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最新相关文件,小学生在一二年级要掌握好基本的硬笔笔画和结构,从三年级开始学校要开设毛笔课。

毛笔硬笔字如何提高(教学中硬笔字如何无痕迹过过渡到毛笔字)(1)

如何做到硬笔字无痕过渡到毛笔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1.无痕过过渡无非是笔法、结构、章法的无痕过度。

硬笔毛笔的结构与章法完全可以无痕过度,不需要做过多的工作。

所以重点是笔法的无痕过度。

笔法的形成是由书写工具、笔画外形、运笔技巧三要素相互影响所产生,所以无痕过度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

第1个因素:书写工具是没有办法无痕过渡的,毛笔就是毛笔,硬笔就是硬笔。

毛笔硬笔字如何提高(教学中硬笔字如何无痕迹过过渡到毛笔字)(2)

第2个因素:笔画的外形可以通过电脑修图技术,把古代经典碑帖例如灵飞经的笔画提炼出来,整合成简体字,这个需要书法家与修图人员协作完成,工作量极大。

目前市面上所有号称有速成效果的硬笔教学,都是从笔画的简化上出发,因为我们过去教硬笔的笔画的方式就是模拟毛笔起收转折顿笔的方式来教学的。

如果硬笔字不顿笔,那么在笔法上就比毛笔字要简化很多。

第3个因素:硬笔与毛笔的运笔技巧从具体动作上讲是有极大差异的,但是运笔技巧的本质是大脑按照笔画与结构的特征来协调控制手的能力。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运笔的技巧是可以无痕过渡的。有了硬笔基础的学生,再来学毛笔的运笔会简单很多,反之也成立。

综上所述,要想达到硬笔字与毛笔字无痕过渡的重点是有一种字体既适合软笔,又适合硬笔小了可以当硬笔,大了可以当毛笔字练习。

毛笔硬笔字如何提高(教学中硬笔字如何无痕迹过过渡到毛笔字)(3)

目前有这样几种解决方案,各有利弊。

1、在硬笔字用简体,毛笔用繁体。硬笔字用的简体是由繁体字提炼出经典笔画与部件协调拼接而成。

这个方案就是工作量比较大,但是技巧并不是特别多。需要书法家与修图人员紧密配合即可。

2.毛笔用繁体,硬笔请某硬笔书家按照繁体的风格,笔画与结构的风格,写出一套简体的钢笔字图片字库。

这个的难点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书家。

3、毛笔用繁体硬笔,把繁体字基本笔画的起笔、转折、收笔处替换成硬笔的风格,然后组合成硬笔结构图片字库。

这个是最难的,难在工作量极大,笔画的协调性上。但是值得探索。

关于格子的大小:

毛笔格子:

1.专业书法家们喜欢提倡用碑帖原大来书写,而古代碑帖基本上都是一元硬币大小,所以按照他们的看法来,就应该选择写一元硬币大小的字。这种方式对笔法和结构的要求相对比较低。

字写大了之后,笔法与结构的要求会呈几何级增长。

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的陈海良博士说写拳头以上的二王一路书法这世界难题,谁写谁失败,但是用转笔笔法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写拳头以上的大字,并且还能够达到同小字一样的精致。

毛笔硬笔字如何提高(教学中硬笔字如何无痕迹过过渡到毛笔字)(4)

2.格子大之后第一有利于结构的观察,笔法的教学。因为笔画写大了之后,一丁点结构上的错误就可以看得出来,笔毛的精微运动更加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兴趣的建立,因为字写大了之后,4个字就可以写一个成语当作作品挂出来。

当然格子也不能太大,太大之后对毛笔的要求也会更加的苛刻,很难选到合适的有弹性的毛笔。

3.选择格子的大小,还必须考虑到毛边子与宣纸印刷机器的规格,如果大小与印刷机器规格不太吻合,可能成本会更高。按照市面上最常规的毛边纸的规格,10-12㎝更为合适与常见!

硬笔的格子1.5厘米比较合适,不适合太大。

1.因为小学高年级的学校格子都是很小的,选择太大之后,单位面积书写的字数会减少,速度会减慢。不利于字体大小的无痕过渡

2.字的合适大小与学生手腕手指摆动的幅度有关系,年龄越小的孩子手指、手腕摆动的幅度是比较小的,这个时候强行的写大字会造成额外的手腕动作。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把字写得过大,其实这个是因为他无法做更精细的动作造成的,但是并不表示他更适合于写特别大的。

4.在老师讲解结构笔画特征时,教学课件要尽可能的把笔画和结构放大到极限,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的接受笔画结构细节上的特征。

综上所述,格子可以稍大,但不能太大。

毛笔硬笔字如何提高(教学中硬笔字如何无痕迹过过渡到毛笔字)(5)

毛笔硬笔字如何提高(教学中硬笔字如何无痕迹过过渡到毛笔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