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君 赵丽芳 长篇弹词《金陵杀马》第二十三回“辕门投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听书精选有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听书精选有声(听书日记2022-7-5)

听书精选有声

吴迪君 赵丽芳 长篇弹词《金陵杀马》第二十三回“辕门投帖”

【故事梗概】经过交谈,张文祥向周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周国瑞也原原本本地向文祥说出了自己的经历、此番来南京的目的。于是张文祥答应资助周,还愿意扮作周的二太爷,随他一起到辕门向马新贻传递手本。接着文祥就带周上街,让他洗澡理发,还给他、给自己各买了两套拜客时穿的衣服。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到总督辕门去了。

【细节梳理】昨天因为时间不够,赵老师的那段“想我本姓李”的唱篇没有唱完。今天发觉这段书又从新开始:文祥向周国瑞编造谎言,说自己在老家被豪绅诬告,只得带了银子逃到南京,想找一个清官帮忙。接着又告诉周,说自己愿意资助他,等他与马见面时,让周引荐自己,再恳求总督大人,帮自己申冤雪恨。接着文祥又说,你现在落难了,不要紧,我可以接济你,甚至愿意充当你的那个,“拿顶帽传手本的”二太爷,跟随你一起去拜见马新贻。

接着周国才把自己的身世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文祥(我不再重复,听客们可以看下面的《唱篇记录》)。等周把话讲完,文祥就安慰他说,你只管放心,你在南京的吃用开销,都包在我身上。只要见了你表弟,能请他帮我申冤就好。周国才听了自然是非常高兴,就对文祥说,“你真是我的恩公”。

文祥立刻带了周走出客栈,走到门口时被热情的店小二拦住,小二提醒文祥说,“这个周国瑞,明明是一个拐子,李客人,你千万不要上他的当。”文祥心中暗暗想,不是我上当,事成以后就是他上我的当了。于是两人上街,文祥说你要见总督大人,身上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我先替你去买两件衣服。周国瑞尴尬地对文祥说,我昨天晚上到今天,一点东西还没吃过。于是文祥带他上饭店,周一口气吃了八两银丝面,七个花卷,还喝了一瓶白酒。酒足饭饱之后,文祥就带他到混堂里淴浴,剃头。等他身上洗干净,头发胡须整理好,两人就来到衣装店,给周买了三套老爷的服装,给自己买了两套二太爷的服装。才高高兴兴地回客店。

周国瑞说自己不敢进去,因为怕店小二又要骂他。文祥说,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见到小二,躲着他径直溜进房间好了。谁知一到门口就遇到了小二,小二的眼睛尖,但他认不出穿了新衣的周国瑞,因为周理了发,修了面,完全变了样。小二以为是一位新客人进来,连忙上前说话。周怕被小二认出,就不敢回答。小二一连问了几句话,周只是支支吾吾地,最后还是显出声音来。小二又骂他拐子,文祥只得上前阻拦。两人进房间,又闲聊了半天才安睡。

第二天天亮,小二送来早点,两人吃了点心,周国瑞穿上候补知县的官服,文祥替他拿着顶帽,欲上了总督辕门。走到客店门口,又遇到店小二,小二对周说,“今天你见到总督倒也罢了,如若见不到总督,你前脚进来,我敲断你的前脚,后脚进来,我打断你的后脚。”

两人来到总督辕门,谁知辕门前冷冷清清的,文祥拿着周的手本,走进门房间,只见一个二太爷上身赤膊,两腋中夹着两个竹管筒,半躺在竹榻上正在看一本《孟姜女》的书,口中还用江北方言唱着“正月里来……”,文祥上前,照理地方官、乡绅等要求见总督,按规矩都要在手本里夹带银票,这银票是孝敬马新贻的心腹二爷——小江北福贵的。文祥不懂规矩,上前就被门房间的二太爷抢白了,周国瑞急着上去,亲自与他说话。二太爷回答说,“今天不办公…”,周问道为什么?答曰,“你自己到门口去看,牌子上写得明白!”

