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我们巧遇三幅图,是一名男子在给一名护士打电话,使用的语言是英语,紧随其后是汉译我们将其分别处理如下,看读者过目后有何反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翻译策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翻译策略(翻译中潜在的逻辑)

关于翻译策略

在网上,我们巧遇三幅图,是一名男子在给一名护士打电话,使用的语言是英语,紧随其后是汉译。我们将其分别处理如下,看读者过目后有何反应?

原文:

Man:My wife is going into labor what should i do? (其中i应为I — 作者注)

Nurse:Is this her first child?

Man:No, this is her husband.

译文:

男子:我妻子快生了,怎么办?

护士:是她的第一个宝宝吗?

男子:不,我是她丈夫。

说明:凡学过英语者,稍加思索,不难发现原文的“笑眼”落在英文单词this上,因为在电话交谈中,该词通常指向听话者,汉译文自然是处理为第二人称的“你/您(们)”等字眼!英语学习者大都知道,英文有一说法,名曰:There is no rule without an exception/There is no rule but has exceptions,大致相当于汉语之“有规则必有例外”!也就是说,那名护士这次确系指的第三人称“小宝”,而非“大宝”,但若从不谙英文者的角度看,上面译文似乎存在逻辑缺项,因而难以从中取“乐”!思来想去多日,以如下“以讹传讹”方式翻译,兴许或可传达出原文之功效:

男子:我妻子快生了,怎么办?

护士:请问你(,)是她头胎吗?

男子:不,我是她丈夫。

如是再现“误解”原因是否妥当,恳请各位提出意见或建议,谢谢。