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爆个料:古典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名曲——贝多芬的“克罗采”奏鸣曲,最初其实是题献给一位混血黑人小提琴家的!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乔治·布里奇塔沃尔(George Bridgetower)是与贝多芬同时代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本人出生在波兰,父亲是来自西印度群岛巴巴多斯的黑人,在埃斯特哈奇亲王(就是赞助海顿那位壕)府上当仆人,母亲是德国人。
黑白混血的小提琴家乔治·布里奇塔沃尔
乔治年幼时随父亲移居到了英国。也不知是不是年幼时在埃斯特哈奇亲王府上受到过音乐熏陶,小乔治从小拉得一手好提琴,年仅11岁就已经在伦敦、布里斯托尔等地成功举行了音乐会(在巴黎演出时在座的观众中有美国国父之一托马斯·杰斐逊),其技艺甚至获得了英国摄政王、后来的国王乔治四世关注,嘱托皇家歌剧院总监等音乐界名流指导他的音乐教育。
1803年,乔治来到维也纳并一度与贝多芬成了老铁。贝多芬对乔治的音乐天赋极其赞赏,把自己的A大调第9号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乔治,并在奥加滕音乐节上由两人共同首演,贝多芬弹钢琴,乔治拉小提琴。当时该曲刚刚完成,乔治甚至没有机会排练,于是就进行了视奏,其中第二乐章的小提琴分谱还没抄清,于是乔治只好从贝多芬背后读他钢琴谱中的小提琴声部进行演奏,并即兴进行了小的修改。因为乔治天赋异禀,这处小修改让曲子更为通顺,贝多芬不仅欣然接受,甚至兴奋地站起来喊道:“再来一次,我亲爱的伙伴!”演奏结束后,贝多芬把自己的定音音叉送给了乔治,后来收藏在大英图书馆,成为这段友谊的见证:
可惜的是,这段交情并未持续多久——两人在一起喝酒时,可能因为酒后失言,乔治贬损了贝多芬敬重的一位女士,贝多芬顿时暴跳如雷,跟乔治从此绝交,收回了对乔治的题献,并把这首曲子改献给当时另一位知名小提琴家克罗采(但克罗采本人不喜欢此曲,没公开演奏过),才让此曲获得了“克罗采奏鸣曲”的称呼。
题主说的现象只能说是采样误差,因为题主所在的法兰西斯坦大部分黑人落脚欧罗巴也就是一两代人时间,没来得及充分接受西方文化熏陶。但把眼光放到美国去,黑人扎根北美十几代人,产生了灵歌和爵士乐传统并发展了上百年时间,为黑人涉足严肃音乐提供了两条重要途径,培养出了不少黑人演奏家和作曲家。
当今古典乐坛的知名黑人演奏家里,有现年50岁的小号演奏家温顿·马萨利斯(Wynton Marsalis),他的父亲就是主修钢琴的音乐教师,家里姊妹6个他排行老二,大哥是萨克斯管演奏家,有两个弟弟分别是爵士鼓和长号演奏家,他家聚会组个爵士乐团绝对绰绰有余。而且温顿叔从小可是学霸(忘掉黑人尽是学渣的刻板印象吧),上的是全美排名前20的富兰克林高中,毕业时GPA高达3.98(几乎全A),音乐学院上的朱利亚德,所以不管是家学渊源,学术背景和音乐教育经历来说,温顿·马萨利斯全都是最顶级的。
这还不算完,温顿叔步入乐坛以后,连续5年拿了格莱美奖,其获奖作品横跨爵士和古典两条赛道,其中古典音乐获奖之作是演奏海顿、利奥波德·莫扎特、胡梅尔、亨德尔、普赛尔、托雷里、法什等人小号作品的唱片。2005年,小布什总统给温顿叔颁发了国家艺术奖章。
现今的古典声乐界也有黑人大腕,现年73岁的花腔女高音凯瑟琳·巴特尔(Kathleen Battle)就是响当当的一位。她的家境不如温顿叔,父亲是钢铁工人,音乐细胞来自经常参加教会合唱的母亲。因为她从小就展露出声乐天赋,拿到奖学金上了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教育,毕业后也没有直接进入音乐界,而是去公立小学当了音乐老师。
1972年,她的贵人出现了——一位唱诗班的朋友告诉她,在意大利名团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执棒的美国指挥家托马斯·希珀斯要来辛辛那提面试挑人(希珀斯当时与辛辛那提管弦乐团经常有合作)。希珀斯听了巴特尔的演唱后当即拍板带她去意大利的两个世界音乐节,让她独唱了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段落,后来又把她介绍给另一位指挥界大腕詹姆斯·莱文,巴特尔进一步得到了莱文的大力提携。从此以后巴特尔成了职业女高音歌唱家,各歌剧名作中的花腔女高音角色几乎被她唱遍,卡拉扬、穆蒂、小泽征尔、祖宾梅塔、阿巴多、索尔蒂这些指挥大家都与她合作过,当然除了古典曲目外,黑人音乐的爵士乐和灵歌作品她也经常演唱。
1984年巴特尔在大都会歌剧院饰演《玫瑰骑士》中的索菲
前面的温顿叔和巴特尔也合作过一张名CD《巴洛克二人转》,收录的是亨德尔、巴赫、斯卡拉蒂等人的巴洛克声乐作品:
这张碟的妙处在于,巴洛克时代能在音量、音高和华丽程度上与女高音匹敌的乐器非小号莫属,在很多歌剧中与女高音配戏的乐器正是小号,两人的搭档相得益彰。
另一位器乐大师小提琴家帕尔曼也与她搭档出过名碟《巴赫咏叹调集》:
一般而言,小提琴属于器乐中歌唱性最强的,给声乐伴奏就容易抢戏,但这张碟里两位大师级的艺术家就没有这问题,琴声和歌声一样曼妙而且互相捧场。不过巴特尔在演唱巴赫宗教康塔塔的时候有时会被诟病过于歌剧化而宗教情感不够深厚,在这方面另一位黑人歌唱家芭芭拉·亨德里克斯(Barbara Hendricks)获得的评价会高一些。
亨德里克斯生于阿肯色州一个牧师家庭,同样是从黑人灵歌入手获得了音乐启蒙教育。但与前面两位不同的是,她在大学中先获得了数学与化学学士学位,后来在教堂中唱诗时被人发现,介绍给了朱利亚德的著名女中音图雷尔,走上了职业歌唱家的道路,其中大部分时间在欧洲而不是在美国游历,在米兰她还参加过卡拉斯指导的大师班。
牧师家庭出身的芭芭拉·亨德里克斯的演唱以宗教音乐见长,但歌剧同样功力不俗。在国内古典圈子里混得久的盆友们可能会记得,1998年紫禁城版《图兰朵》(祖宾梅塔指挥、老谋子舞美编导)中正是她扮演了柳儿。
至于身兼演奏家与作曲家的黑人斯科特·乔普林和詹姆斯·斯科特名列拉格泰姆二巨头之三,哦不,是三巨头之二,都已在音乐史里挂上号了(第三位巨头约瑟夫·拉姆是爱尔兰裔白人,说明拉格泰姆音乐已经突破黑人艺术的范畴了)。
因此莫道古典音乐界没有黑人的身影,只是今天欧洲黑人在古典乐坛闯出名气来的略少一些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