【唱篇记录】本回书中,吴老师与赵老师各有一档唱篇,通过演唱,将文祥与周国瑞当时的对话演绎出来。

01′18″张文祥(赵):想我本姓李,家住在河南郡,武吉两字是取为名。想我家中薄薄家产业,哪知平地风波生,被那官家子弟作鲸吞。因此我是身背银两金陵到,我定要报此冤仇方消恨。我要寻一个达官贵人代我把冤仇报,怎奈我少一个引荐人。闻说你表弟为总督,武吉顿时喜满心。所以我出房门招呼你进房门,小弟我愿资助你有才人,你与我出店坊换衣襟,我愿代你做下姿人,你的衣食住行由我任。但等你们弟兄来相会,要相烦你引荐做圆形,为我买一官位转家存,我报仇雪恨偿胸身。

评:张文祥先向周国瑞自报家门,说出他有求与周的心思,说完后,再由周国瑞向文祥说明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这样先后的安排是不合理的。张文祥不可能在没有了解周国瑞的全部底牌前,说出自己的心事和要求。所以应该由周国瑞说话在前而张文祥的说话在后。

12′58″周国瑞(吴):只说恩公来听分明,他提起前情倒是红面形。小弟名叫周国瑞,在那家乡有薄薄良田倒有千顷,小康称道倒乐无伦。虽不能金玉马上称富贵,倒也是啖竹清淡我嘴不停。这个马新贻我与他是中表亲,他当年落魄来相邻,他衣衫褴褛乞丐形,不过是他胸中倒有锦绣文,俗不拘荒连五襟,我看表弟锦绣文章倒是有前程。那朝大比年,他囊拓空空欠调停,身无分文怎样去赶功名。我怜其才,逼其情,我与他何况还是中表亲,资助与他五十金,他方能够上京赶考来得功名。从此是中表弟兄难通信,收不来,进不去,渺渺茫茫,我遍地落魄身。我也是想功名,我也是为功名,因此是卖脱良田典变金银,捐了个候补知县虚上任,我携家眷往姑苏城。古人道,百里之后能择芳,哪知晓一场欢喜成泡影,我变竹篮打水空挂名。一补补了有四年半,娘啊……,补得我度日如年倒倍伤心。我遭末路,为来为去为功名,这功名害煞世间人。本说表弟为总督,官居堂堂南阳正,八抬之位官一品,因此是美酒到此,遍石头城,我要相会这中表亲,倘然是中表亲相会在梅花厅,说得投机倒话有情,我格顶戴稳稳得高升。倘然他对我势利极,问他是,撇开弟兄情,讨回五十金,回转家乡过光阴。或许表弟有权势,如今是沸金荣华他翻脸不认人,不认我这中表亲,我无办法,拆散头发团,就此到辕门,在辕门口我看见三老四老,达官贵人,我就拿马新贻一情一节来诉原因,说他是个卑鄙无耻的滥小人,我“横浪横浪”来哭天伦。

评:吴老师在这段演唱中发挥得很好,采用连句、快唱的形式,将周国瑞当时一吐为快的心理表演得淋漓尽致,同时赵老师的琵琶也似绿叶衬红花一般,夫妇俩可谓珠联璧合,表演得非常精彩。

照片中后排右边第一人,即为谢毓菁

【评弹史话】谢毓菁(1924一2011)弹词演员,原名伟良,上海人。13岁师从刘天韵习《三笑》、《落金扇》,三个月后即作为刘的下手登台演出。1940年后即以“刘谢档”蜚声书坛。1949年下半年,与刘拼档说唱新编长篇《小二黑结婚》。1951年曾参加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为首批入团的18位演员之一,并曾随团至安徽治淮工地,参加宣传工作。1952年参加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编演,1958年初参加中篇《罗汉钱》演出。后离团,改任上手,与徐琴韵拼档演出长篇《三笑》、《双金锭》及《红岩》。旋加入常熟县评弹团,后转入苏州人民评弹团。说表书理清晰,能普通话,擅起女角及二刁等脚色。唱“俞调”、“夏调”为主。 (摘自《评弹文化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