻炼时间安排更灵活、宽裕,运动时心情比较平稳,运动后很容易入睡,第二天生活质量也很高。

需注意,晚上运动强度过大,会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产生兴奋,这就必然会延长入睡时间,影响睡眠。

中午运动是一个新鲜时尚的事,特别上班族工作忙,往往忽视锻炼身体,利用午餐后零碎的时间进行一小会小跑或散步运动,再小睡一小会,也蛮不错。美国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通过中午锻炼,人们的情绪、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显著提高。中午太阳紫外线最强,也是补钙最佳时段。

需注意,午餐吃得饱,餐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若中午运动后,势必使骨骼肌“抢走”许多血液,影响消化。另外,中午运动后的汗臭味,也不好解决。

早中晚锻炼如何“扬长避短”

晨起运动时应多做热身运动,将各器官调动起来。晨起运动前适当喝水,以150~200毫升为宜,即补充夜晚已丢失的水分和运动时将丢失的水分,又稀释血液,并可对胃肠道起冲刷作用。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在雾天、阴天、极热、极冷的早晨不宜运动,秋、冬季一般要待日出后方可运动。

晚间锻炼时选择如健身跑、太极拳、乒乓球等,轻松项目,运动场地要求平坦且有适当的灯光照明。运动时间在晚上7~9点之间,注意三个一,晚饭后相隔1小时,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运动结束时间离睡觉还有1个小时。

中午运动选择轻松、愉快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不宜剧烈。饭后不宜立即跑步或快步走,应休息一小会儿,才有利于健康。

作者‬:黄赫 ( 副主任医师 长沙海关口岸门诊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