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素红 苑伟斌 李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名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数量最多省级专精特新)

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素红 苑伟斌 李丹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总计1459家。其中,深圳市613家企业上榜,数量全省最多,占总数的42%,彰显出深圳科创的蓬勃之力。

梳理这份名单不难看出,本次榜单重点聚焦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业、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中小企业为主。

深圳市飞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精度钟表零配件设计与制造以及光通信与激光器、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精密零件加工和技术开发。通过多年积累,飞亚达在光通信和激光器领域已具有较高知名度,为Lumentum、锐科激光、中瓷电子、圣达科技等龙头企业提供精密零件加工服务。截至2020年末拥有有效专利81项,参与制定和修订与钟表零部件相关的国标和行标19次。

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功率器件研发、销售和应用技术服务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伟聪表示,功率器件主要用于电子电力的开关、功率转换、功率放大、线路保护等,是在电力控制电路和电源开关线路中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是介于电子整机行业和原材料行业之间的中间产品,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领域之一。威兆半导体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并在数个细分领域,如快充、无线充市场的的中低压MOSFET应用占有率遥遥领先,目前全球市场共有超过200款快充、无线充产品方案采用威兆半导体中低压MOSFET。

地下管线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在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城市的地下空间拥有巨大的“保卫空间”。基于地下管线的痛点难点,深圳市博铭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陆续研发推出多款行业首创产品,实实在在的解决了客户长期存在的疑难杂症,切实保障了检测人员的作业安全,包括行业首款采用无线通信的管网高清潜望镜PEEK-2S、行业首款可适应复杂场景应用的全地形管网检测机器人Gator-S1、行业首款可适应高水位及满水位检测的动力声呐检测机器人Otter-S、行业首款可同时对管内进行内窥视频检测和管道本体进行结构性状态检测及管外地质隐患检测的管中雷达检测机器人SmartMole-PPR、行业领先的供水压力管道带压管内检测机器人Snake-60,并同时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了国内首家管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率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管网数据智能分析,构建了管网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博铭维技术股份董事长代毅表示,我们搭建了一个智慧城市管网全生命周期运维一体化平台,为全球城市提供管网全套医疗服务体系。

据了解,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通知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通知中要求上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坚持“以恒心办恒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通知还释放出利好“专精特新”信息。即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开展精准服务,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近年来,“专精特新”已成为扶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热词。2021年,广东省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按照规划,广东2022年将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抓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等落地见效,力争为3.5万家次企业(项目)新增融资支持7000亿元。

积极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0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本次在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大比拼”中拔得头筹,正是得益于深圳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据了解,在“十四五”期间,深圳提出力争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

审读:孙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