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多用于培育砧木和丹皮生产,同时也用于牡丹新品种的选育。因为牡丹种子播出的苗具有返祖现象,一般不具有原有母株的性状,多表现为单瓣白花的实生苗,因此牡丹繁殖不能用此方法。

(1)种子采收

牡丹种子成熟期因地区和品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中原地区牡丹种子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其他地区或早或晚。种子采收应适地适时,过早采收种子不成熟,过晚采收则种皮坚硬不易吸水,影响其萌发率。所以在种子成熟季节,要多注意观察,当牡丹果实的瞢荚果呈蟹黄色和微黑色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后的种子应堆放在通风阴凉处,每隔1~2天翻动1次,让种子完成后熟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让种子堆砌发霉,否则会影响种子品质。经过一段时间,果实自行开裂后,即可进行剥种收集种子。

(2)种子处理

将收集到的种子放在水中浸泡1~2个小时,去掉上浮不充实的种子,然后用30℃~40℃温水浸种1~2天,促使种皮充分吸水后膨胀,待种皮变软后立即播种。另一种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润的细沙等量拌匀后沙藏,20天左右待种皮破裂,幼嫩根开始生长时即可进行播种。一般情况下,沙藏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和翌年出苗率较高。

(3)播种

每年8月下旬至10月进行播种。播种前对播种地施足底肥,消毒杀菌,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施有机肥1000千克或复合肥80千克,撒施地辛或呋喃丹2~3千克,然后深翻整平后播种。播种通常采用露地条播和起垅点播覆膜两种方法,露地条播比较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生产,通常是开3~5厘米深的播种沟,然后将种子撒入沟内(约2~3厘米左右的密度),然后进行覆土。起垅覆膜播种较条播操作复杂,但出苗率较高。操作方法是:起垅高10~15厘米、宽30~40厘米,垅间距40厘米。垅上两边各开1行播种沟,深约5厘米,将牡丹种子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3厘米左右点播,之后覆土,盖上地膜,点播每亩用种子30千克左右。水源不充足的地方也可采用平畦撒播育苗,但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雨后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播种后仍需盖上地膜,以便保湿保墒,撒播每亩用种50千克左右。

(4)播后管理

种子播种后,管理要跟上,若管理不到位,会大大降低种子的出苗率。应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及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若过于干旱,已长出胚根的种子易回芽死亡。土壤若积水和湿度过大,种子易霉烂。春季幼苗出土后,地温逐渐升高,此时应及时揭掉地膜,避免烫伤幼苗。同时根据情况及时拔草浇水,切记不能锄草,否则会锄掉或松动幼苗,造成幼苗死亡。入冬前结合追肥浇1次封冻水。种植2~3年后,10~11月将其起出,根据需要进行大水分级出售或移栽。栽植前应对植株进行修剪,修去主根、病虫根、断根,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根据栽植用途以株距30~50厘米,行距40~50厘米进行定植。

2.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较高、可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的优点,但繁殖系数较低。

(1)母株选择

分株应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4~6年生的母株较好,起挖时要细心操作,尽量采用三齿叉挖,保持母株根系完整,植株枝条不受损伤。

(2)分株时间

牡丹分株繁殖应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为宜,具体时间还应根据当年当地气候的实际情况或早或晚,以气温20℃~25℃为好。因为此时地温较高,有利于根系的恢复与生长,且植株根系已储藏了较充足的养分,有利植株来年生长。菏泽、洛阳等中原地区在9月底10月初分株种植最好,其他地区可适当晚一些和早一些。分株过早易引起“秋发”现象,过晚则不易生根,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3)分株方法

牡丹分株前将植株全株挖出,抖落全部附土即可分劈。分时顺其自然,采用手掰或用刀切开,根据植株枝条粗壮程度和多少可分2~4株,需每株上有2~3个萌发枝条。尽量保留须根,适当进行修剪,除老弱病枝和老朽病根,分株后要蘸敷泥浆,泥浆内拌有700倍液杀虫剂和500倍液杀菌剂,保证植株不受病虫害侵害和感染。

(4)种植管理

栽种前大田应施足底肥,深翻时施洒杀虫剂(呋喃丹每亩5千克),栽种株行距一般按0.8米×0.7米,种植穴按直径45厘米、深40厘米较好,栽种时注意使牡丹根系舒展,根颈要低于地平面2~3厘米,填土时边压实边填土,使土与根系紧密结合,栽完后即可浇水,入冬前再浇1次水,然后封土,-20℃以下特别寒冷地区要进行植株保护,保证正常越冬。

