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近视矫正过程(妹子2600度近视贴脸看手机)(1)

你可曾想象过,2600度高度近视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你可曾想象过,自小戴了20年眼镜,看着度数一年高过一年,内心是怎样的焦灼与恐惧?你可能没有,因为你终究不是她!

她叫小陶(化名),杭州姑娘,27岁,11月30日,刚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视力矫正,今后,她的未来将由一片模糊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18岁近视矫正过程(妹子2600度近视贴脸看手机)(2)


3岁时视力500度 生活比别人“吃力”

27岁已至2600度 工作5年无奈离职

“模糊人生”不糊涂 开朗女孩笑对一切

身材高挑、性格开朗、谈吐落落大方,这是小陶给人的第一印象,27岁的她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和同龄人一样爱美、一样爱追星、一样爱看小说、一样赶时髦,不同的是,她的眼睛已经高度近视到2600度

之后几年,小陶换了一副又一副眼镜,近视却以异于常人的速度加深,“总感觉自己每年都是两三百地增加度数”,现在,2600度近视的她佩戴上了医用硬性隐形眼镜。

在我们交流前,小陶刚刚完成视力检查,戴着眼镜的她,两眼视力仅为0.5。“我可以依稀看到你的轮廓呀,你是不是也戴着眼镜”,坐在离小陶不到1米的对面,取下眼镜的她只能模糊看到我的轮廓,至于我戴着眼镜这一细节,她也是凭着多年“摸索经验”推测出来的,“其实我看东西就是眼神不好,很模糊,但还是能根据你脸上色调不同做些判断”,小陶解释道。

18岁近视矫正过程(妹子2600度近视贴脸看手机)(3)

乐观的她与我侃侃而谈,其间看到她要把手机放在眼前3-5厘米处才勉强能看清,我忽然意识到,这些年她过得艰难却不失坚强。小陶妈妈告诉我,孩子自小就胆小,因为视力差,看不清东西,对周围环境总是有种陌生感,小时候让她去喂喂小鸡,还没走近,听到鸡仔的叫声她就一个劲往回躲。

毕业后,小陶在杭州一家国企从事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让她每天都得对着电脑,处理各式各样的表格,一天8、9个小时,眼睛根本没有休息的时候。就这样工作了5年光景,因为视力差,长期的用眼过度,她还是败了,2年前选择离职,待业在家。


5分钟单眼手术 快速植入人工晶体

浙大一院的这项术式亚洲最早开展

一直以来,小陶和父母都在寻求各种方法治疗近视,2015年底,医生建议她做“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是考虑到当时的人工晶体矫正上限为1800度,小陶放弃了。

2017年10月18日,小陶来到浙大一院眼科进行今年的视力检查,为她检查的是浙大一院副院长沈晔教授,沈教授了解了小陶的情况后,建议她可以进行“有晶体眼后房型屈光晶体植入术”,这个术式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升级版本,两种术式专门用于矫正超高度近视眼。听到这个消息后,小陶高兴地愣是几天睡不着觉,“我爸爸知道后都激动地哭了”,小陶打趣道。

11月30日早上9点25分,小陶走进了浙大一院6号楼第18间手术室。术前,她微笑着与沈晔教授合了影。

18岁近视矫正过程(妹子2600度近视贴脸看手机)(4)

“紧张吗?”

“紧张,我怕痛。”

“别怕,要加油”,沈教授鼓励小陶。

“我知道,我肯定相信您。”

9点30分,右眼手术开始,在显微镜的辅助下,沈晔教授先在小陶右眼切开一2.8毫米切口,以娴熟的技术将屈光性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RL)植入瞳孔后方,9点35分,右眼手术顺利完成。

9点42分,左眼手术开始,同样的操作,9点47分左右,人工晶体顺利植入左眼。9点53分,小陶在护士的搀扶下走出了手术室,迎接她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18岁近视矫正过程(妹子2600度近视贴脸看手机)(5)

浙大一院副院长沈晔教授介绍,浙大一院1996年在亚洲率先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有晶体眼后房型屈光晶体植入术”应用了最新的屈光性有晶体眼人工晶体,这种晶体的折射率比以往的人工晶体更高,可矫正1800度至3000度的近视,就好像是在有些磨损的照相机镜头前加了一个高清镜头,大大解决了眼科临床上的难题。沈晔副院长表示,屈光性有晶体眼人工晶体刚刚上市2个月,目前全国只有浙大一院在使用,而小陶是第三位受益者。植入的人工晶体将发挥凹透镜的作用矫正小陶的视力,根据术前评估,她的视力可矫正到0.7左右,除此之外,随着视力的变化,小陶的心理状态也会有所变化。


清楚的世界,感觉真好

感谢医生,我一直信任你

手术第二天,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小陶亲手揭去了纱布,睁开双眼的那一刻,她非常激动。“昨天做完手术就很开心,一直都在等待这一刻”,小陶说,视力检查结果,裸眼左眼0.8,右眼1.0,小陶高兴地跳了起来,一旁的妈妈也笑得合不拢嘴。

18岁近视矫正过程(妹子2600度近视贴脸看手机)(6)

在电梯里碰到小陶,她没有认出我们,因为之前在她的印象中,我们是模糊的。自我介绍后,小陶说,“我现在能看清楚你了,哈哈”,再次面对面,这是她的开场白。她表示,20多年来,现在看东西不仅清晰,关键是不吃力,这种感觉非常神奇,坐在眼科示教室,她能够清楚地看见对面2米处书架上书脊名。

可以感受到,小陶很开心。下午就要出院了,小陶说,“真的非常感谢沈教授,我就知道相信他没错”,回去她要先把驾照考出,然后补上之前没有学过的功课,把电脑技术再提升一下,等整个人调整到一个极好的状态后,重新开始找工作,干回会计老本行。


视力增长快于常人 可能是眼镜戴“错”了

眼科医生:眼镜“看得清”才能抑制近视发展

一直以来,小陶耿耿于怀的是,视力发展快会不会跟眼镜度数跟不上有关?因为妈妈总跟她说“眼镜一定要配得浅才能抑制近视”,而事实上,她妈妈也确实这么在做。

长期以来,坊间总传闻“眼镜要配得浅”,对此,浙大一院眼科医生表示,事实上,眼镜配得“看得清”才能抑制近视的发展,配得“浅”并不能有效矫正近视,因为不能清晰地把图像聚焦到视网膜黄斑中央凹上。同时,医生也提到,现在的幼儿园都有视力检查,一旦发现有近视倾向,一定要及时就医,家长最好每半年带着孩子到大型医院眼科进行一次检查。现在,很多小孩都有假性近视,而注意用眼卫生、不戴眼镜、增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假性近视。对于已经佩戴眼镜的人,医生认为应该长期戴着眼镜,那种“眼镜不能经常戴否则要拿不下来”的说法其实也是一种“误区”。

沈晔副院长表示,近年来,国内近视人群发展迅速,目前国内高度近视的发病率约为3%,患者人数大约3000万~5000万。一般而言,低于600度的近视,可以通过佩戴框架或隐形眼镜,激光手术进行视力矫正,而高度近视可以根据医生评估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这种术式,浙大一院亚洲最早开展。

浙大一院早在1996年就在亚洲率先开展通过植入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手术,至今已经开展上千例”,沈晔副院长说,一般来说,激光手术的安全区间是800度以内,超过800度的近视,根据角膜的厚度来选择是否进行人工晶体植入。这次利用最新的人工晶体开展手术,是对浙大一院眼科传统优势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是浙大一院以卓越的医疗品质促进人类健康的深刻实践,展现了浙大一院不忘初心、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实力。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