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通州区平潮镇境内一座新的大桥——港平大桥已基本建成,连接通扬运河两岸,与平潮大桥南北向望。“港平大桥全面通车后,从外围地区到达平潮西站的道路将更通畅。”经常从平潮西站坐动车出差到上海的李峰说,“直达平潮西站的轨道交通1号线也进入无人试运行阶段,平潮作为‘通西门户’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

近年来,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平潮镇认真统筹,抓好片区开发、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基础保障等,进一步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引擎、积聚新动能,全力加快“高铁新城、南通西大门”的建设步伐,走出一局“产城融合”的大棋。

平潮镇最新规划(平潮镇:产城融合)(1)

全景西站-吴欣欣

以城市为基础,区位优势、生态环境明显上升

“产城融合”,城市是基础。

“沪苏通地处长三角区域中心位置,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基础雄厚,历史人文荟萃,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接受访谈时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性和示范作用,将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南通与上海、苏州的同城化融合发展日益增强。平潮作为南通新标杆项目,依托南通西站最通达便利的交通优势,也随之拔地而起,成为市、区两级政府联合打造的集“高铁、高速公路、轨交、快速路、航道”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新城。

日前,北沿江、通苏嘉甬高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畅联主城、西站大道高架也进入施工阶段。“西站大道建成后实现与通宁大道快速连接,与沪陕高速、长江路高架互联互通,服务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与江海快线规划建设。”平潮镇分管城建领导介绍,平潮镇还在不断完善片区路网,打通天然阻隔,新建兴业路、深南路两座跨通扬运河大桥;实施润通路上跨G40、港平路西延、安泰路南拓北延等骨干道路建设,完成S336城市道路改造,疏通内循环,拉开发展框架。

家住平潮镇宝隆花苑的吴锋是土生土长的平潮人,目前在开发区工作,他介绍,自己在市区有住房,但是因为交通便捷、镇区基础设施齐全,自己还是选择住在平潮。“有时出差去上海,从南通西站出发更方便。”吴锋介绍,这些年平潮的民生设施也越来越全面,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南通州外国语学校去年也开班授课了,为平潮的教育增添了强有力的力量;平潮第八人民医院、南通市肿瘤医院又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位于沪苏通大桥下的生态公园内时不时有休闲娱乐的平潮人。“去年11月份沪苏通大桥生态公园工程开始施工建设,目前工程量已完成60%。”沪苏通大桥生态公园项目业主代表张亚炜介绍,建成后的生态公园内将含有旅游步道、观景小平台、网红打卡地等。

靠江而建设的生态公园对面就是苏州。平潮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沪苏人民后花园、南通人民的前沿征地。

以产业为保障,工业应税销售跨过百亿大关

“产城融合”,产业是保障。

平潮镇自成陆时到今日已逾千年,一直是南通经济重镇,在船舶制造、建筑工程和电子信息等领域,涌现出大批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

位于平潮的主板上市公司——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集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超级电容器三大产业集群于一体,是拥有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并且进入国际高端主流市场的民族品牌之一。

4月12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的表彰决定》中,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标准T/CECA 29-2019《光伏逆变器用长寿命级CD297S型铝电解电容器》获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项目奖,也是全省唯一获奖的团体标准。

“近几年公司克服疫情影响,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每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25%为目标。”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永华介绍,公司总部2021年全年销售额达23.4亿元,2022年一季度销售额增长33%,达到6.5亿元。

日前,位于平潮镇的南通飞云工艺家具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首席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进入开工准备阶段。飞云工艺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原木定制家居的企业,集品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于一体,是通州区规上企业。“虽然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遇到不少问题,但是公司的整体效益还是不错的。”飞云工艺副总秦晔介绍。

近年来,平潮镇坚持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全镇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全镇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2021年,平潮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2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工业应税销售历史性跨过百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8%,高新技术产值占比7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300万美元,在全国千强镇排名462位。

平潮镇最新规划(平潮镇:产城融合)(2)

江海电容器集团

以融合为契机,做优做精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

“产城融合”,融合发展是关键。

虽然防疫期间,企业从业人员数、物流效率都受到不少影响,但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内依旧一副火热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平潮镇的老牌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综合实力居中国电极箔行业前列。“2021年公司销售额达到15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70%多。今年一季度企业销售额同比去年也增长了35%,利润增长110%。”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工会主席黄银建介绍,近几年企业不断研发新项目、扩大产能,但截至目前产品依旧供不应求。

以海星、江海电容器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是平潮镇的主导产业。如何利用镇区优势放大辖区主导产业优势?平潮镇多方思索,加强与南通规划院、南通大学的深度对接,做好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坚持走产城融合的道路,以城市建设反哺产业发展,加大对园区基础配套建设的投入力度。

结合西站大道高架、深南路、外环南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搬迁建设,以江海股份、海星电子两家上市公司为“区中园”,平潮镇加快完成云台山工业园“退二优二”规划布局,腾退盘活项目用地,虹吸上下游全链条产业,做优做精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

除此之外,平潮镇以打造通州西部省级工业园区为目标,按照2035年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的预期标准,布局30平方公里城北产城融合片区。加快四十里先行启动区搬迁扫尾和基础配套建设,为智能装备制造、轻型钢结构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片区搬迁优质企业腾挪拓展承载空间。

在西站高铁核心、西站大道高架产业带的“一核一带”,平潮镇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引进软件外包、现代物流、制造研发、建筑联盟等高端服务业,打造南通西站软件服务外包集聚区。

抢抓城市发展机遇,平潮镇高位运行加速领跑,“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平潮镇最激昂的发展旋律!

来源:平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