3. 嫁接繁殖

牡丹嫁接繁殖是目前牡丹品种繁殖的最主要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繁殖系数高、苗木规范等特点。

(1)嫁接时间

中原地区嫁接以9月上旬到10月上旬为宜,其他地方如甘肃兰州宜早些,江苏、湖南、湖北应稍晚些,具体时间根据当时当地地温情况,一般应在12℃~15℃最好。嫁接过早或过晚都将影响嫁接苗的生长和成活率。嫁接过早地温过高易“秋发”,过晚嫁接苗难生根,来年生长势弱。

(2)砧木、接穗选择

牡丹嫁接一般采用芍药根或牡丹根,芍药根应采用粗1.5~2厘米、长16厘米左右为好。牡丹根宜用3年生播种苗根,应用1.2厘米粗以上,长20厘米左右为宜。

牡丹嫁接接穗宜用母株上健壮的萌蘖枝和上部一年生枝,这类接穗生长旺盛、易生新根、成活率高。采剪要及时,剪成长7~10厘米且至少带一个芽的接穗,与砧木配套,随采随用,保证砧木、接穗水分充分。

(3)嫁接方法

根接法一般是培养牡丹嫁接苗,主要有贴接法、劈接法、嵌接法3种方式。

①贴接法。目前大多数种苗生产采用牡丹芍药根做砧木,此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先将砧木顶部削平,从上端3~4厘米处由下往上斜削一刀,角度15度~25度,削面要平,然后在接穗下端3~4厘米处斜面下削一刀,削面要平,角度与砧木一致,然后将接穗与砧贴在一起,接穗形成层与砧木的左边或右边对齐,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按紧,右手拿绳用力顺时针从上而下绑紧,从上切口一直绑到下切口处,一定要绑扎紧。然后绳子打结,最后抹上配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泥浆,主要是接口处和根部。嫁接好的苗要及时沙藏和种植。

②劈接法。此法为传统嫁接法,要求砧木粗,芍药根和牡丹根匀称。先在接穗下端3厘米处两侧从下而上对称削两刀,切口长2.5~3厘米,刀口要平滑,后将砧根顶部削平,在顶端断面中间处向下切一直口,长2.7~3.2厘米,稍大干接穗削面,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根直口,使接穗一边形成层与砧木对齐,将麻绳自上而下绑紧,然后抹泥即可。

牡丹的繁殖技术(牡丹繁殖与栽培)(1)

③嵌接法。嵌接法相对比较复杂,主要用于芍药作砧木的嫁接,先用嫁接刀将接穗下面削成一边厚0.3厘米、一边薄0.1厘米,长2.5~3厘米的刀削面,后将芍药根顶端削平,在断面的半径处由上而下切一条长2.5~3厘米的扇切面(外大0.3厘米、内小0.1厘米),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将削好的接穗从上而下插入、压紧,使两者形成层对准,最后缠扎麻绳,抹泥浆以备栽植。由于接穗是镶嵌在芍药根一侧的扇切口上,故称“嵌接法”。

(4)嫁接苗管理

栽植嫁接苗一般行距35~40厘米,株距10~15厘米,采用挑沟形式种植,沟深30~35厘米,宽25~30厘米,栽植深度以接口处低于地面5~6厘米为宜,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生长和成活率。此外要保持种植嫁接的接穗在一条线上,踏实土壤,最后在接穗线上封土起垅,垅高10厘米左右,将接穗埋严。栽植完成后不可及时浇水,否则切口感染,影响嫁接苗成活。

在翌年2月底至3月上旬可将土垅扒开,以便接穗顺利出土。根据土壤情况,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可洒杀虫剂颗粒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4月上旬,喷施1次杀虫剂,触杀地老虎、蛴螬成虫,防止产生虫害。4月中旬及时摘除嫁接苗上长出的所有花蕾,以免其开花造成养分流失而影响生长。雨季应及时排水、松土、除草。注意松土除草要细心,不能锄伤和锄掉嫁接苗枝干,最好用拔草的方法,否则将大大降低成活率。夏季每隔半个月要喷施1次杀虫和杀菌剂,防治病虫害。另外,生长期可进行化学肥料喷洒,以扶壮幼苗,秋季可适当追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一般每亩150~200千克,落叶后要及时清理枯叶。一般情况,对嫁接苗浇水要做到不干不浇,灌浇不能积水,否则会造成植株死亡。在入冬前要浇灌1次封冻水,同时注意培土,以保证幼苗正常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